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貓,真的只是虐了一隻貓嗎?

最近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山東理工大學範某和同伴在兩個月時間內虐殺了80多條流浪貓,並且在網上以20元的價格販賣虐貓視頻。

虐貓,真的只是虐了一隻貓嗎?


被網友舉報後,該男子表面上發表了致歉聲明,但是隨後繼續與網友對罵,還聲稱要繼續虐貓要和大家對著幹。

虐貓,真的只是虐了一隻貓嗎?

致歉書


虐貓,真的只是虐了一隻貓嗎?

隨後又跟網友懟起來


隨後學校開除其學籍,並安排心理醫生對他的心理問題就行輔導。

所以,虐貓真的只是虐一隻貓,與你我無關嗎?

並不是,一個能夠在虐待動物中得到強烈快感的人,絕對不可能如他自己所言會成為“一個愛惜動物的人”。

虐待動物一旦變成常態,會在心理上成癮,許久不做就會渾身難受不舒服。

就如同該男子後續在網上叫囂的一樣:國家沒有虐待動物的法律,警察也不能把我怎麼樣,你們這群貓奴又能把我怎麼樣!!

虐貓,真的只是虐了一隻貓嗎?


不僅沒有絲毫悔改的心,還用虐貓來威脅大眾,最後還說會弄死幾個貓奴,由此可見,他的心理已經變態到何種程度了。

如果迷戀上這種感覺不能自拔,就會不斷學習剝奪生命的各種技巧,逐漸積累經驗,變得越來越熟練。

更可怕的是,虐待動物的,不止一個人。

他們可能是一群人,通過社交平臺交流虐待動物的經驗,利用各種社交平臺聚在一起。

去年理工大學有一位這樣的同學,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上傳虐狗圖片,還有語言描述:“三下就能把狗頭打碎。”

虐貓,真的只是虐了一隻貓嗎?


後來該同學被學校退學。有記者曾潛伏在虐待動物的群裡,直接在群裡交流說“買到了噴槍,準備晚上吃燒烤。”

還會在一起分享如何才能搞到更多的流浪動物。

虐貓,真的只是虐了一隻貓嗎?


看到這些讓人後背發涼,甚至覺得毛骨悚然。

或許,他們已經不是在虐待動物了,如果有一天可能也會虐待人。

國外大量研究表明,虐待動物和每一種暴力犯罪,都或多或少的關係。

犯罪紀錄片《別惹貓咪:追捕虐貓者》中,就記錄了一個真實的虐貓殺人案。

虐貓,真的只是虐了一隻貓嗎?


最開始是神秘人物將殺死兩隻小貓的視頻上傳到網絡上,整個互聯網都轟動了。這也引起一群業餘網絡偵探的興趣,開始聯手追蹤發佈者。

在這場遊戲中,被鼓勵到的兇手發佈了更多令人不安的視頻,直到最後,他選擇了殺人碎屍。

在美國聯邦調查局用計算機分析連環強姦犯和殺人犯時,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童年時曾虐到動物。

也許很多人想問:這種心理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除去先天的形成,家庭教育要承擔大部分的責任:

第一, 忽視生命教育

孩子在幼年時會撕掉蝴蝶的翅膀,會將蟲子踩死等等,這並不是孩子殘忍,而是他們好奇。

如果在這種時候家長都能及時引導孩子尊重生命,讓他們懂得失去生命的痛苦,引導孩子們喜歡小動物,這樣就會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從而不會傷害小動物。

第二,缺乏關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果父母給到足夠的愛,通常孩子會變得自信,也懂得如何去愛;

如果孩子長期被冷落,得不到足夠的愛,他們從內心就會覺得世界冷酷無情,失去愛人的能力,極容易出現性格障礙和精神扭曲。

沒有被溫柔對待的人,自然也會喪失基本的憐憫之心。

第三,被暴力對待

暴力犯罪的大多數也遭受過暴力對待,也就是說,有過被虐待的孩子,未來更容易變成虐待狂。

孩子性格的形成,最初是與家庭密不可分的,甚至密切相關。同情心、愛護小動物這些都是身而為人的寶貴品質。

虐待動物的背後,折射的是一個人的性格和缺陷,不要以為這是傷害了動物,與我們無關。我們反對虐待,就能從中受益。

再者,貓貓狗狗這麼可愛,怎麼捨得傷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