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頸椎各部位還有這種叫法,並且這個位置病症最多!

我們邢醫師還是想不斷地強調頸椎這個部位,因為分大一部分人的病症都集中出現在這個地方。人體的頸椎大致可以分為七節,而在頸椎的中間部位是最容易發生疾病情況的,但是也不排除其他椎體也會發生疾病狀況。

原來頸椎各部位還有這種叫法,並且這個位置病症最多!

其實每節頸椎也有著不同的叫法,頸椎共七節,每個頸椎都由椎體和椎弓兩部分組成。椎體呈橢圓形的柱狀體,與椎體相連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連就構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納其中。而每節頸椎產生病變,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原來頸椎各部位還有這種叫法,並且這個位置病症最多!

寰椎

寰椎即第一頸椎,因為像個“環”一樣,所以叫寰椎,直接與枕骨相連,沒有椎體和棘突,由前後弓和側塊組成。前弓較短,其後(內)面中部有關節面與第二頸椎的齒狀突構成寰齒關節;前面中部有前結節,是兩側頸長肌的附著處。後弓較長,其後方有一結節而無棘突;此後結節突向上、後方,是兩側頭小直肌的附著處。

第一頸椎段:主要關聯頭、耳、鼻、喉、臉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頭痛、失眠、視力下降、記憶減退、眩暈、高血壓和麵癱等症。

原來頸椎各部位還有這種叫法,並且這個位置病症最多!

樞椎

樞椎即第二頸椎。它和一般的頸椎相似,但椎體上方有齒狀的隆突稱為齒突,此齒突可視為寰椎的椎體。齒突根部的後方,有寰橫韌帶,但此韌帶較細小;齒突前面有一關節面與寰椎前弓構成寰齒關節。

第二頸椎段:主要關聯耳、鼻、喉、舌、聲帶、口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昏眩、偏頭痛、耳鳴、胸悶、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竇炎、過敏、失聲等症。

注意:寰椎下關節凹和樞椎上關節突構成了寰樞關節。與頸椎相關的頭暈——指向的就是寰樞關節。

原來頸椎各部位還有這種叫法,並且這個位置病症最多!

3-6節典型頸椎

第3—6頸椎就是我們說的常規的典型頸椎。

特點:椎體小,左右徑寬於前後徑。前面和後面均平坦,等深。

前者稍低於後者,且其下緣向下延伸,與下一椎體前上部交疊。上面側向凹陷,由邊緣向一側突出。下面從前向後凹,從一端凸向另一端,由側向淺凹與下一椎體承接。椎弓根斜向後,上下緣間中途附於椎體,因此上一椎骨之椎切跡與下一椎體等深,但更為狹窄。椎弓板自上而下變窄薄;椎孔大,呈三角形。棘突短而分叉,分支通常長短不一。

這6個頸椎之橫突孔提供椎動脈、椎靜脈和交感神經之通道。每個突起分前後部,兩部借一骨塊連接,該骨塊上方有一深溝以為脊神經之通道。

第三頸椎段:主要關聯咽、頰、肩、橫膈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異物感、牙痛、頸肩痠痛、呼吸困難、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症。

第四頸椎段:主要關聯頸部肌肉、咽、臂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肩痠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甲狀腺功能亢進、胸悶、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頸椎段:主要關聯手肘、食道、氣管、橫膈膜、心臟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氣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痠痛、心動過速或過緩等症。

第六頸椎段:主要關聯甲狀腺、食道、氣管、心肺、上肢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狀腺炎、低血壓、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痠麻痛等症。

原來頸椎各部位還有這種叫法,並且這個位置病症最多!

隆椎

隆椎即第七頸椎。除了它伸向後方的棘突很長外,其餘的結構和普通頸椎一樣。由於其棘突很長,末端不分叉而呈結節狀,隆突於皮下,而被稱為隆椎,它隨著頸部的轉動而轉動,是臨床上作為辨認椎骨序數的標誌。

我們在低頭時看到和摸到頸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頸椎,這是第七頸椎的生理特點。我們常說的清熱要穴“大椎”就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七頸椎段:主要關聯甲狀腺、食管、氣管、心肺、肱肌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甲狀腺炎、低血壓、心律失常、手臂外側、中指、肱肌、無名指痠麻痛等症。

怎麼保護我們脆弱的頸椎呢?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作為上班族的我們都要長期呆在辦公室裡,長時間坐著,保持一個姿勢,這樣就很容易引發頸椎病。下面就向大家介紹5個保護頸椎的方法,遠離頸椎病。

1.糾正不良的坐姿

長時間地伏案工作、打撲克、打麻將、操作電腦、看書等,均會改變頸椎的正常曲度,導致頸椎出現慢性勞損。因此,在進行上述活動時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在長時間低頭工作和學習時,應每隔 10分鐘就活動一下頸部,適時伸展四肢。

2.併科學地選用枕頭

人在睡覺時,若睡眠姿勢不正確,就會使頸椎之間的韌帶處於緊張的狀態。一定要保持正確的睡姿,即以側臥位為主,以仰臥位為輔。另外,枕頭的高低和質量對人的頸椎也有很大的影響,標準枕頭的高度應該在10釐米左右,枕芯的材料應以柔軟、彈性好為佳。

3.加強頸部的鍛鍊

加強頸部肌肉的鍛鍊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措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科學的頸部運動反而會加劇頸椎的勞損。正確的頸椎鍛鍊法應該是用肩部和上肢的運動來帶動頸部的肌肉,如進行慢跑、做甩手運動、練瑜伽和游泳等。

4.注意保暖

臨床研究發現,受涼會引起頸部肌肉的痙攣或小關節的緊張。因此,人們應儘量避免呆在潮溼和寒冷的環境中,並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調整衣被的厚度,以防止頸部受涼。

5.保持樂觀情緒

有研究表明,人們長期處在感情壓抑、煩悶等精神狀態下易患神經衰弱。而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的休息。所以,除了要在平時保持正確的姿勢、加強鍛鍊外,還要保持健康快樂的心情。

專做脊椎知識分享,關護大家的脊椎健康,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的脊椎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