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談錢,越早越好!不注重金錢教育,吃虧的是孩子!

春節的時候,孩子們都會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大多數家長會選擇幫孩子存起來或代為保管。

平時孩子想買零食或者學習用品,家長往往遞給孩子一張鈔票,讓孩子自己去買。

孩子只知道錢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對金錢意識瞭解甚少,其實吃虧的是孩子!

明明是家裡的獨生子,父母對他特別嬌慣,從來都是有求必應,想買什麼就給買什麼。明明剛三四歲,就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出去玩,只要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父母稍微猶豫,他就躺地上打滾,而出於心疼兒子,父母每次都是滿足他。

後來明明上了小學,父母每個星期都給他好幾百的零花錢,他更是花錢沒有節制,別的同學一個星期只花幾十塊錢,可他卻花兩百多,並且幾乎全部用來買零食和玩具,門口小賣部的老闆都認識他了。

除此之外,明明還喜歡與其他同學攀比,誰要是穿了名牌衣服,用了好的學習用品,他回家就讓爸爸媽媽給他買,買完了再到同學面前炫耀。

然而今年經濟形勢不景氣,明明爸爸的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明明爸爸成為了被裁員工中的一員,家裡的收入一下子少了一大部分,家裡的日子一下子變得緊巴了。媽媽給明明的零花錢也一下少了很多,可明明沒辦法理解爸媽的苦衷,他只知道錢花沒了就找媽媽要,至於錢是怎麼來的,他一無所知。

媽媽給的零花錢越來越少,明明內心非常不滿,很多次都和媽媽吵了起來,埋怨父母沒有本事,讓自己過上了窮日子。

見兒子如此不體諒做父母的難處,明明的爸爸媽媽很寒心,同時也意識到這些年來一直缺乏對明明金錢教育的缺失。為了讓兒子改掉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媽媽開始苦口婆心地教明明金錢觀念。可此時的明明根本就聽不進去,手裡沒了錢,就去學校門口的小賣部賒賬,甚至偷東西,還向低年級的同學進行勒索。

後來,明明在一次偷盜中被警察抓住,被送進了少年勞改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