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农村赶大集走向没落,农村人口减少是其一,关键问题在这里

欢迎阅读“湘妹子小霞”的文章,之后会持续分享更多“三农”有关的高品质内容,想了解更多,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本文分享:为何曾经热闹的农村赶大集会逐渐走向没落?农村人口减少是其一,关键问题在这里。

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对“赶过集”并不陌生,“湘妹子小霞”生活的湘西地区,就有每5天赶一次大集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少县城和乡镇至今保留。农村的集市不同于城市里面的商圈,大集主要售卖的都是农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东西,没有城市的奢侈品,都是很朴实的东西。

热闹农村赶大集走向没落,农村人口减少是其一,关键问题在这里

最近这几年发现,曾经热闹非常的赶大集,现在越来越萧条了。真的是农村常住人口减少这个影响吗?其实影响农村赶大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湘妹子小霞总结了以下几点:

①农村常驻人口越来越少

。每次过完年,年轻人都跑进城工作去了,大批农民工大量往城里跑,农村生产的物资自然就少了,人气也会变少,所以农村大集上卖的东西少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导致很多农村集市过年那段时间才是非常火热。

②通过赶大集购买的物品,日常也能买到。大量的人都跑城里居住了,虽说他们还是农民,但是已经在城里有房子了,平时不管是为了小孩上学还是过好日子,都会进城,城市化是一个趋势,所以也导致了农村在集市的萧条,毕竟城里的物资更加丰富,大家更愿意进城购买。

③农村大集上卖的很多东西,没有质量保证,虽说相对便宜,但是质量不是很好。而且老农民也不会砍价,很多老农民容易花较多的钱买到次品,经过一两次之后就不想去赶集了。

但是,很多地方的大集开放,还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因此大集虽说没落,但是不会很快走向衰亡。湘西地区就是如此,每逢大集开放,附近农民拿着自己家种的蔬菜、以及其他农产品售卖,也有一些做生意的农民,在外地进货,在卖给本地人。大集是农村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在农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热闹农村赶大集走向没落,农村人口减少是其一,关键问题在这里

农村的大集作用多,但是弊端也很多,这些弊端,成为影响农村大集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有很多人因为这些弊端,不太愿意去赶大集了,导致农村赶大集越来越萧条。

①农民大集脏乱差问题

农村的大集,基本上没有专业的管理机构,因此在大集上,卫生问题成为了一大问题,特别是在蔬菜售卖点和一些小餐馆,菜市场是大集上人最多的地方,农村的菜市场总让人觉得拥挤、不干净。早上的时候可能还好点,到了下午收摊的时候,只剩下遍地的垃圾。在夏天的时候,垃圾上苍蝇乱飞的现象也常见。

餐馆的卫生也很难保证,因为大集上的餐馆一般比较便宜,从业者很多是个体工商户,没有时间也没有很多的精力把餐馆卫生搞好,且由于缺乏监管,导致餐馆老板即使违反了卫生管理制度,也可能不会受罚,这也进一步成为大集脏乱差的原因。

②农村大集交通拥堵问题

大集上小摊贩占道经营的问题很常见,因为占道经营,因此交通拥堵也时常出现,现在农村购买小轿车的人也多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农村大集上就会出现交通拥堵的问题,车辆有时候堵上几个小时都出不去。

③集市上的食品安全问题

因为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对于食物的要求不高,因此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盛行。例如雪碧换成“雷碧”,娃哈哈换成了“娃哈娃”。不仔细看的话,真的分辨不出来。

除此之外,过期食品、三无产品在农村的大集上也很常见,这些食品安全问题让人担忧。

热闹农村赶大集走向没落,农村人口减少是其一,关键问题在这里

④大集上“宰客”的问题

农村的大集上的“宰客”问题很多人都反映了,特别是旅游景点附近的集市,一碗面卖给本地人是10块钱,卖给游客可能就是15元,土特产更是批着“土”的外衣,实际上就是从城里进货,到了农村摇身一变成为土特产再加价卖给游客。

上面这些弊端,大集上近年来越发显现出来,很多老农民表示,没有重要的事情不想去赶大集。农村赶大集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那么农村大集的未来发展可能受到阻碍。

对于农村赶大集,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