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便变少了,是在"攒肚子"吗?医生:便秘和攒肚子有区别

一大早接到小美的微信语音,只听她在语音那头焦急地喊:"小豆子三天没有拉粑粑了,怎么办,怎么办,是不是便秘了啊,快帮我问问你那个医生表姐,我要不要带他去医院?赶紧的。"小豆子是小美的宝贝儿子,刚满三个月,正是小美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的时候,宝贝得不行,这拉粑粑不正常显然急坏了这个新手妈妈。

宝宝大便变少了,是在


我是一秒都不敢耽误,赶紧做好传话筒,给表姐飞了个电话过去。表姐却是淡定的很,让我先去问问小豆子除了三天不拉,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如果没有了,就说明是"攒肚",不是便秘,然后吧啦吧啦跟我描述了一堆"攒肚"和便秘的区别。来回沟通完后,果然如表姐所料,只是"攒肚",小美不仅是心里石头落了地,还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


那么,同属于不拉粑粑的状况,"攒肚"和便秘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先来看看"攒肚",这是个医学界不存在的非专业名词,它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发现宝宝从出生开始都会从大便次数多开始,然后次数减少,中间出现几天不拉的现象,就像便便被攒起来存在了肚子里,因此才有了这个形象的名词——攒肚。

宝宝大便变少了,是在


攒肚,一般出现在宝宝满月之后一岁以内,一半以上的宝宝都会有此经历,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那为什么宝宝容易出现"攒肚"的问题呢?


一、"攒肚"的原因

1.肠道日趋成熟。

随着肠道发育的不断完善,宝宝的肠道蠕动形成规律性,体内的各种菌群开始建立,消化酶逐渐完善,因此,对于食物的吸收率有所提高,消化后残渣变少,也就产生了"东西少、粑粑少""没东西、不拉粑粑"的现象。


2.神经反射变弱。

很多宝宝喝完奶就会拉粑粑,甚至边喝奶变拉粑粑,这与他们的大脑发育有关。宝宝越小,神经系统发育的越不完善,随着月龄的增加,这种神经反射会越来越弱,拉粑粑的次数也会相应减少。


宝宝大便变少了,是在


3.不明原因。

除去宝宝年龄小、发育不全的问题,当然也会有些不明原因的攒肚,比如,天气变化、周围环境变化、活动量变化等等,这都会带来宝宝的情绪改变,很有可能也是攒肚的形成原因。


"攒肚"不是病,但宝宝还是会出现不舒服的扭来扭曲,让家长看着心慌,难道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家长们能做些什么呢?


二、如何应对宝宝"攒肚"

1.腹部按摩。

多给孩子搓搓肚子,做做排气操,加强肠胃蠕动。按摩前暖暖自己的手,避开宝宝刚喝完奶的前半个小时,然后让宝宝平躺,最常见的就是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转圈圈;另外,也可以尝试从肋骨往腹部方向的上下按摩,沿着肚脐左右的横向按摩以及爱心满满的"I love u"按摩方法。总之,腹部按摩好处多多,但切记速度要慢、节奏要缓、力道要合适,还有家长要耐心,这可是促进亲子关系的大好机会。

宝宝大便变少了,是在


2.增加运动。

运动的目的仍然万变不离其宗地是为了加强宝宝的肠胃蠕动,当然多运动也有利于身体机能发展和各项技能锻炼,两全其美。一方面可以给宝宝买个健身架或者玩具,让他们自发地进行锻炼;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多进行趴、爬、腿部屈伸等运动。


宝宝大便变少了,是在


3.耐心等待。

攒肚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做完能做的事以后,家长们剩下的就只有耐心等待了,要切忌盲目用药。当然,前提是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哭闹程度、肚子软硬程度和活动情况,来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攒肚。


既然"攒肚"不是问题,他们家长们对于宝宝不拉粑粑这件事情,为什么还是如此担忧呢?因为在同样的表象之下,有一种病叫做"便秘"。

宝宝大便变少了,是在


便秘会让宝宝十分难受,经常脸憋的通红,小腿乱蹬,无故大哭,会有明显的烦躁情绪;相比较攒肚而言,最后拉出的粑粑也会又干又硬。宝宝们不舒服,家长自然也会跟着着急,那么,宝宝们为什么会出现便秘的情况呢?

三、便秘的原因

1.摄入水分不足。

相对于"攒肚宝宝"而言,"便秘宝宝"的年龄会稍微大些,这时候宝宝们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家长们可以让孩子多摄入些水分,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增加胃肠蠕动。因为如果便便本身所含的水分太少,或者由于肠道蠕动过慢而使粪便在结肠中停留较长时间,导致水分重新被吸收,就会出现便便又干又硬的情况。

同时,也要提醒家长们,要排除宝宝的肠道疾病原因,如果是因为宝宝的肠道结构改变而导致便秘,家长们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宝宝大便变少了,是在


2.宝宝心理原因。

宝宝如果有过排便疼痛或者费力等不愉快的经历以后,之后便意来临时很可能会害怕,抵触排便。这样一来,本来就干硬的便便被憋了回去,积压在结肠里,结肠又会继续吸收便便里的水分,使得便便更干、更硬,更难、、难以排出,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此时,家长要多陪伴宝宝,帮助鼓励他们排便,并询问专业医生意见,接受指导。


宝宝大便变少了,是在


找到了便秘的原因,接下来家长们最关心的便是如何预防和治疗便秘了,为了让我们的宝宝少受这种折磨,家长们还是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从预防入手,学会便秘的应对措施。


四、如何应对宝宝便秘

1.适当摄入水分,多吃蔬菜水果。

针对肠胃蠕动过慢的问题,自然需要给容易便秘的宝宝多增加写水分的摄入,多在辅食中添加一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特别在宝宝大一些的时候,家长们不要将蔬菜水果打得太细,这样既会破坏纤维素,也会减少其中的营养成分。

2.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益生菌或开塞露。

对于便秘比较严重的宝宝,在合理安排饮食的基础上,家长们可以根据医生的专业意见,在他们的指导下为宝宝补充一些益生菌,这样可以改善宝宝的肠道环境,稳定菌群,从而使肠道菌群更好地"工作",帮助宝宝把便便变软,让肠道更加健康,让宝宝更加舒心。开塞露的使用也最好询问医生的意见,这种物理疗法并不建议频繁使用,次数多了,类似的方法会失去它们的效用。

宝宝大便变少了,是在


看完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对"攒肚"和便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区分,在实际中,家长们也应该根据自家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应对他们成长路上的各种问题。

您的宝宝有过"攒肚"或者便秘的经历吗?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