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旅遊:從“冷資源”+“熱開發”進行產品創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觀念的改變,冬季出遊熱度不減。冰雪旅遊、溫泉旅遊、避寒旅遊、民俗節慶旅遊等持續升溫,傳統冬季旅遊淡季的特點正發生改變。


但目前我國大部分旅遊目的地一入冬便進入“休眠”模式,部分景區、酒店甚至關門歇業,造成旅遊資源及接待設施大量閒置。


冬季旅遊產品主要集中為一冷一熱,向北體驗冰雪,感受寒冷;向南避寒,追求陽光沙灘,還有很多地方以溫泉作為亮點。但整體來看,冬季旅遊產品相對單調。那麼冬季的冷資源,如何進行熱開發,進行旅遊產品創新呢?


冬季旅遊:從“冷資源”+“熱開發”進行產品創新


一、現狀分析


近十年來,我國的冰雪旅遊市場增速明顯,冰雪甚至已成為一些北方城市最重要的旅遊資源,但在國內冬季旅遊市場的對接方面,仍存在地域分佈不均、產品多樣性不足等問題。


在地域分佈上,“兩頭熱、中間冷”的趨勢明顯,避寒遊、冰雪遊成為最受歡迎的冬季旅遊主題,而一些中部城市則在冬季旅遊市場上缺乏核心競爭力,差異化旅遊產品開發不足,缺乏地方性旅遊特色。在旅遊產品上,滑雪、賞雪、溫泉、海島等國內主流的冬季旅遊主題產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質化。


中國新一代遊客對差異化、個性化及高品質的旅遊產品,有著強烈且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尤其對於年輕遊客來說,他們渴望更豐富、深入的旅遊體驗,更高品質的服務和更精緻的享受。


二、冬季旅遊產品創新


從市場對接情況看,冬季遊客的消費依然旺盛,尤其對於北方地區冬季溫度較低,戶外活動受限的民眾而言,亟需適合契合需求的冬季旅遊產品。冬季旅遊產品創新,總體來說是各地要分區開發冬季旅遊產品,北方重點構建冰雪旅遊產品體系,南方重點發展避寒旅遊產品,同時全國各地可以適度發展室內冬季旅遊產品。具體如下:


1.是藉助大數據等手段,更好地分析遊客冬季消費行為和消費偏好,以此作為本地新產品開發的重要指導,更有針對性地開發冬季旅遊產品;


冬季旅遊:從“冷資源”+“熱開發”進行產品創新

<<<圖片源於網絡

2.是把握旅遊市場年輕化、散客化的特徵,為遊客提供更多更具個性化、體驗性、參與性的冬季旅遊產品;


3.是結合各地的資源特色,以室內產品為突破口,冷暖相映,即注重室內和室外旅遊產品的組合,如室外冰雪旅遊活動與室內溫泉、SPA康養等的產品組合,同時加大對冬季室內文創、娛樂、體驗性活動及旅遊產品的打造,減小季節對遊客出遊行為的影響;同時通過民俗活動來帶旺當地的人氣,用多姿多彩的不同民族生產、生活、服飾、娛樂等要素的展示體現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例如:音樂會、美食會、歌舞演藝、泡湯水療、篝火晚會、冰雪燈會。


4.是要以產業融合新業態為切入點,依託獨特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旅遊特色資源,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季節特點的冰雪旅遊、溫泉旅遊、避寒旅遊、紅色旅遊、生態旅遊、鄉村旅遊、體育旅遊、康養旅遊、民俗旅遊等冬季旅遊優質產品,同時深度挖掘地域性和民族性節慶中的文化內涵,推出一批具有地方文化傳承、傳統文化展示、歷史文物展覽、科普科學宣教等特色文化和旅遊融合產品,以滿足廣大遊客不斷增長的冬季旅遊需求。



冬季旅遊:從“冷資源”+“熱開發”進行產品創新


5.是動靜結合,即在傳統冰雪體育運動產品基礎上,配套相應購物、美食、休閒等服務,讓旅遊行程張弛有度;要完善道路等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還要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探索個性化需要,為旅遊者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讓遊客感受到“物有所值”。


6.是晝夜交替,即注重冬季夜間旅遊活動,開展燈會、廟會等節慶活動豐富全天活動內容。提升冬季旅遊產品的品質,豐富產品內容和類別,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為旅遊者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讓旅遊者感受到“物有所值”,乃至“物超所值”,以高品質降低旅遊者對於價格的敏感度。


7.是宣傳靈活多樣。在宣傳促銷方面,可以與政府合作,進行有效的宣傳,與市場對接,利用各大網絡平臺(OTA)、節慶節事活動等培育冬季旅遊品牌,提高感召力。


應深入調研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新興旅遊消費人群的真實訴求,開發更加符合年輕一代消費者需求的旅遊產品;重視利用社交媒體,以創新思維開展旅遊推介;加強營銷力度,打造冬季旅遊品牌IP,提高市場認知度和影響力。


冬季旅遊:從“冷資源”+“熱開發”進行產品創新


三、冰雪旅遊儼然成為公眾消費旅遊新業態


當前東北冰雪旅遊及各地滑雪休閒已形成了消費新熱點,冰雪熱為這些地方帶來了大量遊客,不過產品類型仍相對較少,優質供給也有待加強。


要讓冬季旅遊市場“淡季不淡”,必須增加冬季旅遊產品創新,特別是在冰雪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方面,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冬季民俗旅遊產品;完善道路等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冰雪旅遊目的地要提升道路進入性,加強冬季旅遊市場綜合監管,防止欺客宰客等事件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