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疫情引爆的預付消費風險?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

健身房老闆“跑路”,導致數千元的消費卡作廢;教育機構一紙公告宣佈倒閉,連帶餘額過萬元的課程費“打水漂”……疫情期間,多地頻現預付費消費糾紛。

如何化解疫情引爆的預付消費風險?

預付消費的亂象和風險隱患引發相關主管部門的重視。4月16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進一步加強對髮卡企業的服務和管理,並將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建立異常髮卡企業名單制度。

所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即僅限於在本企業或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兌付貨物或服務的預付憑證。我們平常見到的健身卡、美容美髮卡、超市儲值卡、教育機構培訓卡等,均屬此類。通過發行預付卡,企業或商戶可實現資金回籠,消費者則可享受更大力度優惠。但看似一舉兩得的背後,卻隱藏著諸多風險。商家捲款跑路失聯,消費者卡還在,錢卻打了水漂,類似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

如何化解疫情引爆的預付消費風險?

本就沉痾在身,疊加疫情影響,預付卡風險被引爆。在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下,大量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遭遇經營困境。有媒體引述“天眼查”的數據顯示,因遭受疫情打擊,第一季度就有超過46萬家企業倒閉,其中逾三分之一營業不足三年。而被疫情“撲倒”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正將陣痛傳遞給消費者。中消協不久前公佈,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涉疫情消費者投訴180972件。其中,合同問題投訴量為35260件,培訓服務類預付費糾紛成為投訴熱點。

小小一張預付卡,折射的是市場環境、市場秩序與市場活力。當前,全國各地復工復產都按下了“加速鍵”。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刺激消費,是對沖疫情對經濟影響的關鍵一招。預付卡消費頻頻“暴雷”,一些缺乏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的企業和商家不斷“透支”消費者信任,會對消費環境與消費信心造成嚴重耗損,茲事體大。

主管部門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及時掌握髮卡企業經營動態,建立髮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目的很明確,就是建立起風險處置防範的事中機制,力爭把風險控制於源頭、化解在早期。其中,有兩點很重要:

一是加大幫扶力度,鼓勵髮卡企業增強信心,用足用好各類政策措施,儘快克服當前困難,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維持預付消費循環暢通,儘量避免企業倒閉、循環中斷、壞賬產生;二是建立異常髮卡企業名單制度,凡是跑路的商家,一律納入失信黑名單,實行信用聯合懲戒,全面擠壓其生存空間。由此看來,這不僅是針對疫情期間發生的預付消費風險的應急治理,也是關乎預付消費規範發展的長遠之計。

如何化解疫情引爆的預付消費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更根本的風險防控還在於完善立法。目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主要依據商務部2012年制定發佈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現行管理辦法的適用對象為企業法人,資金存管規定也僅適用於集團髮卡企業、品牌髮卡企業、規模髮卡企業,而服務更廣、數量更多、風險抵禦能力更差的髮卡方——非企業法人的個體工商戶,卻並未納入監管範圍。同時,現行管理辦法對違規髮卡企業的行政處罰設定,主要是限期改正和最高三萬元的罰款,威懾力嚴重不足。因此,即使新的體系性立法短期內無法實現,也應及時對現行管理辦法進行修訂,有針對性地“打補丁”。比如,不論是企業法人還是個體工商戶,實現預付消費備案登記全覆蓋。再如,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完善信息披露和風險警示。

作為消費者,我們要始終牢記:預付卡髮卡方“贈送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在選擇預付消費掏腰包之前,一定要理性審視自己的消費頻率與風險承受能力,千萬別等到商家跑路失聯了才後悔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