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宗光教授:佛教中的“空”

潘宗光教授:佛教中的“空”

佛教的“空”

一直從事科學研究及大學管理的我,當接觸到現今科學的宇宙觀(尤其是二十世紀後期的新發展),再併合佛教的義理,感覺非常震憾,不禁驚歎佛陀的智慧真是深不可測。

無常—萬事萬物皆因緣所生,世間一切現象都會隨緣而變。

無我—萬事萬物不能單獨存在,必定受外圍環境所影響。

佛陀不是創造及主宰一切的神,而是一個經長期修行而覺悟的人。他感悟宇宙本體實在太不可思議,無論用任何語言文字來表達也有偏差。凡人的煩惱源於不依循宇宙本體作出違背自然規律的事而產生,例如空氣汙染就是破壞自然的結果;人類大量製造二氧化碳並不斷砍伐森林造成生態災難。所以現在強調環保,便是要回歸自然。

宇宙本體無法用語言文字來闡釋,於是佛陀便採用“空”一字來表達。一般人未必能完全明白“空”,但佛陀非常慈悲,為了幫助人們離苦得樂,他花了四十九年時間說法解義,以不同方法,如經教、故事、比喻等循循善誘,令大家有所領略。他亦因應各人不同的背景和程度,教導不同的修行方法使人離苦得樂。可見,佛陀既是一位優秀的智者,同時也是一位慈悲的老師。

潘宗光教授:佛教中的“空”

緣起

從宗教角度來看,道德規律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還未報,時辰未到”。表面看來,做善事的人有時並沒得到善報,而作惡的人亦未必有惡報,但其實只是“時機還未成熟”,暫時未出現結果而已。《道德經》也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可見報應是必然的事,只差遲早。


潘宗光教授:佛教中的“空”

十二緣起示意圖

佛教的自然規律建基於“緣起”,即事物和現象,包括個人身心和精神狀況不會無條件發生,也不會獨立存在。事物背後必定有原因,再配合適當“助緣”(或簡稱“緣”)才能產生,稱之為因緣所生。例如蘋果不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必先要有一粒蘋果種籽,生成蘋果的緣是泥土、陽光、水分和肥料等適當的配合,使種籽發芽成為一棵樹,最後結出果實。但若然時辰未到欠缺助緣的配合,那無論再過多久種籽也不會變成蘋果。“因”是“必要條件”,“緣”是“輔助條件”,單有一個“因”而沒有各種條件配合不能結出“果”來。

潘宗光教授:佛教中的“空”

由於緣不斷在改變,故此果的質素亦有差異。比如說,溫室培養的蘋果較好吃,因為所有環境條件的助緣都調校到最合適;相反如果泥土缺乏肥料,果子便沒那麼好吃了。又比如說,學生根據實驗室所提供的相同條件來做化學實驗,無論重複多少次都會得到同一結果;但假如更改實驗條件,即改變了東西或程序,結果可能不一樣了。“緣”的改變會引致“果”的改變,可惜的是由於人們不能控制所有的“緣”(條件),故此永遠無法得出絕對確定的結果。

緣是眾多的,亦是千變萬化的。古人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便是說人的能力只可以改變某部份“緣”,卻不可能控制全部的“緣”來保證成功。佛教強調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而果的好壞程度要視乎緣的配合,但無論如何,做人應多種善因、廣結善緣。

潘宗光教授:佛教中的“空”

煩惱也是由個人主因和環境外緣結合而形成。個人主因如知識、偏好、情緒等,再經歷到自身所處的環境條件,形成各個不同的特定情況。孟母三遷是個好例子,表明了環境因素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無常”是指時間上的變化。萬事萬物皆因緣所生,世間一切現象都會隨緣而變。世事無常,沒有人能知道明天會怎麼樣,而現世不停發生天災人禍,令人感到無奈,亦深深體會到人生不可預測的特性!

