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背痛,不一定是腰肌劳损,4大疾病要区分

腰肌劳损是慢性下腰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以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和筋膜的慢性损伤。

包括了腰背筋膜炎、腰 3 横突综合征、棘间韧带损伤以及腰痛广泛不固定而活动基本正常的积累性腰肌劳损。

也有称为功能性腰疼。

这种疾病发病的人群比较广泛, 不仅可见于重体力劳动者,也常见于都市白领、出租车司机、学生等, 而且一旦患上以后就不太容易痊愈, 时常发作。


腰酸背痛,不一定是腰肌劳损,4大疾病要区分


自我诊断要点

1) 病程长, 无明显伤史, 多发生于长期弯腰慢性积累的创伤, 或因急性扭伤治疗有反复, 不彻底而引起;

2) 疼痛症状时轻时重, 严重者须持拐行走, 在休息、加强腰部保暖、 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姿势后可使症状减轻。 但是遇到劳累、天气阴雨等, 受风寒湿影响时则症状加重。

慢性腰肌劳损腰痛的主要表现为休息痛, 即夜间、 清晨腰痛明显, 而起床活动后腰痛渐渐减轻, 若过度疲劳则疼痛加剧;

3) 容易扭伤导致肌痉挛,常表现在棘突两侧,臀肌或两侧,压痛点广泛, 以棘突两侧, 腰椎横突及髂后上嵴为最多见;

4) 疼痛一般不向下肢放射,直腿高举试验阳性, 也可以阴性, 但踝反射阴性, 亦无伸拇肌力障碍;

5) X 线片表现为脊柱生理弯曲变直等, 肌电图及脊髓造影对本病无诊断意义。


腰酸背痛,不一定是腰肌劳损,4大疾病要区分


注意鉴别的疾病

1)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有典型的腰腿痛症状兼伴有下肢放射性痛、 腰部的活动受限、 脊柱侧弯和肌腱反射消失、 皮肤感觉障碍等神经根受卡压的症状;

2) 腰椎的结核病, 有低度发烧、盗汗、渐渐消瘦等全身性症状。血液检查, 血沉降速率加快, X 光线检查可发现腰椎骨质被破坏甚至发现脊椎旁有阴性囊肿;

3) 增生性脊柱炎( 骨刺) , 常发生在四十五岁之后, 长期腰酸痛牵引大腿、 小腿的外侧疼痛, 时好时坏, 休息后有所缓解, 行走或背负重物时有酸痛加剧的现象, 脊柱可有叩击性疼痛。 X 光线检查可见腰椎骨钙质沉淀和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4) 陈旧性骨折伤, 病人常有急性外伤病史, 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障碍。 X 光线检查可发现椎体被压缩或附近有骨折的现象。


腰酸背痛,不一定是腰肌劳损,4大疾病要区分


腰痛急性期的对策

腰痛发作的时候,应该注意适当的休息,避免久坐久站。

同时注意保暖,寒冷会影响肌肉的循环,加重肌肉的痉挛而加重疼痛。最理想的是找到就近医院正规系统地做检查、诊断、治疗。

去医院是最安全的选择,随便找个地方按摩可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为如果不是腰背肌筋膜炎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而是腰椎间盘突出甚至是脱出,或者神经方面的,或者肾脏本身的问题引起的腰痛,就可能延误治疗时机,甚至“治”出更大的病来。

没有便利条件,或者疼痛不是特别严重,就可以在家自己热敷,通过热作用促进局部肌肉的循环,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如果疼痛很剧烈,活动的时候觉得腰部没有力量发软,可以选择戴上合适的腰围,一是可以通过保护尽快缓解疼痛,二是避免腰肌力量薄弱的时候活动造成新的损伤。

但是要注意,腰围只能在应急的时候戴一段时间,疼痛缓解了之后,一定要摘下来开始练习,不然腰部总是依赖腰围的支撑和保护,腰部本身的肌肉就会因为得不到运动而越来越差。


腰酸背痛,不一定是腰肌劳损,4大疾病要区分


工作生活中的保护

坐姿:坐着的时候,弯腰驼背是错误的。

会增加腰背部脊柱的应力,让背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牵拉的疲劳状态,而且不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

坐着的时候,应保持上身尽量正直,不要弯腰含胸,长时间坐着的时候可以在腰部后面垫一个小垫或者一卷毛巾,帮助我们维持腰椎正常的生理前凸,保持良好的姿势。


腰酸背痛,不一定是腰肌劳损,4大疾病要区分


站姿:站立的时候要有意识的收腹,可以防止腰椎的过分后仰,压力太大。

必须长时间站立的时候,可以稍稍屈一点膝关节,就可以让骨盆稍微前倾,减少腰椎的压力。


腰酸背痛,不一定是腰肌劳损,4大疾病要区分


弯腰工作:工作的时候如果必须弯腰,可以在弯腰的同时膝关节也弯曲一点,通过弯腿降低身体的高度,腰就不用弯得那么低了。

过分弯腰会加大腰椎压力,过度牵拉腰背肌肉,很容易疲劳受伤。

如腰肌劳损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可以到疼痛科就诊。

进行相应肌肉的松解,比如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调衡针灸技术,神经阻滞治疗,小针刀等,并配合姿势矫正,腰背肌的拉伸锻炼,增强腰背肌的力量,预防腰肌劳损再次发作。

腰疼的运动康复,练习瑜伽,太极拳等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还有健康饮食习惯!

#湖南医聊超能团# #健康科普排位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