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与京东“两极争霸”或将再现“一边倒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之际,在外交战线上中国面对美苏两大阵营的争霸格局,毛泽东做出的决定是:我们没有选择,只能一边倒(导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就是中国现代外交史上的“一边倒政策”。其实回顾这段外交历史,我们不禁会感叹的是伟人的睿智与果敢,同时也体会到当时新中国“没有选择的无奈”。以史为鉴,你会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过这次不是国家层面了,而是中国的电商市场—

阿里与京东的“两极争霸”或将倒逼上游企业卖家做出“一边倒政策”。

阿里与京东“两极争霸”或将再现“一边倒政策”?

你怎么选...?

近年的6.18电商节以及“双十一”电商狂欢节前后,阿里与京东这两大传统电商巨头就一直针对“二选一”做明里暗里的各种争斗。说白了就是倒逼电商卖家,尤其是在这种“大促活动”前后只能在阿里与京东之间选择一个电商平台。

今年有意思的是“二选一”事件有了新进展,就在10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回应“二选一”称,“二选一”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伪命题,是正常市场行为,也是良币驱逐劣币,也是最朴素的商业规则,不愿配合某些企业进行炒作,“腿好总被蚊子咬”。这样的言论所含的信息量不是一般的大啊!很自然的这成了今日双方各种唇枪舌炮的核心内容。

阿里与京东“两极争霸”或将再现“一边倒政策”?

我们站在商业规则来看这件事,小编本人觉得这实属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竞争现象。现如今阿里与京东掌握了市场零售渠道的主导权,取代了苏宁、国美等传统线下卖场渠道的主导地位,这种“二选一”的竞争手段,逼迫电商卖家做出“一边倒政策”,一边是平台方希望可以在资源有限的卖家身上获得更多的资源倾向,一方面是为了继续打压苏宁、国美等传统线下卖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扼制拼多多为代表的低价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所谓市场如战场,每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里,商业市场都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残酷战场”。当年的中日战争,日本侵略者面对中国的俘虏、无辜市民,一样采取“二选一”手段-“要么死,要么活”。从王帅的言论看,小编个人比较认同“本是正常市场行为,也是良币驱逐劣币,也是最朴素的商业规则”的说法。但中国的电商市场如今还有一只强有力的“干预的手”-《电商法》,这我们就不多言论了,毕竟这一事件也正式走到了“司法干预”的程度了。可有一点我们要知道,无论本次结果如何,受伤害最大的还是成千上万的电商卖家。

阿里与京东“两极争霸”或将再现“一边倒政策”?

两极争霸,安有完卵?

中国这么多年的“工厂标签”一直没有被淡化,就拿家电产品来说,基本是产品同质化,渠道同质化,营销手段同质化…尤其是大型家电品牌商,面对这一残酷的市场竞争,想要掉头,重新规划调整,针对不同平台渠道推出不同产品,不同的营销内容,短期内非常的难实现。但小编想要透过此次“二选一”事件提醒大家的一点是能不能在“平台渠道”的选择上掌握主动权?

例如:格力集团在几年前就开始建立自己的线下旗舰店,同时据小编了解到,近一两年格力开始联合第三方机构搭建经营自己的区域性线上营销平台渠道。小编预计格力是希望借此,逐步减轻对国内两大电商巨头的过渡依赖,以及对线下苏宁、国美的卖场的过渡依赖。具体格力能不能把这件事做成,我们暂且不论,但格力的这种危机意识以及自身面对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中小微生产型企业在整个中国生产体系里才是真正的主体,没有大型企业的实力与资源去搭建自主的平台渠道,是不是可以借助全球电商的发展(跨境电商),把海外电商零售渠道同步走起来。最起码在销售平台渠道的选择上不会是现在“鸡蛋全压在一个篮子里”的现状(当然这并不是所有的工厂企业都适合做跨境电商)。

阿里与京东“两极争霸”或将再现“一边倒政策”?

电商已全球化

阿里与京东的“两极争霸”,实际上是在倒闭上游产业洗牌与重组,最终我们可能会看到各个产业市场格局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加速分化。一直定位自己只是“产品专家”的企业朋友们,是不是又多了一个“居安思危”的理由?

作者:Nick郑 校企合作-共建外贸&跨境电商新生态 倡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