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臭水塘搖身一變成旅遊景點,望城湘江村打造綜合治理“五結合”工程樣本,村容村貌大變樣

漫步在長沙望城區湘江村寶豐湖(原苦竹湖),空氣清新、水光一色,村民家家戶戶都有花園、菜園,移步即換景。這也是洞庭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 五結合 " 工程的一個小小縮影。

近年來,湖南 163 公里長江岸線整治、洞庭湖綜合治理均取得明顯成效。

日前,記者來到長沙盈峰中聯環境產業有限公司、長沙望城區湘江村五結合項目進行實地採訪。

村中臭水塘搖身一變成旅遊景點,望城湘江村打造綜合治理“五結合”工程樣本,村容村貌大變樣

近日,長沙望城區湘江村,通過集中綜合整治,已完成湖面水體整治。圖 / 記者吳琳紅

讓彭家湖流起來、淨起來、美起來

湘江村,因湘江而得名,位於望城區大眾垸片區湘江大堤沿線,擁有 936 畝水域面積。近年來,湘江村苦竹湖、彭家湖納入 " 五結合 " 工程項目,通過集中綜合整治,已完成湖面水體整治、農戶生活汙水治理提標改造,村容村貌大變樣。

洞庭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 五結合 " 工程指的是將黑臭水體治理、溝渠清淤清汙、農業面源汙染治理等五個方面結合,因地制宜採取綜合措施,以改善農村水生態環境,促進洞庭湖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 苦竹湖村裡改造的第一個淤塞的臭水塘,以前水都是臭的。" 湘江村黨總支書記鄧志平介紹,早幾年苦竹湖展開清淤工程,還用淤泥就近堆砌了小山,建起了亭樓、小橋、噴泉,修好了沿湖景觀道。" 環境變好了,村裡還做起了鄉村旅遊,遊客也慢慢多了起來。"2018 年湘江村決定對全村兩百多個池塘和眾多溝渠展開全面清理工作,將彭家湖納入五結合工程項目,按照水體無汙染、無垃圾、無淤積、無違建、無損毀的 " 五無 " 目標,通過源頭治汙、定期治淤、鐵腕治違、生態治岸、精準治髒的行動,實現彭家湖流起來、淨起來、美起來。

一直以來,村內小微水體主要汙染源為村民生活汙水以及農田農藥化肥使用不當造成的水汙染,因此治髒治廁也是湘江村把控水質的重要手段。在村民家屋後,立著兩塊顯眼的身份牌:隔油池和三級化糞池,把隔油池和三級化糞池的水再排入人工小型溼地池," 通過初步淨化再排放,能很大程度地降低汙染。" 鄧志平說。

為更好地保護環境,湘江村實行三級管護落實責任,發揮村民組長、黨小組長、村級在巡查方面的作用,充分發揮環衛員、黨員、管理員在維護方面的作用,以及農戶在門前三包方面的作用,形成了三級管護維護的形式。

家住苦竹湖附近的鐘玉德老人,今年 80 歲,對於在湖邊生活了一輩子的他而言十分清楚眼前的變化," 以前很臭,環境很差,走路都繞著走。後來兒子開了個農場,村裡的環境越來越好,每週都有不少遊客過來玩 "。

投入智能環衛裝備,機械化作業率達 95%

長沙盈峰中聯環境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峰中聯環境)是一家集環衛機械與環衛裝備等高新技術研發製造、環境項目投資運營為一體的全環境產業集團,也為環境保護和汙染治理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近年來,盈峰中聯環境實現了由環衛機械設備提供商向環境裝備整體方案提供商和投資運營商的全面升級。在生物質垃圾廢棄物綜合處理、滲濾液處理、村鎮汙水綜合治理、生活垃圾處理、土壤修復等方面提供全面服務。

在公司現場,展示了一款智慧環衛作業機器人,無需人工操作,便可完成清掃。盈峰中聯環境創新研究院副總監李亮介紹,2018 年 12 月,全球首個環衛機器人作業集群完成編隊集結,在長沙橘子洲景區正式運行。智能先進環衛裝備的投入,使得清掃保潔機械化率大大提升,環衛工人勞動強度顯著降低。同時也破解了景區環境衛生作業低端、作業效率不高、作業人員素質不高、勞動力需求短缺等難題,使作業率提升 60% 以上,機械化作業率達 95%,無人化代替率達 35% 以上,實現了景區垃圾分類、新能源智能化、智能機械化保潔,有效提升景區環衛作業整體形象。

瀟湘晨報記者張沁長沙報道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