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當年懟教練,可比現在的小丁“猛”多了,可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運動員是吃青春飯的,不可能打一輩子球,終有退役的那一天;一生的大部分時光不是在球場上度過,而是在賽場下,退役以後還要以當運動員時的經歷為資本闖世界。所以,年輕時的名聲很重要。

小丁現在和過去一樣,“風頭正勁,”區別就在於是過去是“丁外援”,兩屆常規賽MVP,NBA小牛隊(獨行俠)試訓,是地方俱樂部和國籃的希望之星,陽光俊才,滿滿的正能量!現在呢?對自己傷病情況語焉不詳,諱莫如深,讓外界幾年來一直是一頭霧水。與“經紀人”一起遊離在俱樂部之外,人雖然經過兩年多的漂泊回到了俱樂部,可卻與球隊“一牆之隔”自訓,詭異不合常理。更不符合他這個年齡和現役球員身份的是,還時不常地來一個“抽冷子”,深夜發聲,或對俱樂部的決策予以“糾偏”,或由“好兄弟”含沙射影,旁敲側擊。這些懟主教練的“巨嬰”般的言行,像極了當年足壇懟主教練遲尚斌的李毅。

李毅當年懟教練,可比現在的小丁“猛”多了,可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足球李毅,客觀地講,是華夏足壇上的佼佼者,球技一流,常以“護球像亨利”自詡。2005年5月深圳隊主教練遲尚斌因為種種原因被解職,“天亮了”這三個字,是李毅對著攝像機“宣佈”的,沒心沒肺的他還在“天亮了”之後,對著攝像機表情嚴肅地說了另外八個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些話隨著電視機的電波瞬間傳遍了神州大地,將本是基本哪個俱體育樂部都有的內部矛盾公諸於天下,也讓李毅走上了風口浪尖。而深圳隊隊長“大頭”卻從未在媒體前發過聲,顯得情商極高,以至於“大頭”後來在足球圈裡生活得有滋有味。

李毅當年懟教練,可比現在的小丁“猛”多了,可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然而日月如梭,時間了到了2011年,深圳紅鑽對大連阿爾濱隊的一場足協盃比賽,在紅鑽主場惠州奧林匹克體育場進行。在運動員通道,當時的大連阿爾濱俱樂部副總經理遲尚斌與紅鑽隊助理教練李毅不期而遇。沒等遲尚斌說話,李毅一步上前握住遲尚斌的手:“遲指導,當年真不好意思,我當年年齡太小,不懂事。”遲尚斌拍了拍李毅的肩膀:“沒事兒,過去的都過去了。現在你也當教練了,希望你能成為好教練!”

李毅當年懟教練,可比現在的小丁“猛”多了,可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這一幕,不論是畫面還是聲音,都被當時跟拍特魯西埃的央視《足球之夜》記者完整地記錄了下來,並同步播放了出來,讓知情倆人恩恩怨怨的人們唏噓時光弄人哦。

人常說,出來混終究要還的,籃壇小丁如此與俱樂部水火不容,會是明智的選擇嗎?

李毅當年懟教練,可比現在的小丁“猛”多了,可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齊魯男籃,歷史悠久,主教練正值壯年,年少成名,不論是球員時代還是退役後執教,都代表了齊魯籃壇的最高水平。他幾十年來,在神州籃壇有著屬於自己的一片領地,擁躉眾多,根基深厚,有目共睹。一直在籃壇一線活動,這在“94黃金一代”的隊友裡面獨樹一幟,兢兢業業,齊魯上上下下有很大的認同群體。

一個個體與一個組織PK,結果可想而知,為現在和今後計,小丁還是利用有限的運動員生涯,“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在齊魯俱樂部做事像打球一樣聰明,雖然作為運動員年齡有些大,可作為籃球人還是非常年輕的,不要成為不和諧音符,多想想今後,籃球路還很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