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告訴我們,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也可能養出個和珅來

歷史告訴我們,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也可能養出個和珅來

我平時就喜歡讀讀歷史書,因為歷史裡的故事一直在循環、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的重複著。如果歷史是一面鏡子的話,不好意思估計這鏡子,我們從來都不曾照過!

歷史告訴我們,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也可能養出個和珅來


這不,前段時間又有人提出要搞高薪養廉政策,理由是:某些人的"特殊愛好"是因為工資太低造成的,還美其名曰的要學習新加坡的經驗,我想說新加坡是新加坡,我們是我們。如果一學習的話,估計連老本都要搭上了。

權力可以換錢,大家都知道。權力如何換錢,這個就不用說了,大家的辦法能寫成一本10萬字的書,出版了一定會很暢銷。

歷史告訴我們,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也可能養出個和珅來


高薪養廉並不是什麼新加坡的經驗,歷史上早就有人踐行過了。清代的皇帝雍正就做了跟反腐敗有關的事,耗羨歸公(火耗是地方官徵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徵錢銀)、高薪養廉。

雍正是一個瞭解下面這幫人才的皇帝,他把火耗給規範的管理起來,後來又把這火耗錢歸了國庫。這樣下面這幫人就沒啥興趣收了,因為有規定、還要上交,收來收去既不能賺差價,也不能公報私囊,這活幹著就沒啥意思了。

歷史告訴我們,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也可能養出個和珅來


雍正知道下面人工資不太高,就推出了養廉銀的政策。養廉銀子有多少,例如:總督年薪白銀一百八十兩,而養廉銀可達到一萬八千兩,一百倍,縣官級別的也有20倍工資的養廉銀子。按道理講,大家應該很滿意,一門心思的為人民服務了吧!

歷史告訴我們,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也可能養出個和珅來


可是在雍正去世以後,他的寶貝兒子乾隆皇帝開始,大清帝國又開始重複昨天的故事了。一個地方官,上一趟趟京城搞關係,送軍機大臣、各部尚書(正部級)、侍郎(副部級)都要花上萬兩銀子,平時的各種冰敬(降溫費)、碳敬(禦寒費)還是照收不誤。這還算非典型的腐敗。

歷史告訴我們,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也可能養出個和珅來


我們來看看乾隆時期典型腐敗的代表和珅。這哥們被乾隆兒子抄家的時候搜出白銀八億兩,相當於當時朝廷10年左右的財政收入。看來高薪養廉也不行,和珅和大人就是高薪養廉的衍生品。

歷史告訴我們,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也可能養出個和珅來


這樣看來光漲工資是不行的,因為高工資以外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我們中國人送的不叫錢,叫送"禮"。"禮"是禮節的意思,是規矩的意思,如果你不收說明你不懂規矩、不上路子、不懂為官之道,想來你這官也做不長久了。

歷史告訴我們,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也可能養出個和珅來


還有,即使你是兩袖清風,你總不能讓你的老婆孩子、跟你混的下屬也如此吧。你自己讀了聖賢書,可是他們沒有,他們就想著跟著你吃香的、喝辣的。如果你這裡總是一貧如洗,估計他們會擇良木而棲的。

歷史告訴我們,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也可能養出個和珅來


況且,你可以不為老婆孩子、下屬著想,總不能不去孝敬上司,還有上司的小弟吧,要不然連官都做不成了,到頭來你還是要收點錢孝敬領導的。

我認為,某些人把養廉銀子這方案提出來,就是來送錢的,結果是工資加完了後,該收的還會收的。

歷史告訴我們,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也可能養出個和珅來


最後我想說,不要盲目的搞拿來主義。如果實在閒的沒事的話可以讀幾本歷史書,史實都在那裡擺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