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提升免疫力的5方法。

隨著國家積極的防控、一線英雄們的努力,疫情的烏雲逐漸散開。然而我們依然不能放鬆,甚至更需要提高警惕。這次疫情我們發現,自身免疫力是對抗外在疾病威脅的重大武器,尤其是老年人與青少年人群,免疫力的短板更加明顯,提升免疫力至關重要。接下來分享5個改善免疫力的理念與方法,歡迎轉發私聊。

疫情後,提升免疫力的5方法。

技巧一:免疫力的提升禁忌-突然的大強度大力量訓練。免疫力的提升是一個先下降後提升超過原始峰值的過程,其部分過程如下圖。

日常運動訓練較少的人群,因為某個刺激或者突然參加某項大量或者大強度運動,會導致身體堆積大量乳酸、產生運動損傷,甚至橫紋肌肉溶解導致“尿血”的產生,從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極其容易生病等情況發生。因此要避免突然的或者斷崖的訓練或者運動接入。


疫情後,提升免疫力的5方法。

免疫力運動變化圖


技巧二:長時間沒有運動或者運動不足的人群訓練方法的優化。首先增加運動時間,在原來訓練的基礎上,將原來運動的時間量提升20%,持續1個月(根據每個人的本體感受,可以適當修改這個時間)。然後,每週的訓練次數增加1次。當提升到每週3到4次,每次1個小時的充足訓練且機體感受良好的時候,基本就達到了健康體適能狀態,與此同時,失眠、焦慮、睏乏等不良亞健康狀態會有明顯改善。

技巧三:有氧訓練還是力量訓練?每當有人開始減肥或者優化體能的時候總會有一個問題困擾,是進行有氧訓練還是力量訓練?這個問題答案很多也是各有利弊,我個人建議,如果一定選一個的話,那麼就是有氧!!!任何運動都會用到心肺,然而如果直接進行大力量訓練,對心肺的衝擊會更大,嚴重了可能產生猝死,這種情況在我的健身生涯中也經常聽到同行提起。另外,力量訓練對身體的肌肉控制、協調要求較高,否則容易導致器械脫手砸傷自己。

疫情後,提升免疫力的5方法。


技巧四:什麼是有氧訓練?如何判斷?我們啟用一個大概的自身感受的量表,當你在運動時,說話急促、略有困難的時候,這個時候基本就是有氧與無氧的分界線了,因此進行有氧運動可以選擇任何運動,只要強度能讓呼吸順暢即可。其實有氧跟無氧的差距在訓練中很難判斷出,沒有辦法說哪個動作是有氧,哪個是無氧,簡單的說,當某個動作訓練需要的能量有氧氧化分解的糖類無法供給時,就需要無氧分解能量,涉及到了三大供能系統後續我們詳細講解。

技巧五:開展運動的注意事項-熱身。大部分的運動損傷主要是因為熱身不足。熱身充足需2個方面,其一時間足夠,每次熱身時間不少於20分鐘,其二熱身動作,所有的動作都可以作為熱身動作,但是要將其速度、強度、難度降低,讓自己3s內能夠輕鬆的完成一個動作即可。

免疫力的提升可以通過優質化的飲食跟運動得到提升,但提升的過程需要注意,根據其科學變化規律進行訓練即可。每個階段維持一個月左右,讓身體充分適應運動強度後,再進行下一個強度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