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有105位帝王在洛陽定都嗎?有何史料記載?

華夏上古歷史探幽


洛陽麗景門

洛陽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座古都,對於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非要具體說出有多少個帝王在洛陽定都,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尤其是,還信誓旦旦地說有105個,就更是誇張了。

二里頭遺址

我們就來具體數一下吧,洛陽號稱十三朝古都,首先從夏朝開始說起,因為有二里頭遺址,被很多專家認為是夏朝中後期的都城。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準確地說出,到底夏代中後期的哪些夏王曾經在二里頭定都。傳世文獻記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而這個斟鄩,唐代魏王李泰所著的《括地誌》中說:“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所以,現在有人認為二里頭遺址就是斟鄩。如此說來,夏代在洛陽定都的只有太康和桀。

接下來說商朝,偃師商城被認為是商王朝早期的都城遺址,就是文獻記載中的西亳。但是,商朝前期,到底有幾代帝王在西亳定都?傳世文獻中沒有記載,而考古材料更是沒有辦法去求證的。因為有學者認為太甲曾經被放逐的桐宮可能在今天河南偃師,我們就算商湯、外丙、仲壬、太甲四位商王吧。從太甲之後,到商王仲丁,司馬遷並沒有明確說他們定都在哪裡。

西周初年形勢圖

西周王朝是第三個定都洛陽的王朝,武王曾經決定要“宅茲中國”,而成王“定鼎郟鄏”。但是西周的正式首都始終都是鎬京。要算西周的話,大概只有成王一個算是定都洛邑的。

東周王朝所有的周天子都是定都於洛陽的,這個是毫無疑問的。東周從周平王到周赧王,520年,一共有29位周王。

劉邦畫像

西漢初年,劉邦曾經一度定都洛陽,之後很快就遷都長安了。王莽的新朝,曾經想過要遷都洛陽,還派人到洛陽修建宗廟宮室,但最終他還沒來得及到洛陽就被殺了。王莽被殺後,更始帝劉玄起初也是定都洛陽,但很快就接受了鄭興的建議遷都長安。如果長短都算的話,劉邦和劉玄,都應該被算在內。

光武帝劉秀畫像

東漢從光武帝劉秀開始,一直到東漢滅亡,其法定首都都是洛陽,先後有十四位帝王定都洛陽。一般人們在數東漢的世襲,往往不算北鄉侯劉懿和少帝劉辯,這兩位也應該算在內的。

西晉王朝疆域圖

曹魏時期,先後有五位帝王定都洛陽。西晉的時候,有過司馬炎、司馬衷、司馬熾,三位帝王定都洛陽。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一直到534年北魏分裂,始終以洛陽為首都。在短短四十年的時間內,由於政局動盪,先後有十二位帝王在洛陽定都。北魏孝明帝去世後,皇帝如走馬燈一般換個不停,短的不過幾個月,長的十多年。

隋煬帝覺著漢魏故城已經殘破,於是另外興建了隋唐洛陽城,隋煬帝肯定是要被算在定都洛陽的帝王之列的。隋朝滅亡後,王世充在洛陽登基稱帝,號稱鄭國。但不久後就被李世民所滅。

唐朝後期的疆域圖

唐朝也被洛陽算在十三朝之列,但是唐朝真正來洛陽的帝王並不多,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昭宗、唐哀帝,一共八位。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等人也曾經在洛陽定都,但這些人在中國歷史上都被看成叛逆,我們就不算他們了。

後梁疆域圖

五代時期,確信無疑在洛陽定都的帝王有:朱溫、朱友珪、朱友貞。後唐有李存勖、李嗣源、李從厚、李從珂,後晉有石敬瑭。一共八位。

如此數來,我們不管在洛陽定都時間長短,都算在內,也不過數出來八十九位帝王而已。假如我們標準再擴大一些,把安祿山等人也算上,不過是九十三位。要是再擴大一些,把戰國時期的東周君和西周君都算上,一共九位,也不過是102,算上王莽才103。真不知道題目中的105,是如何算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