潘宗光教授:佛教中的“空”

“無我”是指空間上的依存。萬事萬物也不能單獨存在,必定受外圍環境所影響。“無我”不是指沒有我的個體存在,而是指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

世上事物不會靜止停下來,必定會隨著時間和空間改變。就如不同人對某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評價。比如我潘宗光,你怎麼看我,學生怎麼看我,太太和家人怎麼看我,答案是不盡相同的。又如有一個人以不正當的手段賺到很多錢,在法律上他是一個壞人;但他將錢幫助有需要的人,受助者認定他是善人。那麼他其實是壞人還是善人呢?那要視乎從哪個層面、哪個角度來看他,很難有一個人人皆認同的評價。

潘宗光教授:佛教中的“空”

又例如人人都常接觸得到的水,大家對水的理解卻不會完全相同,活在水中的魚和人類對水的看法及感受更不會一樣。究竟水是什麼東西呢?從人類的角度來理解肯定不是全面的答案,因為那只是部分生物對水的某些形態的觀點,不是水的全部本質,一般城市人覺得水隨手可得而不懂得珍惜,但身處乾旱沙漠的人便會覺得水比鑽石還要寶貴。可見事物的本質並非固定不變,而是依存於環境因素,故此是“無我”的。


“空”

整個宇宙是什麼?整個宇宙就是自性,自性就是整個宇宙,自性是宇宙的本體,自性是真正的自己。

宇宙本體同樣不是固定不變的實體,而是“空”「——“無常”、“無我”的。雖然我們不能期望能像佛菩薩一樣透徹瞭解“空”,但起碼可以依照佛經所言嘗試探索一下。

“空”除了是“無常”及“無我”之外,更是絕對的包容,平等及慈悲。

宇宙包容一切:太陽給我們能量溫暖,不分貧富,貴賤,動植物;大地承載我們,不因人類的不停苛索而有所抱怨,依舊不偏不倚,無分別地照顧一切眾生。

潘宗光教授:佛教中的“空”

“空”沒有確定的時間與空間:無過去、現在、未來的分別,也無大小的區別。“空”沒有開始,亦沒有終結,沒有增加亦沒有減少,不是有亦不是無。一切事物皆眾緣會聚而生,又隨著因緣改動而變,其中的互動錯綜複雜,導致變化不停而沒有任何固定的實質。

“空”亦不是獨立存在,它和人的意識不能分開。弱的人類意識會被外境干擾,而強大的卻可改變外境,即佛陀所說“境隨心轉”及“一切唯心造”。


色即是空

什麼叫五蘊?五蘊是色、受、想、行、識;概括而言即身體和精神。“色”解作物質,在五蘊中是指身體,包括我們的肉體、感官、頭腦。其他四蘊是:受、想、行、識代表了精神的四種功能:感受、思想、意志、分別。

五蘊包含了色、受、想、行、識這五類的法,各個合為一集,都是因緣和合的,它們相續不斷的生滅,故五蘊的意思是五種不同的聚合。

一般人認為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嚐到的、觸到的一切事物是真實存在的,但佛教並不認為如此,一切只是事物的表面,並非實存且沒有不變的本質,《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宇宙本體是空性,故佛教說“色即是空”,即一切物質都有“空”的特性:“無常”、“無我”、包容、無分別心、無獨立性。既然身體和感覺器官,眼睛、耳朵等等是“空”的,所接觸的外境也是“空”的,我們的精神(受、想、行、識)也不可能是實在的,是變化無常的。佛教說:“受即是空,想即是空,行即是空,識即是空”即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簡言之“五蘊即是空”,或稱為“緣起性空”、“妙有真空”。

潘宗光教授:佛教中的“空”

“空”不是無或什麼也沒有的意思,而是指不可見、非常神秘、不可以通過言詞概念來理解,必須透過世間萬事萬物來體現。佛教說“空即是色,空即是受,空即是想,空即是行,空即是識”,簡言之“空即是五蘊”,或“性空緣起”,“真空妙有”。

學佛必須多瞭解“空”、“無常”和“無我”等佛理。至於修行方面,外顯的行為舉止和內在的修心養性皆可以“空”作為指南,以無分別心、包容心及慈悲心善待一切眾生,透過修心養性體證“空”性,這樣便能提升本身的智慧和慈悲心。以上所說並不容易做到,要經長期學習,並通過修行禪坐等才能深入瞭解“空”,如觀世音菩薩在甚深禪定境界時才能透徹明白“空”。

——本文轉載自 潘宗光教授《佛教與科學》

潘宗光教授:佛教中的“空”

潘宗光

潘宗光教授,英國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及高級理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及南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擔任校長18年期間,領導大學在多項領域及科學研究上處於世界前列。曾在1985年和1991年兩度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提名為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