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花珍的脫貧路

會澤縣大海鄉梨樹坪村村民魏花珍,從2015年被評為貧困戶那天起,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勤奮努力,早日摘掉貧困帽。如今,在享受國家各項扶貧政策的照顧和自己的努力下,魏花珍一家搬進會澤新城,完成了從石板房到電梯房、從農村人到城裡人的完美蛻變,順利脫貧摘帽。

魏花珍的脫貧路

因學因病致貧,家庭陷入困境

2015年,魏花珍的大兒子剛上大一,小兒子上初一,公公和婆婆都70多歲,丈夫劉開富又患上了消化道出血加視網膜脫落的疾病。兩個孩子上學需要錢,兩個年邁的老人需要贍養,丈夫看病需要錢,自己也有膽囊炎做不了太重的活。家中所有的經濟來源只靠養2頭豬和幾隻羊,全家6口人擠在不足50平方米的破爛石板房子生活。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破爛的房子,全家人苦不堪言,魏花珍更是一籌莫展,這一年,她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魏花珍的脫貧路
魏花珍的脫貧路

說到以前的生活,魏花珍抹起了眼淚:“以前住那個老房子相當醜,就兩間石板房還經常漏雨,一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屋裡就下小雨,僅有的幾個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了,家裡一樣都沒有,六個人就擠在兩件小黑房子裡,兩個娃娃回來就沒有睡處!叫我蓋房子我是蓋不起,我受不了了,只有慢慢的混日子。”

依靠扶貧政策,就醫就學有保障

自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以來,魏花珍一家享受了國家脫貧相關政策,兩個兒子讀書免除了學費,還給她家貸了助學貸款,免除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費,丈夫看病的錢也大部分得到了報銷。村三委還根據魏花珍一家的特殊情況,照顧她丈夫劉開富到村裡當生態護林員,每年能領到8000元的補助,公公婆婆也能領到老年補貼。2019年11月,魏花珍一家被列為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對象,搬進了會澤新城,住上了120平方米的電梯房,魏花珍的負擔減輕了好多,生活也終於看到了希望。

魏花珍的脫貧路

“我做夢都不防我會來到這個會澤,住上那麼好的房子,在城裡好啊,門前門後乾乾淨淨的,穿衣服都不上灰,鞋子一個星期不洗,還在乾乾淨淨的!在老家的時候,一下點雨盡是泥漿,一出門,泥漿就踩了漫到鞋口。”魏花珍感慨。

魏花珍的脫貧路

當記者問來到城裡一家子生活習不習慣時,魏花珍激動地說:“習慣呢,要得啦!小兒子在會一中讀書,現在搬進城來回家非常近,非常方便,自己走著就回來了。以前在老家沒有車,回家要50塊錢的車費,可惜得很啊,50塊錢已經夠他的生活費了!就在這裡好了,兩個老人開始的時候出去找不著回來,教了十多天也認得路了,現在一天沒事就下樓去吹吹牛,打打牌,這日子好過了!”

魏花珍的脫貧路

感黨恩勤奮進 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魏花珍深刻地認識到,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相關扶貧政策,是國家對貧困家庭的關心和幫助,但不能躺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溫床上,更主要的是要勤勞,教育子女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才有出息,才能擺脫貧困,才能拔出窮根,才能甩掉貧困戶的帽子。

魏花珍的脫貧路

搬進新城後,魏花珍一刻也沒有閒著,想方設法找掙錢的機會,先是到待補草莓基地打工,現在,為了更方便照顧老人,魏花珍就在小區裡找了個幫人帶孩子的活,每月能掙到1500元的工錢。一有空,魏花珍就爭分奪秒的到樓下的扶貧車間做零工,剝核桃,翹草莓、摘辣椒、縫棒球,有什麼做什麼。大兒子也已經大學畢業在昆明的藥廠上班,今年就提前還清了助學貸款,每個月還能幫她補貼家用了。小兒子在高中成績優秀,一年後也即將上大學,對未來的生活,魏花珍滿懷信心和希望。

魏花珍的脫貧路

面對記者,魏花珍憧憬著未來的生活:“現在在新城,房子也有現成的住著了,大兒子也能掙錢了,我就自己打點工維持生活,幫小兒子供畢業。按照他現在的學習成績,明年估計最起碼都能考上二本,再過個四五年小兒子畢業就好了,我的日子就好過了!”

記者 代玉春 幸定濤 編輯:羅麗紅

魏花珍的脫貧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