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大家都知道,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看重名利。有了名利才叫“出人投地,光宗耀祖”。


孔子《论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名”一一人的一生又有谁不是在追逐,努力地工作就是为了使人生事业有所建树,可以说是求名,这当然无可厚非。

当然,这个“名”,也应尽可能建立在德,智,体,美的实际中而名不虚传,否则,就是浪得虚名而不实。

在现实生活中,能追求到正名,级别也就高了,社会上的“铁饭碗”,红利也多有一羹。为此,片面的追求功利名声也很盛兴。

然而,有些人,徒有虚名,并不感到虚伪,反而骄傲,也无视警戒。为此,要用孔子《论语》言教来顿悟,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名到其实。

孔子《论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孔子《论语,卫灵公》中言:“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意思是:人在去世时有两个遗憾:一是人在去世时,还没有得到功名的称号,就要死去也很遗憾。二是去世时,名声与自己的实际不相符,担心盖棺定论被否,人也会产生遗憾。

由此看来,孔子在功名问题上很明确:片面追求功名而不符合自己实际就是一种虚名。正所谓“作贼心虚,死有疑虑”成了有或无都一样的结局也在情理之中。

孔子《论语,子罕》又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不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己。”

孔子主张:年轻人更要务实对待名声,正因为如此,更要深知:逐名与务实相对,那就更要全无求名之心来对待。

如果认真去落实务实的心态来对待名声,如:像人饿了需要吃饭,口渴了需要喝水一样,如饥似渴来努力去学习研究,也就不会有意逐名了,不就名副其实了吗!

人生在世,四十五十默默无闻,并不是没有名声,其实都有名声,只不过是没有达到大的名声而已,怎么会以是否有大名声来看待一个人呢!这种人怎能成名,成名也不通达。

孔子《论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孔子《论语,颜渊》中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观色,虑以下人。在帮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帮必闻,在家必闻。”

这段话就是老子对名声,如实要求的主张:有名声的人,不等于为人做事通达合理。

名副其实:就是要为人为事本性正直,没有阴谋诡汁。善于理解人们的心意和意图,善于观察别人的神色,在心目中行成有谦让和气对待别人的态度。

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力事”。这就是符合名副其实之人。在外办事也通情达理为人,在家也很通情达理,夫妻恩爱相处。

否则,大道理说得头头是道,没有一点实际行动,这种为人办事的态度是行不通的。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不会有好的名声,反而臭名昭著,为世人唾骂。

并且还有:表面上讲仁义道德,而行动与之相反,此人实际上是在骗取名声。大讲“黄婆卖瓜,自卖自夸”之话,是在欺骗他人,抬高自己。正是名不副实,浪得虚名之人的体现。

孔子《论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由此可见,古成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古代文化墨客眼里。能在人生中将名声参透,悟透,看透,就是时常保持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警戒自我,仁和义的内在本心。

人生,需要的就是要“透”,透,是“桶底脱落”的境界,有透,才能顿悟,才能顿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人生要求,也不会去追求不切实际逐名。

在古人眼里,名,只是浮云而已。托起风筝的不是浮云,而是空气流通形成的风,名,不是真正的声音,不是真实的形象,盛名之下,未必名副其实,但是要有名副其实的境界而感到心安理得。

当今社会的有识之士,有志者事竟成,功成名就更加要倍加珍惜。毛主席教导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才会很好的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而有名望。

同时,也告诉人生的一个道理,名,不能免除生,老,病,死,也不可能一步登天。

否则,却可能成为穿心箭,斩颈刀。让一个缺少真工夫而有博名的浪得虚名者,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们抛进历史的垃圾堆。

当今社会的人们,无论那个层次,职位有多高,那个行业,名声有多大。都在为社会发展进步服务,都是社会的一员,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服务。

孔子《论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为此,“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一古成语,也给有名声之士带来警戒,“难副”不等于“不副”,而是要舍去大名的“实副”,反而使大名更大,足以名垂青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