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教學是心靈交往和情感互動的活動”?

霞子9425


你教我學!就這麼簡單!咋就習慣於高大上解釋?越整越抽象!所謂解惑授業,不外如此


盡掃千紅守伊人


第一,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把書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怎樣應用書本上的知識。

第二,人是有情感的,並且人是社會性動物,如果要應用書本上的知識,就得與其他人打交道,這就需要情感做支持,更微妙的是:教師和學生交流知識時,能夠心有靈犀一點通。

第三,應試教育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完整的人格,好的行為習慣等。這就需要教師用情感和關愛來培養學生,點燃學生心靈求知的火種。從開始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到學生真正的自主學習。

第四,有個成語叫心領神會,這也許就是一個人真正的領悟知識的狀態吧。學習知識,一般從死記硬背開始,但是死記硬背一般不會真正應用,或者說同一個知識點換湯不換藥,學生就不會做了。

死記硬背之後,就得理解著去記憶了,這樣才能記得更久。至於怎樣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那麼教師就不會簡簡單單,讓學生抄個十幾遍的方法來教了,就需要穿插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來引導學生,輔助學生理解,這就需要激發學生的情感,思維,想象等。

最終,達到與一部分學生(畢竟每個學生理解能力都是有差別的)心靈溝通,或者說心靈交往以及情感互動。


智然教育說


當了教師十幾年,近幾年才慢慢領悟了教學的本質。剛剛入行的時候感覺教學就是知識的灌輸,是傳道授業解惑。教了幾年發現能學到我教授的知識的學生寥寥無幾,並不是我講的多深奧,也不是學生資質不行,而是很多學生根本沒有心思學。很多時候學生的學習都是老師推著走。

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教學是隻是差強人意。優秀的老師可以讓學生對你的課程產生興趣,有強烈的求知慾,積極的參與課堂互動。要達到這樣的課堂效果就要用心跟學生交流,投入感情和精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