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神經系統最重要的一部分,被稱為人體整個神經系統的“最高司令部”。大腦組織中有數量龐大的神經細胞,不斷通過電脈衝的方式傳遞信息,既發佈指令給低級神經,指揮我們的外周組織器官產生不同的活動;又接受外周組織傳遞的信息,經過加工以後產生人體的感覺。
其實,腸道里也蘊含著數量龐大的神經細胞,人體腸壁內的神經節細胞超過1億個,腸道神經系統通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與中樞神經系統進行交流,通過免疫途徑、神經內分泌途徑和迷走神經途徑形成“腦腸軸”。此外,腸道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人體約50%的免疫細胞以及70%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都集中在腸黏膜表面,故腸道作為重要的神經通路和免疫屏障,同時也是管控情緒的內分泌器官,如果說腦是人體的“總指揮”,那麼腸道就是人體的“副指揮”。
圖片來源:中山醫院
便秘、抑鬱都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
在門診中,金莉蓉醫生曾遇到過這樣一個老年患者:他從十年前開始出現便秘的症狀,在三、四年前出現了抑鬱的症狀,一年前因為動作遲緩才來醫院檢查,最後確診這位老人家患上了帕金森病。在詢問病史的過程中得知,老人家一開始一直以為是簡單的便秘,也僅僅當普通便秘來治,卻總也治不好,但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覺得有些影響生活。這位老人家無論是便秘還是抑鬱的症狀,其實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
帕金森病除了運動症狀外,還有嚴重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非運動症狀,其中便秘是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發生率高70%~80%,並且在疾病的各個階段都會發生,甚至可發生在運動症狀出現之前。
2015年,丹麥的一項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接受過完全性迷走神經切斷術的患者較少發生帕金森病,進一步支持了帕金森病可能起源於胃腸道並通過迷走神經傳播到腦內的學說。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特徵是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缺失及殘存神經元內嗜酸性α-突觸核蛋白包涵體的出現。
帕金森病病理研究告訴我們,這些包涵體不僅侷限於腦,也出現在周圍組織及體液中,尤其在頜下腺、消化道等。國外的研究小組在大鼠模型中證實了α-突觸核蛋白從腸道逐步轉移到大腦的變化過程。另外,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吸菸、喝咖啡和喝茶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帕金森病的發病風險,而這中間可能的媒介之一就是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失衡,讓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有機可乘
還有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失衡會影響情緒,如果嚴重失衡甚至會影響大腦的健康,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抑鬱症等。
2017年,瑞典隆德大學在一項動物研究提示,腸道細菌有可能是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直接原因。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腸道菌群改變可能促使其血液和大腦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升高,,進而導致神經退行性病變。在人的一生中,腸道微生物一直是變化的,伴隨衰老,那些引起慢性炎症的腸道致病菌則會逐漸增加,而常見的益生菌乳桿菌屬會逐漸減少。除此之外,隨著年齡增長,食物和牙齒的改變都會造成口腔菌群的變化。這一系列的變化,導致腸道通透性和血腦屏障通透性增高,進而影響大腦,最終增加了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腸道菌群失衡還往往容易導致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的發生。腸道菌群通過調節腸嗜鉻細胞釋放5-羥色胺,調節大腦的情緒活動、有一項臨床研究分別分析了抑鬱症患者和健康人的腸道菌群,發現兩組之間的腸道菌群結構存在著顯著差異。
注意五點,保持腸道菌群平衡
想要保持良好的腸道狀態,遠離因腸道菌群失衡引起的各種疾病,金莉蓉醫生給大家提出了五點建議:
1.保持良好的心態,規律作息和飲食。
2.改變飲食習慣:限制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增加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蘋果、橙子、葡萄、茶葉、竹筍等。
3.補充益生菌:服用包含益生菌的酸牛奶、酸乳酪以及含多種益生菌的口服液、片劑、膠囊、粉末劑等。目的是讓活性益生菌在腸道內“安家落戶”,從而達到保護胃腸的目的。其次為益生菌創造適宜的環境,讓它們快速繁殖“壓”過有害菌的勢力。益生菌喜歡豆類、洋蔥、大蒜、牛蒡、蘆筍等富含寡糖的食物,幫助有益菌增生,有助腸道保健。
4.有氧運動:有氧運動能改善腸道菌群失衡,但肥胖體質與消瘦體質體內腸道菌群對於運動的反應是不一樣的,後者受運動影響更為明顯。
5.減少不必要抗生素的使用,特別是廣譜抗生素。
編輯:王星責任編輯:唐聞佳
來源:中山醫院、康復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