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充斥着世界多国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的新闻。例如,作为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国的越南,已经于2020年3月24日起禁止大米的出口。中国的西部邻国哈萨克斯坦也于3月22日起限制出口包括面粉在内的十一种农产品。俄罗斯则宣布将从4月1日至6月30日,对除欧亚联盟外的国家和地区,实行谷物出口限额,出口总量不高于700万吨。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相继宣布禁止或限制粮食类农产品出口。在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这类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诸如“粮食短缺”之类的消息也在网络上不胫而走。

虽然国家通过很多渠道解释我们的粮食供应没有问题,网络上“囤粮”的声音不断,虽然有很多文章进行了说明,然而由于很多人都生活在城市里,对农村和农业没有直接的认识,所以还是不能打消很多人的顾虑。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先说说大的方面,由于本人喜欢自驾游的原因,对地理也比较喜爱,咱们以小麦种植区为例,中国最南端的小麦种植地区应该是湖北的荆州,从荆州到南阳,过平顶山、漯河、周口、商丘,再到山东的菏泽、济宁、泰安、济南、最东边我只走到淄博的博山青州,这一路几乎没有山地,一望无际的麦田,再从郑州到安阳到河北的邯郸、石家庄、保定,也是中国的大粮仓,这一方土地也是古中国说的“中原”,也就是说的“中原熟天下足”。


与空洞的文字和抽象化的数据相比,最真实的图片和亲身感受或许是完全不一样的。


清明节,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在农村拍摄了大量的图片,相信大家看完以后或许会有一个更为感性的认识。


我所在的地方属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我的祖籍是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都是标准的农业大县,以民权县为例,土地面积12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万亩,小麦种植面积往小的说也有80万亩,现在种植、灌溉、收割都很方便,亩产按800斤计算,民权县小麦总产量为64000万斤,每人平均消耗小麦按200斤计算,民权县90万人,全年消耗18000万斤,仅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不到,剩下的产量支援别的省份,这样计算还不包括夏粮、副粮和副食。现有阶段想饿死都难。你品,你仔细品。


清明节期间笔者和同事驾车走访了民权县的程庄镇、北关镇、庄子镇、褚庙乡,路边的几十个玉米收购点随意堆放着大量玉米,随便一个收购点就有几百万斤,如果不做酒不饲养牲畜,仅仅人消耗殆尽不知道要到何年。


在笔者所在的商丘地区有两家中储粮单位,夏邑县和宁陵县,他们的小麦存储量和贷款数额我没有得到一手资料,不敢妄加评论,以宁陵县中储粮为例,每到夏粮收购的时候,根本没有了以前农民拉地排车交粮食的场景了,那个场景已经是历史了,现在全部是半挂车,排队达几公里到十几公里以上,场面震撼,有人说中储粮有猫腻,不排除,我敢说大的问题没有,毕竟是国家的战略储备,乌巢守将淳于琼的酒量和迷糊不是每个人都敢有的,即便有,也要承担淳于琼的下场。


对于中国,进口最多的是大豆,中国大豆储备量是国家级机密,你知道为什么中美贸易战打了一年食用油的价格波动不大的原因了吧。


有人疑问现在的土地没有人耕种,现在的土地大量荒废,从以下几个方面我进行解答。


1、人员架构。不回避地讲,现在种地的农民年龄偏大,多半是60岁以上的老人,但是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对家庭的眷恋比任何民族都强烈,每到小麦收购的时候,在外打工的农民如果不是太忙,就像过节一样到家里看看,哪怕是看着收割机收割,不错过和老人孩子团聚的机会,种地和收获倒成了其次。


2、再说说道路。目前农村的道路非常的好,主干道路都已经是柏油路、支干路都是两车道的水泥路、农田之间是单车道的水泥路。大大方便了运输。


3、我们再说说水利。我记得小时候,我们那边(山东单县)每年夏天都要旱一次、涝一次,对农业影响很大,但是从前的情况来看,基本不太可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在我所行走的这段路线上----民权县老城,大概2公里左右就有一个水站,用来灌溉和泄洪的,水站都非常标准,有专人负责,运行正常。水管出口就在地边,你负责插卡付电费就可以了没有了旱和涝,粮食生长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4、或许有人担心:现在种地不赚钱,还有人种地吗?有没有土地闲置着?通过我的观察,目前还不存在土地闲置的情况。在农村,非但没有闲置的土地,甚至连房前屋后、路边、滩头都种满了各种农作物。现在的农村村里种植大量耐旱、生命力强的油菜花,所以现在你再去农村有油菜花的映衬感觉漂亮了很多。


5、整合。去城市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大量的土地进行了整合,租给种粮大户,据笔者几天的观察,每亩地租金从100到1000不等,地块越小租金越低,反之就高,当年主席的土地改革、邓公的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及以后的土地在整合,无不反映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说白了就是在哪山唱哪歌,什么时代做什么事。


借用《察今》“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察一隅而知天下吧。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灌溉比原来方便了很多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插上电卡,放好喷头回家吃饭后,正好浇透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边浇地边撒肥料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那边浇地这边可以聊天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陇海铁路边的麦田,大块地是麦田,小方的种油菜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黄河故道的麦田,贫瘠的土地种植油菜,一点也舍不得丢弃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两个老人在浇地,后边是郑徐高铁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以下为原来的图片,双塔乡,收割机和高铁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开封兰考和新乡封丘交界地的黄河滩,几十万亩的大粮仓,唯一的遗憾部分土地要冒着夏天小浪底调水调沙被淹的风险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民权县有神人助、双龙、庄周等好几个大型面粉厂,他们的面粉主要销往南方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小麦质量层层把关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即便回家也是看客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老汉的身后是十几万亩的优质麦种基地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丰收的田野,希望的田野

没粮荒,却有“粮慌”?我们粮食没有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