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樂清雁蕩山遊記


雁蕩山 位於 浙江 樂清 市境內,素以山奇水秀而聞名於世,有“東南第一山”的美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次到過 雁蕩山 ,並留下優美的篇章。通常所說的 雁蕩山 是指北 雁蕩山 ,主要景點包括靈巖、靈峰、大龍湫、三折瀑、方洞等景點。其中靈巖、靈峰、大龍湫被稱為“雁蕩三絕”。

先遊覽靈巖景區。步入景區不遠,右側小路通向一條峽谷中,名曰“雙珠谷”。沿小路前行,山峰翠綠,落英繽紛,潔白的花瓣鋪滿路面,飄落於水潭之中,恍如到了世外 桃源 。繼續前行,只見一處崖壁橫亙於前,崖壁陡峭,高數十米,形成一個V型,中間呈半圓型的石壁直通到底,斷斷續續的水滴從頂部跌落下來,形成一幅奇特的景觀。

從原路返回,沿主道前行,不久即來到靈巖寺。靈巖寺始建於北宋年間,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史稱“東南首剎”。寺後有屏霞峰,高數百丈,峰頂平坦,壁立雲霄,形若屏風,故名屏霞峰。寺前綠草如茵,滿目蔥翠,四周群峰環列,巍峨壯觀。寺前,左 天柱 ,右展旗,二峰相對,氣勢雄偉。

寺旁牆壁上並排鑲嵌三塊石碑,右側第一塊石碑刻“嘉慶三年四月四日學使阮元階客來遊”,嘉慶三年即1798年。阮元,清代著名思想家、著作家,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在經史、數學、金石、地理、校勘、書法等方面造詣頗高,一生著述豐厚,政績顯赫,清正廉潔,道光皇帝對其推崇備至,稱其為“完人”,被尊為三朝閣老,一代文宗,阮元的作品堪稱 中國 古典文化中的瑰寶。雁蕩之遊正是阮元在 浙江 任巡撫時所為。

第二塊石碑刻五首七言絕句,分別吟頌和尚巖、石樑洞、玉女峰、龍鼻巖、靈峰洞五景,落款是“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浙江 監察御史河東右山囗囗題”,作者名難以辨認。明代監察御使是正七品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中紀委或檢查院的廳局級官員。

第三塊石碑刻“囗囗天囪洞嶺碑記”,落款為“道光二十二年囗囗”(1842年)。此碑可能是有關天囪洞的歷史記載,碑文難以辨認。

繼續沿臺階上行,路遇“天然圖畫”摩崖石刻。往左行不遠,即看到一個狹長的洞穴,神秘詭譎。沿臺階進入洞內,陰森可怖,頭頂有兩個圓形的孔洞,亮光直射進來,並有石筍倒掛。徐霞客如此描繪此洞“俯閾而窺,下臨無地,上嵌崆峒。外有二圓穴,側有一長穴,光自穴中射入,別有一境,是為天聰洞"。從洞內回眸遠望,兩峰對峙,峭壁如削。

從天聰洞原路返回,即來到"龍鼻洞”。洞高百米,深30米,巖壁嵯峨,兩壁夾一長條巨石,自頂貫入洞底,似長龍騰空而下,故名龍鼻洞。洞內留存歷代石碑80餘方,以唐貞元10年(794年)石碑歷史最為悠久,故有“雁山碑窟”之稱。

請看這塊清乾隆年間的隸書碑刻,字體清秀工整,兩句七言詩生動描繪出龍鼻洞的風貌。

請看這塊明嘉靖年間的碑刻,筆體剛柔相濟,風流儒雅,又一位監察御史來遊雁蕩。

請看這塊篆體碑文,字體龍飛鳳舞,飄逸瀟灑。依稀可認出“丙辰九月二十五日”、“ 雁蕩山 靈巖寺翌日觀小龍湫”、"天囪洞屏霞障龍鼻洞”等字。

古代碑刻不僅蘊含豐富的歷史信息,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為自然風光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內涵。

游完龍鼻洞,繼續向臥龍谷前行。只見山峰挺拔險峻,層巒迭嶂,小龍湫之水從天而降,秀美無比。

走臥龍谷要通過一段玻璃棧道,棧道旁一峰獨矗,呈四方形,氣勢不凡。立於棧道之上,凝眸遠眺,山峰起伏,綠樹疊翠,雲霧縹緲,令人如醉如痴。

過玻璃棧道,即到 龍口 湖。但見湖水清澈,碧波盪漾。游完 龍口 湖可從另一側棧道下山,途中可觀“卓筆峰",該峰下圓上銳,直指藍天,酷似筆頭,故名卓筆峰。

繼續沿山路下行,不久即到小龍湫瀑布。只見石壁如削,瀑布倒掛,水珠四濺,涼爽宜人。

大龍湫為雁蕩三絕之一,瀑高約190米,有“天下第一瀑"之美譽。

步入景區,一派田園風光。只見一峰矗立,一道裂縫從中貫通,兩片山岩似情人,依依相擁,又似剪刀,故名“剪刀峰”。繼續前行,移步換景,剪刀峰時而小鳥依人,時而桅杆直立,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啊。

