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崇明最出名的“愛心媽媽”,花甲之年依然當著“為民”不老翁

“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最美奮鬥者”82人名單日前出爐,其中就包括“崇明島上最出名的‘愛心媽媽’”李小英。從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成長為一名村幹部,她紮根基層30餘年,已過退休年紀的她,未去享受一天“卸甲歸田種夕陽,清閒歲月樂無疆”的退休生活,依然活躍在基層工作第一線,晨出暮歸,為民所想、為民所思、解民所憂。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認識這位美麗的崇明“愛心媽媽”,瞭解她的感人事蹟……

圖片

李小英,女,1957年2月生,中共黨員,上海市崇明區港西鎮北雙村黨總支副書記、黨支部書記,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優秀志願者”“2015年上海市勞模”等榮譽稱號。

崇明島上最出名的“愛心媽媽”

10多年前,時任村婦女主任的李小英在一次走訪特困家庭中萌生了當“愛心媽媽”的想法。她至今忘不了當時的情景:一間破舊灰暗的屋子裡,陳舊的灶臺、床鋪、木桌、板凳,家中只有60多歲的老人和一個七八歲的男孩,老人指著孩子用那蒼老而緩慢的聲音告訴李小英,孩子小強是自己的外孫,剛讀一年級,母親前兩年去世,父親是外地人,離家不知去向,留下年幼的孩子和自己相依為命。

溫柔的母性讓李小英決定要為留守兒童撐起一把保護傘。10多年來,她長期致力於留守兒童生活關懷、學習幫助、心靈呵護“三位一體”的志願服務工作,每年都有超過200多人次的孩子接受著她如春天陽光般的關愛。

2011年,她在崇明成立“心繫春蕾 情暖童心”小英工作站,提出了“三個一”“五個清”的建設理念,探索形成了“生活上幫一幫,學習上扶一扶,情感上連一連,心理上聊一聊”的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工作模式。

圖片

在李小英的眼裡這些孩子都是好苗子,給點陽光,都能長得好。學習上有困難,她幫他們找輔導老師;缺親情,她幫這些孩子拉近親子關係,或自己做他們的“媽媽”;村裡教育相對閉塞,她就整合各方資源,幫助孩子開拓眼界、增長見識。李小英的“野心”還很大,她覺得城裡孩子接觸的課外內容,村裡的孩子也要試一試。小英工作站便整合各方資源,為孩子度身定製各種活動,請來專業心理老師作諮詢輔導,打開這些孩子的視野,激發他們的想象力。

李小英關愛模式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和社會效應,為促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髮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全區範圍得到推廣和輻射,起到了示範和引領作用。她的事蹟被多家媒體競相報道,同時榮獲“第三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她和“小英工作站”真正成為了孩子們心靈的港灣,成為了全區關心關愛留守兒童響噹噹的品牌。

2014年,崇明成立小英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聯盟,上海志願服務公益基金會、崇明志願者協會聯合成立小英關愛留守兒童專項基金。截至目前,全區300多個村居全部落實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機制,志願服務所關愛的範圍在擴大、對象在延伸、內容在豐富。

努力奔跑的“農村追夢人”

有人問李小英:你的夢想是什麼?李小英回答:不悔這“村幹部”頭銜。李小英清楚明白農村發展不能做“井底之蛙”,成天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應該多走、多看,培育符合新時代、新發展要求的新型農業。

在打造北雙村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的過程中,按照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李小英堅持以復興特大都市居民田園夢、留住江南海島鄉村鄉愁為己任,堅持“精美農旅、小美宜居、和美富民”發展思路,保護和保留好獨特的鄉土味道和鄉村風貌。北雙村在李小英的帶領下率先提出建設“三灣農業集聚帶”,通過整合農業資源、壯大特色農產品、豐富優質旅遊項目,主動對接亞洲民宿業領軍企業途家、中國旅遊行業領先品牌和綜合運營商中青旅,商討民宿策劃及規劃,啟動特色民宿群試點建設,進一步優化農村環境,進一步提升精優農業,進一步富裕農民收入。

圖片

每一次改變都會存在質疑的聲音,為了打好“三灣農業集聚帶”基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北雙村傾力對三灣公路沿線進行環境整治行動。在整治過程中有家沿路村民畜禽散養、水溝黑臭、無序堆物,宅前屋後環境極其糟糕,且村民對環境整治十分牴觸。李小英通過“問需求,有何困難說出來”、“幫想轍,如何解決提方法”、“觸內心,主動邀請齊參與”,這一系列的溝通和關愛,最後該村民不僅主動將自己宅前屋後整治得“撒郎當清”,還宣傳引導周邊群眾共同參與,引發北雙村環境整治“蝴蝶效應”。

“50天,2102平米,14小時工作制”,那段環境整治的日子,李小英和她的同事們早已不知放假是什麼。但再苦再累,一到天亮,全員飽滿熱情投身工作中。李小英後來總結說:沒有人不希望有個優美宜居的生活環境,村幹部是與村民群眾接觸最多的,應更多地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追夢“美麗鄉村”的路上,必須獲得村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

牽掛群眾“小事”的“貼心人”

村幹部的主要職責就是“服務群眾”。在開展生豬退養工作中,面對一養豬戶吳某,兩年多來鎮、村兩級多次前往他家做解釋引導工作,但在群眾輿論“聲討”下,鎮村“施壓”下,吳某仍我行我素,拒絕簽訂退養協議。無奈之下,鎮相關職能部門準備採取強制措施,李小英知曉後,懇請給予其兩天時間就退養工作再與吳某進行協商。當天下班後,李小英又一次前往吳某的家,從下午5點聊到晚上8點半,磨破了嘴皮,吳某終於同意配合退養工作,李小英喜出望外,立即與鎮職能部門聯繫,共同商談具體退養細節。擔心吳某改變主意,第二天一大早,雖然下著雨,鎮村兩級幹部冒雨前往他家,一邊確定相關退養細節,一邊開始敦促處理。在生豬退養實施過程中,雖臭味難耐,但李小英全程陪同,並在豬圈旁與裝運豬的工人一同吃盒飯。

待事情圓滿解決後,鎮上的年輕幹部問李小英:“養豬戶都同意退養了,您其實不需要全程陪同的。”李小英開玩笑道:“我怕吳某反悔,我更怕你們傷了他的豬。”簡單的一句回覆,深深地體現了李小英的“為民”情懷,群眾之事無大小,支持上級工作是村幹部必須做的事,但“保障群眾利益”是村幹部首要關心的事。

圖片

捻指之間,李小英已經邁入了花甲之年。在這三十多年的基層崗位上,她沒有豪言壯語,而是以盡職盡責解決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以細心體貼關愛睏難群眾的生活,用真抓實幹書寫村幹部不悔的奮鬥人生。

作者:美麗港西

編輯:陸海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