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發展環境,你認為呢?

一地兒陽光


當然了,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只是在每個人眼中對好的定義不同,對待的方式也不同,那最後效果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有遠見的父母會從長遠出發,不會只看眼前,不會無條件滿足孩子。楊瀾講過一句話:“我很愛我的孩子,但我不能照顧他一輩子,不能幫他去聽,幫他去看,更不能在20年後幫他去競爭,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學習的機會,讓他擁有學習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去創造機會和財富。”

有遠見的父母都知道早教的重要性!而早期閱讀最大的意義在於,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點燃閱讀興趣,使孩子們親近書本,而不是遠離書本,是培養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前提,是“成功閱讀者的基礎,終身學習者的開端”。

還有一點人的安全感,不僅僅來自物質要求的滿足。它必須在每個人心中紮根。沒有這個根,孩子就失去了安定性,那麼,他們即使被現代生活那混亂的價值判斷所支配。優秀的圖畫書能給喜愛讀書的孩子們以就像在大風暴中緊急拋錨的定力。

閱讀,是在培養一種文化素養。並且是綜合的知識,才可以形成一個體系。如果父母給孩子侷限在有限的素材裡,孩子無法融會貫通的。

為什麼我總跟媽媽們說要適當的拔高一點點,因為每個人都喜歡呆在舒適區,我們大人也一樣。

孩子可能小,會反覆的喜歡看同一本書,但是可以穿插著其他的增加。

一個人心理年齡有多大?跟他的閱歷有關。多讀書,就像經歷了各種人生事。所以,多讀書的人總是要更成熟一些,更智慧一些。



大頭愛閱讀


好的發展環境這句話看怎麼定義?我們家生孩子的理念基本就是隻要孩子,他努力去做,我也想學什麼,我們一定會全力支持,也就是說,這一切以孩子為主要的出發點,而不是我們父母只是單方向給予,就他需要的,我們才會給予,如果我們只給予的,並不是他所需要的,那麼最大發展是傷害,所以我定性發展環境就是孩子需要的發展環境,我一定會全力的滿足她,同時會盡量做一些引導,讓他往好的方向去發展,以上就是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果你也認同,記得關注喲,歡迎看一看我的西瓜視頻


王三郞


當然,每一位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

但是,我想追問一句,有多少父母為了這種想法付諸行動了呢?

想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發展環境,如果只是想,而不去做,還不如不想。

如何做呢?

1.不當騙子

可能有的家長會質疑,自己怎麼會騙孩子呢?那我們來看看:

比如,孩子想要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當問到家長怎麼看時,家長大多數會說:我支持。然後呢?沒有然後了。

家長可曾帶孩子與服裝設計師交流,讓其指導孩子;可曾帶孩子現場觀看過服裝設計周的展示,觀看頂級服裝設計……如此等等。

沒有行動的想法與說法,不過是空頭支票,歸根結底是在欺騙孩子。

2.不當攔路虎

每個孩子的成長道路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善於學習,有的孩子擅長體育,有的孩子擅長音樂……學習成績只是孩子諸多發展因素的一個方面。當孩子在其他方面展現出專長的時候,家長不應該以學習成績不好為由進行打壓。

比如:曾經有一個孩子電子遊戲打到了世界前三的水平,可他的家長怕耽誤他的學習,硬逼著孩子在學校學習,現在緊靠3000元左右的收入維持生活;而那兩名孩子,依靠遊戲競技,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總之,與其想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發展環境,不如用行動來給孩子提供最良好的發展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