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認知偏見,影響親子關係,不妨試著和孩子“同頻”

文丨箐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英國教育家赫·斯賓塞曾經說過:人人反對偏見,可人人都有偏見。

人們都知道偏見是一個貶義詞,每個人都希望拜託它,可是人們卻又不知不覺地受它控制。雖然偏見是無法消除的,但是一個人可以通過很多方式,儘量克服自己的偏見。


富人要克服對窮人的偏見,健康人要避免對殘疾人的偏見,而父母卻要克服對孩子認知的偏見。父母對孩子存在認知偏見,是很多家庭的通病。正是這個通病,導致家長和孩子的相處並不融洽,有的孩子反而會因此受傷,因此,克服認知偏見,是家庭教育的潤滑劑。

父母的認知偏見,影響親子關係,不妨試著和孩子“同頻”


案例

《家有兒女》這部經典的家庭喜劇,陪伴了很多90後的成長,很多人都對這部電視劇愛不釋手。劉星一家搞笑又具有生活氣息的場景,讓人感同身受,忍俊不禁。在大多數觀眾看來,劉星絕對是這三個孩子中最慘的一個了,因為相比起小雨和小雪,劉星受到了來自他親媽的偏見,而且這種認知偏見在劇中出現了很多次。觀眾看了都不禁懷疑,劉星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例如有一次,劉星主動做家務,幫助父母擦玻璃。等他擦完後,激動地等待父母回來,告訴他們這個消息,希望得到劉梅的表揚時,劉梅卻給他當頭一棒。劉梅對劉星說: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真正目的,你就是想通過這個方式逃避寫作業。劉星聽了媽媽的話後,瞬間表示自己委屈。

父母的認知偏見,影響親子關係,不妨試著和孩子“同頻”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例如劉星成績一下降,劉梅就會懷疑孩子是不是在熬夜打遊戲。因為在劉梅看來,劉星就是一個不思進取,調皮搗蛋的孩子。這個認知的偏見,影響了她對待劉星的方式。


每當劉梅誤會劉星的時候,觀眾心疼的不僅是劉星,更是現實生活中的自己。試問有哪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接受到來自父母的偏見呢?雖然父母們可能沒有注意到,但是孩子卻非常容易被父母的認知偏見所傷害到。那麼認知偏見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是什麼呢?


父母的認知偏見,影響親子關係,不妨試著和孩子“同頻”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提出一個心理防禦機制:退行,這個理論可以用來解釋父母認知偏見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一個人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會選擇退卻,這是自然現象。


同理,當孩子長期面對父母的認知偏見時,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大受損失。所以他們在跟父母相處的時候,也會產生退卻心理,這種退卻的行為就是孩子為自己建立的防禦機制,以逃避父母對自己消極的評價。退卻心理不僅會影響到孩子自身的情緒,還會影響到孩子跟父母之間的情感,所以這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父母的認知偏見,影響親子關係,不妨試著和孩子“同頻”


以上種種危害都說明了認知偏見的不可取之處。因此家長應該早日摒棄自己對孩子的認知偏見。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根據教育學專家表示,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同頻,這對幫助家長克服自己的認知偏見十分有用。

父母的認知偏見,影響親子關係,不妨試著和孩子“同頻”

那麼如何做到和孩子同頻呢?


1.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更是孩子認識自我的一個媒介。因此,在孩子眼中,父母的評價對於他們尤其重要。既然如此,家長就應該以身作則,克服自己的認知偏見,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不然,存在著認知偏見的父母有可能培養出存在認知偏見的孩子。


2.父母放下自身的權威跟孩子平等相處

為什麼會有偏見的產生,根本上來說就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地位的不對等。在很多父母眼中,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有很大的權威,這讓他們覺得自己是高於孩子的。如果父母不能夠放下這些權威,學會和孩子平等相處,他是不可能真正拋棄認知偏見的。


父母的認知偏見,影響親子關係,不妨試著和孩子“同頻”

3.父母捨得放手讓孩子勇敢嘗試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笨,孩子能力不行,所以有的事情孩子絕對不可能完成。這就是典型的認知偏見,對於這種情況家長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信,相信孩子可以自己解決,因此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勇敢嘗試。


賀拉斯在《諷刺詩集》說過偏左或偏右都是錯誤,只是錯誤的方向不同罷了。父母對孩子的認知偏見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這將對家庭的教育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早日拋棄這種認知偏見,不僅能夠讓孩子更加自信,還會讓家長早日和孩子達到同頻的狀態。

本文由箐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