繼續前行,不久即到大龍湫前。崖壁上"大龍湫”三個大字格外醒目。此時正值風起,風吹瀑散,水霧瀰漫,如絲如縷,形態萬千。正如徐霞客 雁蕩山 遊記中所述“龍湫之瀑,轟然下搗潭中,巖勢開張峭削,水無所著,騰空飄蕩,頓令心目眩怖,”正是大龍湫的生動寫照。

崖壁上又見明清及民國時期摩崖石刻,楷隸篆草俱全,與自然風光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瀑前建八角亭,飛簷上翹,曰“觀瀑亭”,立柱內外各掛楹聯一副。亭側立石碑,仔細辨認,碑文開頭"重建觀瀑亭記”,落款為“大清宣統二年秋七月”,即1910年。

靈峰景區是雁蕩三絕之一,景區內峰巒疊嶂,洞窟奇石,千姿百態。沿步道前行,山峰聳立連綿,有的似手指,有的似桅杆,有的似象鼻,合掌峰如雙手合十,維妙維肖。

繼續沿步道前行,路左側可進入一觀景臺,名曰東瑤臺。立於平臺之上,遠山歷歷在目。

繼續前行,沿右側石磴小路登至一處平臺,臺上建四角石亭一座,曰宗文亭。環顧四周,山勢崢嶸,連綿不絕。一山峰腳下洞內藏有殿宇,令人驚奇,後才得知此洞名曰 北斗 洞。一山峰頂,怪石突兀,名曰濟公拜佛。

從宗文亭原路返回至主道,過迎仙亭,即到 北斗 洞。洞外牆壁上又現摩崖石刻。最右側“雁蕩仙蹤”一幅,落款"九二老人顧廷龍”,顧廷龍(1904一1998),著名古籍版本學家、目錄學家和書法家, 上海 圖書館原館長。這副碑刻應是他92歲時遊 雁蕩山 所作。

北斗 洞高70米,寬60米,深40米,形如簸箕,洞內寬敞明亮,清光緒初年道人趙至賢始開此洞。門庭上書趙樸初所題" 北斗 洞”三字,兩側書楹聯,上聯“ 北斗 玄穹眾星共照”,下聯“東來紫氣大道揚輝”。洞內正殿為“靈霄寶殿”,供奉道家始祖。後殿為“大羅寶殿”。

繼續沿山路前行,即到觀音洞。觀音洞始建於北宋崇寧五年(1106年),明萬曆年間和 清康 熙、道光、光緒、宣統年間又陸續修建。觀音洞位於合掌峰中,是天然形成的大型洞穴,高113米,深76米,寬14米。洞內依山就勢建九層樓閣,稱為雁蕩第一洞天。門庭正中有趙樸初所題"觀音洞"三字,左右書楹聯"勝境人知遊雁蕩,名山我欲禮觀音”。門庭一側石壁上刻"神色”二字,可稱傳神之筆。

入洞拾級而上,過天王殿,石壁上又見清光緒和民國時期摩崖石刻,字體俊秀端莊。繼續登階而上,殿宇肅穆,屹立於石壁之間,堪稱洞天奇景。回眸遠望,在石壁夾縫之中,可見群峰連綿,碧空如洗。

繼續登階而上,經400餘級臺階到達頂層大殿,殿內供奉觀音 菩薩 及十八羅漢。

繼續沿山路前行,路遇七尊佛塔,不知是何年代所造。繼續向右側山路行進,不久即到白雲庵。白雲庵1935年由 溫州 女居士朱卓芳主持始建,1987年始歷經10年重修,寺內現有大雄寶殿和觀音殿。

繼續前行可到雪洞。雪洞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玄宗開元年間,因洞壁石色如雪,故名雪洞。洞中建有大雄寶殿,並有摩崖石刻“開元二年太守夏啟伯到此”,可惜未能目睹。

繼續前行可到紫竹林。紫竹林建於1935年,為道觀道姑之所,因旁植紫竹而得名。大殿內供奉道家始祖。

沿紫竹林右側一條僻靜登山臺階上行,約行二十分鐘,可到古竹禪寺。可惜寺門已鎖,未能目睹禪寺真顏。倒是一幅碑刻,上書四句七言詩,讚頌雁蕩風光,字體似行雲流水,瀟灑倜儻。對面山峰,威武霸氣,近在咫尺,倒也不算白來一趟。

下山途中,右側山谷中可見一汪水潭,石拱橋橫跨其上,名曰果盒橋。果盒橋始建於清光緒28年(1902年),重建於1982年。不知命名為“果盒”有何寓意。水潭清澈碧透,色彩紛呈,魚翔潭底,美景如畫。

方洞景區是 雁蕩山 另一處景點,距靈峰5公里,可乘纜車上山。景點在半山腰上修建棧道,行至其上,可遠觀群山起伏,近觀奇峰錯落。一條百餘米的懸索橋連接於懸崖之間,與大自然共同組成一幅壯麗畫卷。

進入景區巖壁上又見民國時期摩崖石刻。繼續前行,有"金鐘罩”、"人面象身”等景點。

立於棧道之上,極目遠眺,雁蕩風光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此刻才理解為什麼徐霞客一生中三遊雁蕩,是雁蕩風光使他魂牽夢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