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蕙青:加快高校公共衛生學科專業教育變革

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人才隊伍的一次大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公共衛生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的狀況。如何放眼長遠,補短強弱,加快推動我國高等教育變革,建設新時代現代公共衛生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已成為我們面臨的十分緊迫而艱鉅的任務。

把握時代新定位,加強現代公共衛生學科專業建設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實施“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明確了“全民健康”的目標任務。公共衛生以人群的預防疾病、延長壽命、促進身心健康為使命,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基石。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凸顯了公共衛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國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明確“堅持以預防為主”“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公共衛生在國家建設發展中的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地位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現代公共衛生學科專業範疇和服務範圍也在大跨度、大幅度拓展,不再囿於傳統的生物醫學。一方面,公共衛生學科專業滲透拓展並服務於工程、環境、管理、法律等更廣泛的領域;另一方面,公共衛生學科專業也融入、吸納了理科、文科、工科和社會科學等多學科支撐發展。現代公共衛生學科專業已實現“大衛生”的歷史性跨越,不再以行業性、小學科為特徵,而是事關大國計、大民生的大學科、大專業。

加快高校公共衛生學科專業教育變革

為應對人類健康新需求,國際上提出了“公共健康3.0”的概念,強調健康因素的多元性、健康促進的社會性、健康服務的社區性,推動醫療衛生服務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服務向著多方面綜合化的健康服務升級跨越,向著全社會廣泛參與支持人群健康的系統化服務升級跨越。我國公共衛生髮展新定位契合、順應了國際社會公共衛生髮展新理念新趨勢。

我國高校公共衛生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已形成了中國獨特的公共衛生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為國家衛生防疫事業輸送了大批骨幹人才,併為國家有效防控許多重大傳染病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形勢的變化,這一人才培養體系與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需求的不適應性日益顯現。在學科專業發展定位上,公共衛生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日趨弱化、邊緣化。對公共衛生的重視不夠,存在“重醫輕防”的發展傾向,由此導致高校的公共衛生學科專業發展緩慢、滯後。學科專業自身“重實驗”“輕人群”,“重慢病”“輕急病”,“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日益嚴重。

疫情過後,隨著國家大力加強現代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高等學校要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應從大健康和國家安全的高度,系統規劃我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按照國家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要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形成投入機制、激勵機制和人才職業發展機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要樹立“國家戰略”意識,擔負起時代使命和責任,以更高的站位、更長遠的眼光佈局、建設和發展公共衛生學科專業。要匯聚一流的力量,投入一流的資源,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公共衛生學科專業。高校要在重點學科布點、學術平臺建設、研究和人才專項等方面給予更強有力的政策、經費支持。要大力培育和發展傳染病、流行病、應急公共衛生管理等薄弱學科。要大力改革評價標準和科研導向,把教師的精力更多地引導到研究並解決重大公共衛生現實問題上來。要加強公共衛生專業教育投入,在招生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等重點領域加大投入和支持,使之走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調整教育結構,構建現代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體系

我國目前的公共衛生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已滯後於事業發展,主要體現在:人才培養層次偏低,應用型人才培養不足,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體系薄弱,亟須進行重大調整。

一要著力調整層次結構,擴大研究生招生,擴大研究生層次比例。從發展需求看,目前我國省、地級疾控機構專業人才需求正在向以研究生學歷為主體的方向發展。從國際比較看,發達國家培養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基本以研究生教育為主體,一些國家甚至只培養碩士以上研究生。從教育發展看,我國已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國民受教育的重心上移,擴大公共衛生學科專業研究生人才培養規模已具有現實必要性與緊迫性。要抓住今年高校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機遇,創造條件擴大碩士研究生培養規模,並將其納入規模基數,實現今後穩定發展。

二要著力調整類型結構,大力培養解決現場問題的應用型人才。本世紀初,我國開始試辦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內容的公共衛生專業碩士教育,目前已趨於成熟,應取消“試辦”,允許具備條件的高校都可以舉辦,並在規模上成為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的主體,從根本上扭轉目前公共衛生學科應用型研究生培養規模低於學術型培養規模的狀況。要推進公共衛生專業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擴大專業博士試點範圍,條件成熟的高校應加大培養力度。要著力發展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多樣化,面對更加多元、廣闊的人才需求市場,從招生生源到培養過程探索更加多樣化的公共衛生研究生培養途徑。

