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時,河北、山東交界曾有個恩縣,但因為特殊原因它被撤銷建制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曾屬於河北省的恩縣的故事。


1952年時,河北、山東交界曾有個恩縣,但因為特殊原因它被撤銷建制

《三遂平妖傳》插圖


很多朋友對這個恩縣並不瞭解,的確是這樣,因為這個縣早在1956年時即被撤銷了建制。這個縣在建國初年曾屬於河北省管轄。


恩縣的來歷,得追溯到北宋仁宗年間,當時在貝州(治所在今天河北清河)有一位低級武官叫王則。他殺死本地官員造反。當然,這次起事以失敗告終。當時的朝廷重臣文彥博派兵鎮壓,最後俘虜王則後將他肢解處死。


1952年時,河北、山東交界曾有個恩縣,但因為特殊原因它被撤銷建制

王凱版宋仁宗


造反結束,本地的無辜百姓也會遭殃。當時有臣子上書,說把本地被裹挾參與的百姓們一併處死以儆效尤。但是這個建議最終被皇帝拒絕。大概是為了表達皇帝的“無上恩澤”,朝廷降旨將“貝州”改稱為了“恩州”。


可以說,這個恩州,是這次王則造反而帶來的,有著濃厚的封建統治意味。


1952年時,河北、山東交界曾有個恩縣,但因為特殊原因它被撤銷建制

胡軍版朱元璋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朝廷將恩州降為縣,稱之為恩縣。不過之後恩縣的轄區範圍已經縮小,大致在今天河北、山東交界地帶。恩縣在歷史上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新中國建立後的1952年依然存在。


在建國初的兩年多時間裡,恩縣曾短暫屬於河北省管轄。到1952年,河北將恩縣、夏津、館陶、臨清、武城等五個縣劃歸到山東省。而山東將東光、南皮、鹽山、慶雲、吳橋、寧津六個縣劃歸到了河北。雙方完成了建國後的第一輪“換地”。


1952年時,河北、山東交界曾有個恩縣,但因為特殊原因它被撤銷建制

今天的武城縣


到1956年,恩縣的建制被撤銷。據說,當時負責地方行政區劃的官員聽到了恩縣名字的來歷故事後,非常惱火,覺得這是封建餘孽。所以原來的恩縣被撤銷建制,恩縣的轄區被分別划進了武城、夏津、平原三個縣。


就這樣,在歷史上存在了近600年的恩縣消失不見了。


1952年時,河北、山東交界曾有個恩縣,但因為特殊原因它被撤銷建制

夏津縣


值得一說的是,明朝時,《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曾以貝州王則造反事件為藍本,創作了20回的神魔小說《三遂平妖傳》。後世的馮夢龍,將這部書擴充到了四十回。這二位雖然是明代著名文人。但他們畢竟代表地主階級的利益,所以這兩部書都對王則造反極盡汙衊之能事。


恩縣(恩州)的改名和歷史,反映了古代到近現代的行政區劃變遷,也是當時特殊歷史時期的一種產物。它曾是河北省的轄區範圍,後來“恩縣”的名字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1952年時,河北、山東交界曾有個恩縣,但因為特殊原因它被撤銷建制

今天的平原縣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