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山: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素山: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贾谊塑像

贾谊《过秦论》下篇结尾:“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 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去就有序 ,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贾谊《惜誓》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贾谊(前200—前168)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素山注:

贾谊名传千古,得益于才干,更得益于为国为民之情怀!但其仅在世33年,读其《惜誓》能感触到其心境与年龄的不符,此大概是性格缺陷,可悲可惜!苏轼在《贾谊论》更是分析了贾谊事业上的优势,高世之才,却不能解惑!你我普通人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呐?

世人都在忙着提高自己的能力,心理健康却被大多数人忽视!性格缺陷视而不见,心浮气躁何来事业上的建树?人情世故的融洽?

苏轼《贾谊论》: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yuè)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用杜牧《阿方宫赋》作为结尾。大家共勉!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素山: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省学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