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写的指南自己看需要付费?你会为什么知识付费?

前几天“知识付费”被一篇医生新闻报道“看自己写的诊疗指南还要付费?”刷了下眼球。新闻大概内容是一名优秀医生以自己的经历为引子,“他免费参与主编的一部医学类的’临床诊疗指南’,却在需要查阅时需要向发布的第三方网站付费。“用这个实例来呼吁临床指南能全部免费。不仅对医生有极高实际价值,也增加了患者知情权,更让普通患者的医学常识增加学习通道。

指间课堂很为这位医生点赞,为了医学进步,不惜把自己推到风口,可想而知会遇到的一些风波。我们不了解这个事件中涉及的各个收益实际情况,也不能了解实际缘由。但是也让我们忍不住去扒扒这几年的“知识付费”这个热点行业的数据。

从2014年算是知识付费的元年,到2015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0.48亿人,再发展到2018年的2.92亿人,预计2019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达3.87亿人。(数据来源:艾媒咨询)甚至有人预计在2020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达到235亿元。知识付费从2014年至2019年用户数量及产品都在这短短的年内有来爆发性增长,从商业的萌芽的蓝色逐渐变成各种资本的红海。

从自己写的指南自己看需要付费?你会为什么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前五年增长趋势明显

从自己写的指南自己看需要付费?你会为什么知识付费?

部分热点知识付费产品

抓到这波知识付费热点的产品无不是数据暴涨,用户指数级扩增,付费用户量庞大。比如“喜马拉雅”号称用户达6亿,付费会员数已超400万;完成 7 轮融资“知乎”用户数破 2.2 亿,回答数超过 1.3 亿;“得到” APP在近一年平均日活在200万+,仅罗振宇跨年演讲当日新增50万用户;“网易云课堂”中的课程数达4100+,课时总量超50000,内容有涵盖软件、外语、生活、考试教育等十余大门类;“樊登读书会”会员数已超过690万,拥有1700多个分会,还有近300家行企分会。等等这些数据都表明着这个行业的资本、用户热度都在继续暴涨趋势,知识付费的整个行业在蓬勃发展,2.92亿人的大规模市场,已经不能被忽视,巨头的清场的模式凸显。。

在资本市场火热的知识付费,也不是得到所有人认可,还是很多声音会听到:贩卖焦虑、靠“踩坑”长大的用户、内容过剩且参差不齐等等。指间课堂作为支持知识付费方在这些负面的感知里不想做更多笔墨解释,消费真是市场觉得,用户需求是最好的反应。那么算什么催生知识付费?驱动着的整个行业?

从自己写的指南自己看需要付费?你会为什么知识付费?

根据一些互联网数据,调研总结基本以下五点:

1. 移动信息技术进步:手机终端软硬件跟上市场需求,智能机普及;现在流量资费平价化,网络速度提升,从曾经2G到4G,还有逐渐进入眼球的5G,都确保知识付费从软硬件为知识付费做了保障。

2. 移动支付助力知识产品线上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普及,用户从线下转到线上支付习惯养成及途径便捷。

3. 政策支持:政策逐渐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知识付费做了法律依靠。中国义务教育几十年,基本实现扫盲工作,很好的扩大了知识付费潜在需求人群。

4. 中国经济发展,消费结构逐渐升级,知识、文化的GDP随之增长,知识付费乘着消费升级的东风发展壮大。

5. 全民输出内容:移动互联网催生各种新媒体时代,培育着自媒体人,内容生产者大批量出现,各个网络连接,接通着不同领域内容的交互,大量生产者寻求着市场变现。

在指间课堂看来,无论我们在哪个平台上,是因为什么为知识付费, 作为普通网友,想学习就是优秀,就是值得赞扬。也许我们学的是别人常识,也许一些知识不是实际用得上,也许旁人会觉得不值得,也许只是我们抚平内心焦虑的一种自我安慰,但是,那又如何,我们在想更多了解世界,我们希望除了刷着小视频、打着游戏消磨时光之余我们能听听书,看看不一样的见解,甚至学习人家如何售卖知识、产品。

从自己写的指南自己看需要付费?你会为什么知识付费?

摄影师:王宁

赞成知识就是力量!请给我们点赞、转发哦! 欢迎关注“指间课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