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甲:你健身嗎?

乙:我經常健身。

甲:那你怎麼沒有訓練痕跡?

我最近這半年來一直在網絡上分享健身知識,好多人看到我的身材都會調侃說,你都沒有訓練痕跡,哪有資格分享健身知識,好像沒有明顯的肌肉就不配分享知識,就是不會練的體現?

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我就是健美人眼裡沒有訓練痕跡的人。


本文目錄:

  • 訓練痕跡是指什麼?
  • “訓練痕跡流行說”起源
  • 沒有訓練痕跡就代表不會練嗎?
  • 對於健身的合理建議

訓練痕跡是指什麼?

“訓練痕跡”通常指一個人通過後天的不斷訓練,身體留下了訓練的痕跡,這種訓練痕跡更多的表現在肌肉比較飽滿、或者有較明顯的肌肉輪廓。(如下圖)

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圖片中的肌肉男很明顯具有飽滿的肌肉,脂肪含量也很低,肌肉輪廓很清晰,在大眾眼中他就是典型具有訓練痕跡的人。

那再來看另外一種體型,如下圖:

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中國跳高運動員:張國偉

看這張照片,估計在別人眼裡,他就是毫無訓練痕跡的人,他可是中國非常出色的跳高運動員。你可能會問,怎麼看不出訓練痕跡呢?

“訓練痕跡流行說起源”

大家一提到健身,首先就會想到飽滿的肌肉,清晰的馬甲線,對一個人的訓練水平評價建立在了訓練痕跡上。而看到競技體育中的運動員,人們首先想到的卻是運動表現(跳的遠、跑的快、跳的高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認知偏差到底因何而起呢?我從兩個方面來談一談。

  • 健身領域
  • 競技運動領域

一、健身領域

幾乎所有人的印象裡健身就是擼鐵,如果你問一個人為什麼不健身,大概率會出現這樣的回答:我不需要馬甲線、我怕練的太壯、我不喜歡器械訓練,平時跑跑步就行

這些答案看似不相同,好像背後的認知是一樣的,把健身都與肌肉、擼鐵、塑形這些關鍵詞聯繫在了一起。為什麼健身的聯想詞會是這樣的呢?我們來看一下官方媒體對於健身是如何定義的?


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在這個定義裡,健身不只有塑形的訓練,還有柔韌性、體能、心肺耐力等多方面的內容。健身的形式也不只有擼鐵,器械訓練,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對健身的認知就停留在擼鐵塑形上面呢?

究其原因就不得不提兩個人,一位是趙竹光,他被稱為中國健身第一人

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他在1929年考入當時的滬江大學,當時的他很瘦弱,他意識到頭腦與四肢都應該發達,他便開始尋找各種增強體質的方法,偶然間他得到了美國的一本健身教材

《肌肉發達法》,從此他便開始了肌肉強化的訓練,藉助西方的健美增肌系統,他的身體變得肌肉發達,也吸引了很多的愛好者,還組建了中國第一支健身隊伍

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圖片來自網絡

他發現西方的這套系統對於肌肉的塑造很有用處,還親自翻譯成中文,於是中國第一本健身書誕生。

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翻譯的這本書更多的是美國健美知識系統(健美的英文是bodybuilding,就是肌肉塑造的意思),他還創辦了中國第一本健身雜誌《健力美》,正式開始了健美肌肉塑造的宣傳。並在1940年創辦第一所健身學院,更多的是健美層面的訓練,他對於中國健美事業的發展確實貢獻很大,但是從那時起,健美好像也成了健身的代名詞。

另一位是大眾更熟悉的馬華,1985年,她開始涉足健身操行業,通過中央電視臺“健美5分鐘”欄目爆火,當時中國掀起了一股健身操熱潮。當時馬華緊緻有型的身材,受到了中國老百姓的追捧。從那時開始好身材成了健身的一個追求。

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圖片來自網絡

人們把健身的更多關注點放在了肌肉形體塑造上面。全國開始興起健美比賽,比賽場上以肌肉維度,肌肉形體刻畫為評判標準,並不看你的心肺耐力好不好,跳的高不高。健身的觀念裡開始出現以肌肉大小論英雄的錯誤認知。

二、競技運動領域

我在2009年的時候,開始系統的學習健身系統,接觸到“體適能”的概念,體適能被分成兩個部分。

  • 健康體適能
  • 競技體適能

1、健康體適能

美國總統體適能與運動委員會給出的體適能定義:能夠以旺盛的精力去執行每天的事務而沒有過度的疲勞;能夠以充足的活力去享受閒暇時間的各種休閒,並能適應各種突發情況。

健康體適能也屬於健身領域

的一個分支,目的並不是為了練出多大的肌肉,更重要的職責是通過鍛鍊維持健康水平,改善亞健康狀態,內容包括心肺耐力的訓練、柔韌性的訓練、肌肉力量耐力的訓練,以及減脂訓練並讓脂肪含量維持在標準範圍內。看到這裡似乎與肌肉輪廓是否明顯清晰關係不多。人們的亞健康狀態與肌肉大小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一個肌肉發達的人不一定是健康的,他的心肺耐力也可能很差,柔韌性也不一定好。

但沒有接受過專業學習的人都只是把健身的關注點放在了外在的形體上。

2、競技體適能

提到競技兩字,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奧運賽場,更高、更快、更強,並不以健康為目的,而是為成績而生,人們更多的關注他跑的快不快。劉翔的身材在健美運動員看來連小學生都不如,但並不影響他跑的快。

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體適能”中的競技體適能中的內容是速度,爆發力,反應,靈敏等訓練。

每個項目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他們之間並沒有可比性,如果你非讓馬拉松運動員與健美運動員比肌肉維度,讓舉重運動員與健美運動員比舉重,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可能你關注別人的身材好不好,肌肉大不大,別人自己卻在關注自己的跑步速度快不快,任何項目都有他們的要求,

並不是誰肌肉大就是王者。有時候只是累贅。

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沒有訓練痕跡就代表不會練嗎?

如果你對健身的認知只是放在了肌肉維度塑造上,訓練痕跡確實一定程度代表了你的健身水平,而事實上,健身的分類很多,不只是肌肉本身的塑造,還有心肺耐力、柔韌性、反應、速度、爆發力等內容,如果一個人對肌肉維度不感興趣,更多的需求來自於維持健康狀態,平日的訓練更多的放在了除肌肉維度打造以外,

那訓練痕跡就不能代表訓練水平,與會不會練沒有必然的聯繫。

經常健身卻沒有訓練痕跡,是不會練還是另有隱情?

比如你想擁有訓練痕跡,需要對目標肌肉進行刺激,不斷增加訓練強度,增加負重,需要補充充足的能量才能達到要求。如果你經常健身,但並沒把肌肉變大作為你健身的唯一標準,可能在訓練肌肉的時候更多采用徒手的訓練,沒有增加負重,沒有額外的補充能量,你也不可能練出飽滿的肌肉。哪怕你的訓練水平再高也不行。

結束語

健身不是爭強好勝、也不是唯肌肉論,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你只要保持規律的健身頻率、注重動作的質量、保持健康的飲食,慢慢朝著你自己定的目標前進就可以了,我們尊重每一位的健身觀,快樂、健康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