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世投胎

最近連續看了兩個關於媒體挑大事兒的電影《Spotlight》(聚焦)和《The Post》(華盛頓郵報)。前者是2016年的奧斯卡第88屆的最佳影片,後者是2018年的90屆的最佳影片提名。由此可見,在非常保守主流的奧斯卡那裡,這兩本片子無疑是政治正確的。

轉世投胎

《Spotlight》是講波士頓環球報的深度報道欄目“聚焦”耗時數月挖出波士頓地區系統性的天主教神職人員猥褻兒童事件。《The Post》則是華盛頓郵報不惜被告上最高法院也要在報上揭露誤導民眾的國防部洩密文件的事兒

兩部片子都是取自真實歷史事件。Spotlight的故事發生於近期的2010年代,而The Post的故事發生於大約半個世紀前的尼克松時代,跨越四五十年,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媒體是正義的化身,挑戰權威,巨大的壓力環繞,在信仰的引領下做出英雄辦的選擇,當然結果是社會支持,良善獲勝。

電影是大眾藝術。由於絕大部分人的“日常”太日常了,電影基本上提供的是大眾對於生活中稀缺的事情的想象上的滿足,俗稱“造夢”。青春少女,俠肝義膽,甜蜜愛情,甚至恐怖,罪惡....都是。

也由此可知,即使是在非常“天真”的美國,Spotlight 和 the Post這種事情也不常見,和董存瑞一樣稀有。得動用大咖導演大群明星謳歌讚揚之,最後最好還有個頂級大獎封印之。

轉世投胎

很自然的,看完這兩部電影以後,想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南方週末》,據說那是中國深度調查記者的黃埔軍校。

那些年,報紙還是有些銷量的,城市街頭最多的不是咖啡店而是書報亭。互聯網基本還沒起來,一大摞報紙是打發飛機時間或者睡前時間的最好武器。那些長篇的調查報道幫助我們瞭解這個巨大國度裡平時無法觸達的角落,同時高質量內容帶來的報紙銷量也給《南周》這樣的媒體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回報,我猜,他們的記者自然也是可以活的相對有尊嚴些。

後來,互聯網來了,再後來,移動互聯網來了,所有的信息觸達在瞬間完成,報紙似乎也越來越沒有存在的理由。信息到信息價值的反饋時間由報紙銷量反饋到廣告年度刊例價的一年一次到現在的直接點擊廣告抽成的一秒N次…

轉世投胎

商業模式是人類進化的隱線,所有的文明都無法迴避,投入產出失衡的任何事情都無法長期持續,只能默默消亡或找另一個形式轉世投胎。

記者,醫生,教師,律師… 這些職業據說是四大神聖職業,需要不同的情懷支撐。他們曾是維持社會良善重要的力量,也在很長時間內取得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然而,從經濟的角度看這些職業有一些共性:投入高(都是需要長期專業教育的),回報週期長(一夜暴富可能性幾乎沒有),工作量大。

幾十年前,除了情懷以外,支撐精英們投入這個行業的經濟原因是收入穩定且處於社會中上層,能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

現在,情況顯然變了,連學校都爭相上市融資,媒體更是以“100000+”文章為追求,就算在這些相對“緩慢而穩定”的所謂“良知”行業,收入差距都在每年以加速度的方式迅速拉開。

以後,還會有大量“精英”進入調查記者這個行業麼?還會有機構投入這個事情麼?(這兩部電影也告訴我們,這種事情單槍匹馬是很難的,別想著個人公眾號能做成這種級別的工程),所謂的媒體監督就剩下新浪博主和微信大號的個案型爆料了麼?

前段時間的鴻茅藥酒案,那個說破了皇帝新裝的醫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媒體也形成了傳播熱點,然而,後來呢?後續行業新的變化會有麼?我很難期待。

一個受過良好文字訓練的專業記者現在通常面臨的選擇:1)查了大量資料,花費數月時間,寫出一份高質量的調查報告,然後上線兩個小時被“敏感”,或者,寫了也沒人傳播。(經過幾年的無線互聯網碎片化閱讀和短視頻刺激訓練,大部分人已經沒有耐心看長篇的文字了) 2)做個“咪蒙”型的公眾號,利用自己長期積累的文字技巧和人脈,迎合市場心理寫些淺薄的雞湯或立場偏激的觀點,每月炮製幾篇“100000+”廣告費分分鐘過萬,一年脫貧,兩年致富。3)投身大公司,做個“公關”人,拿一份更高一些的工資,與這個時代溫柔的講和。

你選哪個?其他幾個行業其實也有類似的選擇。

更可怕的是,最好的大學生已經不願意進入這些行業了,大學醫學院、法學院、師範學院…. 你們的招生情況還好麼?

不管是公司還是社會,最好制度是讓大多數人“站著把錢掙了”,讓良知體系和利益體系儘量統一。

期待,這些行業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遇到好的制度有機會“轉世投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