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主導型管理者,主導進程,不拖拉

如何做一個主導型的管理者?

做一個主導型管理者,主導進程,不拖拉

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一個女孩兒跟人罵架,罵了300個回合不分勝負,且戰且退,回到家中這個時候才發現還有幾句很有殺傷力的話忘了罵出去。

一個人的大腦要把內容有條理的存放起來,否則要的時候找不著,不要的時候又滿地都是,這就叫條理性格式化。它跟管理關係非常大,你來想象一下客戶交辦一件事情,當他們打電話問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回答?我們有沒有了解這個項目這個工作進展到什麼程度?我們能不能告訴他基本的狀況是什麼?

做一個主導型管理者,主導進程,不拖拉

我們來看一下工作跟進的三種境界。

第1種境界,領導問我們什麼狀況,我們可以隨口告訴他就好,你想知道什麼?現在已經進展到什麼程度了,現在已經什麼做好了,什麼沒有做好。

第2種境界,等一下我翻開跟蹤表告訴你,這個效率看起來不夠高,看起來有點斯文,有點學究氣,但是終究你要是打開本,還能夠回答的比較清楚,也還可以接受。

第3種境界,領導不好意思,等我到現場去看一下。拜託你做管理,你再怎麼做,你都沒有進入狀況,所以做管理要主導。

具體用什麼方法呢?

要進行跟蹤,管理者首先要有條理性,所以我們把工作跟進的三種境界作為一面鏡子,我們作為一個標準去比照我們相關的主管,看看我們的管理做到什麼程度,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企業所有的管理者都做到最高境界,整個團隊的效率該當如何?

做一個主導型管理者,主導進程,不拖拉

我要如何改變手下員工做事拖拖拉拉的習慣?

把這個工作跟蹤表拿回去,把所有的工作,無論是客戶的,還是領導交辦的,還是相關部門交待的,都把它在第一時間記下來,換句話說工作的有效跟蹤,所有的人都養成一個習慣,做工作日記本,做工作跟蹤表。你交代給手下的事情,要做跟蹤表,不然會導致員工做事拖拉的後果。因為現實當中難免會有那麼一兩件,你可能忘記交代,最後去跟他要結果,時間久了手下就會發現一個規律,你交代的事情不用急著做,你說了還不一定要呢,等到說第二遍的時候再做不遲,等到跟他們要第三遍的時候,他們才馬上做。請問你交待手下的事情,你為什麼後面不會跟他要結果呢?這就是問題的災難產生的根源,這裡面的問題出在哪裡,管理者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要對你的指令負責,手下對指令的執行負責,就像我們到一個飯店去吃飯一樣,你點的菜無論你自己吃不吃,你得買單,我們交代手下的工作,無論事後我們要不要,但是我們要跟手下把結果要回來,如果做到一半我就說不做了,這件事情真的不要了,那麼手下做了一半的那部分,我們也要承認他的勞動,該表揚,該批評,照樣要先兌現,你自己要不要是你自己的事,管理者對指令負責,員工對執行負責。

手下為什麼在你面前拖拖拉拉,非要兩遍、三遍才把事情做給你?別人這樣對待你,是因為你教會了別人怎樣對待你。

所以,由此可見工作日記本,工作跟蹤表的重要性。

做一個主導型管理者,主導進程,不拖拉

管理者必須頭腦清晰,條理性要好。一個管理者如果頭腦不清晰,條理性比較差,某種意義上講是沒有資格去做管理者的,因為你不是一個優秀的中樞神經,你無法扮演這個中樞神經的作用,你就做不好一個管理者,所以工作跟蹤表,工作日記本就幫你做好了一個最佳的管理的中樞神經這麼一個作用,你不要小看工作日記本,所以接下來告訴你一個概念叫抓住風箏的那根線。

無論風箏飛到多高多遠那個線你不能捆到電線杆上去,如果捆到電線杆上風箏就會掉下來。所以管理者要學會主導,工作任務交出去了,工作的主導還在你的手上。

那應該如何主導?

文件不要輕易的丟出去,你可能會認為說這個文件涉及到某個手下或者某個別的部門,也許你就直接把文件交給他,我告訴你,你要留底或者複印備份,或者要抄寫一個工作的條目到你的工作日記本上,這就是我說的工作任務交出去了,工作跟蹤還在手上,你才能主導,你才不會說這件事情就失控了,就放任自流了,第一時間記下來這就是關鍵。

做一個主導型管理者,主導進程,不拖拉

我們很多管理者在領導面前一不小心就彷彿是一個傭人,只是一個配角的概念,這個做法是不對的,傭人跟保姆有什麼區別呢?傭人是相對於主人而言的,所以他往往是一種配合參與的心態,保姆就不一樣了,保姆她是照顧孩子或者照顧一個身體不好的老人,她必須要主導,她要有主意,要抓住工作的龍頭,不能只是一個配角的概念。所以做管理者應該是保姆而不是傭人。

我們還需要強化一個觀念,叫對別人的不配合負責,這個思想對管理者非常重要,作為一個主管帶一個團隊,員工有可能不一定成熟,有可能出各種漏洞,你不要生氣,你要有預見性,你要對他們的不配合負責,沒有辦法,誰叫你是管理者呢~

做一個主導型管理者,主導進程,不拖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