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俪到高晓松,大红背后竟是如此简单的逻辑

从孙俪到高晓松,大红背后竟是如此简单的逻辑

图片|网络

真想要千古的名声

作家最终靠的是好文章

演员最终靠的是好演技

作家冯唐在一本书中反复提到庄子的一句话:夫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什么意思呢?就是水聚集的不够深,它是没有力量去承载一艘大船的。

庄子的这句话很具智慧。

水其实就是人,水面上所承载的大船是我们能力的外显。

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某个人好像突然就做成了一件很牛掰的事,比如在娱乐圈,我们常常感叹有些演员似乎是「一夜成名」。

事实上,「一夜成名」只是一个状态,背后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前几年有一部很火的戏叫《芈月传》,这部戏放映的同时,各大卫视频频播放孙俪参演的影视作品,又是《甄嬛传》、《辣妈正传》等。

当时真是感叹:这个叫孙俪的演员怎么一下子拍了那么多作品呢?

后来上网看了资料,发现孙俪早在2001年就已出道,2003的《玉观音》让她小红了一阵,直到2012年的《甄嬛传》才让她广为人知。

从01年到12年,孙俪走了11年,用实力走出了家喻户晓。

《芈月传》大火的时候,网上流行一个段子。孙俪当年拍玉观音片酬是5000一集、拍甄嬛传30万一集,拍芈月传她的片酬涨到了85万一集。

很多人说,给我85万一集,我也拼命背剧本。


从孙俪到高晓松,大红背后竟是如此简单的逻辑

图片|网络

就像我在上篇文章所分享的那样,生命的本质是交换。你想要某种东西,不管是财富还是名声,一定是你拿另一种价值相当的东西去换。

可很多人都把交换的逻辑弄反了。

不是因为得到,所以付出,而是因为付出,所以得到。

《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的时候,有网友爆料称:她三部戏的片酬差不多到了1.7亿,吃瓜群众又惊又叹,但鲜有人黑她。

孙俪所获的财富与名声,是二十年来积累的结果,是演技不断磨练、心智持续成长的结果。

她曾说:除了在拍玉观音时休息了三个月,十几年来几乎没休息过一天。

所以有些演员的高片酬观众就很买账,有些演员即便片酬拿的不高,也会被吐槽。为什么?贵永远不是问题,只要存在相符合的价值。


从孙俪到高晓松,大红背后竟是如此简单的逻辑


图片|网络

之前看到一个观点: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一名作家,最基本的门槛是5000本书的积累。

不管这个观点是否精确,它至少告诉我们一点:成长必然是积累的过程。

当时我很震惊。如果一年读500本书,那这就是10年的过程,一天大约1.4本。要知道在全民阅读的北欧,人均阅读量才不过是一年24本。

当时我不太相信有人可以一年读五百本书,但很快我的认知就受到了重创。

日本有个书评作家印南敦史,他写了一本书叫《快速阅读术》,这个「变态」竟然一年读700本书,差不多一天两本,丫还有时间写书评。

再后来我就一次次被刷新认知,关注的越多,你会发现这个领域的大神也就越来越多。

自媒体时代,信息如繁星,一个好学者一年很可能干掉一个古人一生学富五车的容量。

一个以写书评(或者写作)为生的人,很可能年阅读量是500-1000本,这只是书籍,还不包括其它。即便是一个运营公号的不知名写手,两天读完一本书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很多人都看过一个节目叫《晓说》,其实就是一个胖子整天在叨逼叨,关键是人还巨难看,可为什么收视率居高不下呢?

博学一定是高晓松最大的亮点,他曾经说过:在他们家,硕士生就是文盲一样的存在。

所以在节目里,不管是天文地理、历史人文、亦或是音乐影视,他都能给你娓娓道来,看不懂的觉得是丫整天拿一扇子装逼,看明白的才知道那是实力背后的云淡风轻。


从孙俪到高晓松,大红背后竟是如此简单的逻辑

图片|网络

我不知道高晓松截止到现在读了多少书,但一定很多很多。

只有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才可能达到融会贯通。

你不能只看到一个文艺青年游游山玩玩水,靠一张嘴逼逼就把钱挣了。其实每一个成功的人,他们背后的努力都和你我的努力如出一辙,大家都会觉得坚持是一件很苦逼的事。

关于成长,人们总是高估1-2年之内的变化,而低估5年之后的变化。

我曾以为我一年读一百本书很牛逼了,有这些储备,写出来的文章凑合能看吧,但后来发现:其实是无知者无畏而已。

当你遇到真正的高人,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垃圾。

人不能总是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要知道: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有用,真正有用的是你要比别人强很多。

《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从孙俪到高晓松,大红背后竟是如此简单的逻辑

图片|pexels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提出过十年定律,他在研究国际象棋时发现: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不管是一万小时定律还是十年定律,都告诉我们一点——成功没有捷径,积累才是王道。

孙俪用11年火遍了中国,高晓松从1996推出《青春无悔》到2012打造《晓说》,用了16年,还有诸多成功的案例,都是积累的结果。

当你在一个领域积累的足够多,苦逼自然就变成了牛逼。

祝你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