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改造,當學白城

走進新時代的老城改造,追求的不僅是速度,還有質量。高質量改造老城,無疑是各地的普遍選擇。而白城市,則從一開始就瞄準了老城改造上等級,切實讓居民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這是一個值得崇尚的好做法,老城改造不可走老路,更不可不講究質量而草率應付,經不起時間和民心的檢驗。

老城改造,打造宜居環境,永遠是人民的最愛。一座城市的美麗,離不開城市精細化管理,為了提高市民的舒適感,達到“天天是新城”的目標,白城市城市管理部門下足了功夫。而老城綜合提升改造亮化工程的實施,則點亮了該市的街道和樓群。在使城市的夜晚更加璀璨的同時,也讓市民的夜間出行更加便利。走進新時代的白城市加強老城改造的生動故事,充滿著為民造福、優化居住環境的硬核,可謂亮了城市,也亮了人心。

“如今的白城,可謂今非昔比。不僅小區變花園,街道變寬變平坦,最主要的是夜晚走在街上,隨處可見亮化工程帶來的美感,路燈也比以前漂亮了,就連小區裡也是燈火闌珊。每逢上下夜班,一路燈景美不勝收,特別有安全感和幸福感。”這是在醫院工作的居民藺敏華對《吉林日報》記者發自內心的講述,白城市老城改造真的是接地氣,順民心。吉林省西部之城白城,自然條件、經濟條件這些年改善比較大,老城改造底氣足,抓得也很到位。

比如: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老城改造不僅進程加快,管理與服務也在強化。在白城市區的大街小巷,人們可以看到洗掃車、霧炮車、灑水車等大中小型機械裝備,對主次道路實行“定車、定時、定標”制度化精細化作業。機械化的清掃模式,既減少了道路揚塵情況的發生,也提高了清掃效率,環境衛生保持整潔,道路乾淨順暢,居民們都十分滿意。這就是白城市實行老城改造,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好處。

筆者注意到,白城市改造老成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不留死角,應改必改。明仁街道通業社區佳居園小區居民杜景增老人,對於這幾年家門口的變化頗有感觸。他說:“我們這是老小區,設施很陳舊。以前沒有物業管理,說是‘髒亂差’一點也不為過。老城改造之後,小區進行了全面治理,衛生有人打掃了,現在連城市‘牛皮癬’都不見了,你說能不高興嘛!”沒有物業管理的老城一角,如此受到重視,很快煥然一新,居民們感觸至深。

目前,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舊區在一些大中城市,甚至在小城市、小城鎮,還沒有絕跡,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上檔次。作為老城改造的賭點、痛點、難點,沒有物業管理之處顯然會成為死角。這是值得關注的民生大事,必須排查整治,有效改造。老城改造,當學白城市。只要當地黨委、政府認真抓,就會像白城市那樣不留死角,全面推進老城改造。(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