三要加快構建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全鏈條的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體系。針對我國公共衛生專業技術隊伍以本、專科畢業生為主體和以縣級疾控崗位為主體的狀況,迫切需要加強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體系建設,為在職人員提供更標準化、更規範化、更暢通的教育培訓渠道。高等學校要加強與疾控系統和有關部門的合作,加快建設這一體系。要建成一批有規模、高水平的培養培訓基地。要突破招生考試的瓶頸,招收更多在職專業人員攻讀研究生學位。針對這次抗疫中出現的公共衛生體系“網底”不牢的問題,要大力加強對縣級疾控人員、社區鄉鎮全科醫生的系統化培養培訓,大幅度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和能力。要形成豐富的繼續教育課程群,為非公共衛生專業背景的醫務人員、公務員等群體提高相應知識素養和技能提供教育服務。

深化教學改革,塑造現代公共衛生專業教育教學體系

總體上看,我國高校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方法仍較陳舊,實踐教學薄弱。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塑造現代公共衛生專業教育教學體系。

一要改革核心知識技能課程體系。本科人才培養要優化生物醫學教學內容,使學生對具有較大公共衛生意義的疾病有臨床識別和基本處置能力。要擴展公共衛生相關知識領域,增強環境、工程、社會等學科領域的知識素養。要加強公共衛生管理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公共衛生政策、管理基本架構和運行模式,具有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的能力。要著力培養學生的全球公共衛生視野和在這一背景下開展工作的能力和素質。要加強職業精神培養,使學生熱愛、專注、執著、奉獻於公共衛生事業。要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推進問題和案例導向的小組討論式等教學方法改革,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學習、積極思考。要積極推進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考試評價改革,著力培養學生髮現、研究和解決公共衛生現場問題、突發問題、複雜問題的能力,並培養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二要大力加強公共衛生實踐教學。公共衛生實踐能力是人才培養的硬核能力。公共衛生專業要借鑑臨床醫學專業附屬醫院、教學醫院一整套制度建設的做法和經驗,結合專業實際,加快建設形成保障實踐教學的體制機制。要精選、建設並認證掛牌一批高水平的疾控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形成長期穩定、緊密合作的實踐教學基地。要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在實踐教學基地評聘一批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作為專業教師。國家要組織力量建設“公共衛生重大事件案例庫”,並每年制度化地組織全國公共衛生專業學生開展專業技能大賽。

三要建立國家公共衛生學科專業認證制度。我國已制定了公共衛生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基本標準和發展標準,應參照我國的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制度,建立起公共衛生專業認證制度,對所有的公共衛生專業開展週期性認證,以此有效促進每一所學校公共衛生專業教育依照“國標”找準定位,增動力、強建設、促改革、提質量,加快發展。

開放創新發展,培養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總體上看,我國公共衛生專業創新發展和拔尖人才培養不足。要打破各種藩籬,創新融合發展,加快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一要破除偏於封閉的辦學體制,面向醫藥衛生大系統、面向社會開放辦學。隨著國家“大衛生”“大健康”發展理念的確立,高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要更加主動地置身、融入社會大系統之中,不僅與疾控、醫藥衛生系統的機構,而且與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以及社區等建立更加廣泛、緊密的聯繫與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才培養共同體,使科研、教學、社會服務全面進入廣闊的大空間。要立足於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公共衛生學科專業領域更加廣泛深入地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二要改變相對固化的學科發展路徑,促進學科間交叉融合創新發展。世紀之交,我國獨立設置的高水平醫科大學幾乎全部併入高水平綜合性大學,16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辦有了公共衛生學院或專業。這一重大體制改革為醫藥衛生學科與多學科交叉融合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此基礎上,高校和國家都要繼續加快建立多學科與醫藥衛生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發展的運行機制。一方面,高校要做好頂層設計規劃,把形成這一機制納入學校“十四五”規劃,作為新一輪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任務,組織動員各方面力量,調配集中資源,採取設立交叉研究機構和平臺、設立交叉研究課題和經費、雙聘或兼聘教師、交叉培養研究生等政策措施,鼓勵支持打破傳統學科壁壘,加強學科合作,促進交叉融合,推動創新發展。另一方面,國家應充分發揮高水平大學具有國內一流基礎學科、一流醫學學科、一流公共衛生學科這一體制上的絕對優勢,給予政策、經費支持,建設一批醫藥衛生學科與理科、工科、文科、社會科學交叉融合,研究與轉化、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公共衛生研究、培養創新中心。

三要改革單一學科背景的拔尖人才培養方式,系統性加強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從全球看,世界一流大學普遍設置跨學科門類的聯合培養項目,為公共衛生領域培養了大批多學科背景、更有創新潛質的人才,我國應抓緊對這類跨學科高端人才培養進行戰略佈局和推動。國家要為有條件的學校提供更大的政策支持,高水平大學要積極探索“多學科專業+公共衛生”或“公共衛生+多學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新途徑新模式,加強系統性建設,加快形成公共衛生領域多學科背景拔尖人才會聚的集群優勢,推動我國醫藥衛生科技創新發展,走向世界強國。

作者:林蕙青(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醫學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