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開發開放30年:科創“源代碼”築就張江創新生態“引力場”

中新社上海4月20日電 題:浦東開發開放30年:科創“源代碼”築就張江創新生態“引力場”

作者 樊中華 鬱玫 李姝徵

1992年夏天,上海浦東腹地張江一方17平方公里的區域,成為中國第一個以“高科技”命名的開發園區,從地理上鍊接起浦東貿易、金融、製造的三大點狀佈局,同時從功能上為浦東的飛速崛起寫下“科技創新引領發展”這行至關重要的“源代碼”。

正如同代碼目不暇接的演進,28年後,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富集的科創生態和彬彬濟濟的人才,張江正在擔負起全球創新策源地的使命,向世界詮釋其作為“科學城”的要義。

“張江的功能定位建立在浦東立足全國、面向全球、面向未來開發開放的重要背景下,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富有前瞻性地開始發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軟件三大產業。”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侯勁回憶說。

與這些面向未來的高科技產業同時期進入張江的,是一批科研實力雄厚的科研院所。產業與科研“兩條腿走路”,是張江秉持“高科技”之名獨一份的創新。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就在那時從浦西遷移至此。離開了舊址近半個世紀發展形成的科研氛圍,浦東新址又“周邊什麼都沒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坦言當時“有點忐忑迷茫,又覺得充滿希望,堅信應把研究所的發展融入到浦東開發開放的大環境發揮作用。”

陳凱先介紹,藥物所來到張江,一方面推動中科院與上海的合作愈加緊密,最終帶動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學等落地張江,另一方面藥物所有更大的空間建立起一系列研究中心,藥物研發體系日趨完善。

科學先行,成為產業發展的引航燈。華領醫藥董事長陳力曾就職於美國羅氏製藥,於2003年將羅氏製藥研發中心引入張江,因為“當時到張江一看,做醫藥研發創新的基礎設施都在這裡了。”

如今,張江聚集了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為主導的三大產業集群。累計獲得新藥逾50個,在研新藥品種逾400個;全球芯片設計10強中有6家在此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而張江人工智能島作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是唯一的“AI+園區”實施載體。

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標杆企業紫光展銳CEO楚慶稱張江“就像有地心引力一樣,一步步走進來,越發展越離不開。”

“信息產業非常複雜,沒有一家企業能獨立打造整條產業鏈。而在張江,產業鏈從最上層的智能操作系統、硬件、芯片設計等到最下層的化工材料廠商,總共穿透了7層,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鏈最完整的地方。”楚慶解釋。

科創生態是“磁石”,更是激發創新的“沃土”。

在張江作為自貿試驗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優勢加持下,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藥業(中國)有限公司參與和推動了中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制度的試點工作,實現了中國藥品管理的革命性變革。

和記黃埔醫藥則因此得以將其本土研發的首款抗癌創新藥呋喹替尼迅速推向市場,並於去年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我們2002年帶著‘要做中國自主創新藥’的想法來到張江創業,成為自貿區制度創新的受益者,”和記黃埔高級副總裁崔昳昤說,張江是創業者的“福地”。

智能醫療科創企業森億智能聯合創始人馬漢東解釋在張江創業的原因:“一是公司發展需要具備醫療、人工智能技術背景的綜合性人才,張江是非常難得的能找到這類人才的地方;二是我們與主要客戶只有50米距離,非常方便。”

“我們要把創新的源頭根植在這裡,讓頭部企業帶動更多小生態和垂直生態的形成,讓更多企業成長起來,形成真正的溢出效應。”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濤告訴中新社記者。

在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印傑看來,張江的發展是在建立一個科技、產業與教育融合的地方。

“開始的5-10年,張江建起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設施、新藥創制大平臺等一批科研設施;在此基礎上,上海科技大學等研究型大學得以成立,輸出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人才;第三步則正好圍繞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獲得進一步發展。”印傑說。

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吳強指出,張江科學城圍繞強化科技創新策略功能,努力實現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從無到有的跨越,正朝著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穩步邁進。

對此印傑充滿信心:“未來五年這裡還會有一批科學設施建成,再加上覆旦、上海交大等高校,幾平方公里可能就會容納幾萬名科學家和教授,張江的未來不可限量。”(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