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零售價格每公斤50元至60元,豬肉已經貴過三文魚?!

近來,由於海外疫情蔓延,巴西、阿根廷等國大豆出口不暢,抬升我國大豆期貨及現貨價格,國內飼料企業為傳導成本壓力已連續兩次提價。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飼料成本水漲船高,

全年豬價將在高位運行,預計豬肉缺口將達到1000萬噸。記者瞭解到,肉雞、水產和海產品等養殖企業已聞風而動,積極尋找商機,填補國內肉類供應缺口。

出口不暢豆價猛漲

4月17日,國內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豆一主力合約報收每噸4689元,自2019年末以來,豆一主力合約累計上漲超過每噸1000元。有投資者表示:“國際大豆產能一向穩定,很多年沒有見過短期內如此巨大漲幅,上一次猛漲還是在2008年。”


產能穩定的大豆為何短短數月內出現猛漲?西部證券分析師劉菲撰文表示:“巴西大豆自3月份進入收割季,巴西大豆產量預測數據下調220萬噸至1.22億噸,主要是部分產區受災害天氣影響單產下降。3月份至9月份是南美大豆集中出口時間,另需關注南美港口發貨及物流問題。”


3月末,媒體先後報道,為防止疫情擴散,阿根廷已經禁止大型貨車在70多個城市通行,巴拉那河沿岸22個大型加工廠宣佈停工,羅薩里奧三大谷物港口宣佈暫停港口業務。巴西對華出口第一大港聖保羅州桑托斯港工人為防止疫情風險宣佈罷工。由於阿根廷、巴西兩國匯率持續走低,農民售豆積極性不高,普遍存在觀望氣氛。


此外,4月份至5月份期間正處於大豆上市高峰期,巴西運力緊張與大豆上市的高峰期疊加,將加劇大豆供應緊張的問題。

多方填補肉類供應缺口

唐人神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由於疫情擴散速度快,巴西、阿根廷大豆物流明顯不暢,導致豆粕上漲,進而抬高飼料成本。我們的飼料產品採取成本加成模式定價,對公司利潤影響不大。年後,各個飼料公司都有不同程度漲價,我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飼料價格。”

4月15日,黑龍江大豆協會發布行業調價消息,稱國內飼料企業已啟動第二波漲價計劃。其中,正大康地、陽江昌農、湘大駱駝、大北農、中糧飼料、廣西安佑、玉林正邦等多家飼料企業上調飼料價格,乳豬料、濃縮料、槽料等上漲幅度在每噸100元至150元。


由於生豬存在供應缺口,肉雞、水產、海鮮等存在替代關係,養殖企業聞風而動,積極填補國內肉類供應空白。

4月15日,從事黃羽雞養殖、加工及銷售的湘佳股份順利完成新股申購,募集6.45億元用於1250萬羽養殖基地以及年屠宰3000萬羽加工廠項目。湘佳股份相關人士表示:“當前是黃羽肉雞行業的景氣週期,尤其是2019年第三季度活禽價格高企。疫情期間,公司在商超的冰鮮禽肉產品供不應求。本次募資完成後,對公司擴大先進產能,服務消費市場有助力作用。”


主打金槍魚、狹鱈魚、竹莢魚捕撈及深加工的開創國際在其官方網站上公開表示,公司已採取措施,一方面提升西班牙加工廠防疫等級,保障其穩定運行;一方面與京東、天貓、拼多多等知名電商公司攜手,共同開發國內魚類蛋白質市場。

豬肉零售價格每公斤50元至60元,豬肉已經貴過三文魚?!

主打三文魚養殖及深加工的佳沃股份近日也公開表示,雖然國際物流受到疫情影響,但是公司搶抓運力及時,已將冷凍三文魚產品通過遠洋航運送至國內消費市場。


嗅到商機的還有外國的水產企業。例如,遠在千里之外的挪威三文魚養殖巨頭MOWI ASA公司高度關注中國消費市場動向,通過中歐國際班列發來冷凍三文魚產品。根據納斯達克三文魚綜合指數顯示,第15周挪威養殖三文魚現貨價格報每公斤52.74挪威克朗,摺合每公斤36.14元人民幣(4月20日廣東地區生豬收購價已達36.74元/公斤)。記者走訪湖南長沙多個攤位瞭解到,冷鮮豬肉零售價格普遍在每公斤50元至60元之間,國際三文魚價格與之相比已具備較強吸引力。

來源 | 經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