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毕业生都不愿出省读大学

这是我前几天在悟空问答上看到的一个提问,题主说:“这些年来,发达省份的高校录取分数持续走高,很重要的原因是本省的学生都不肯出省,只填报本省的大学,什么原因?”

作为一个江苏人,对于题主说的这种情况,是深有体会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用一个“都”字来表示,好像有点绝对,要分情况看待。

其它两省因为不太了解,所以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江苏考生的情况。


为什么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毕业生都不愿出省读大学


江苏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其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我们都知道,经济是教育的基础,经济发达地区多重视教育,再加上江苏省会——南京,有着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就使得江苏发展成为了一个位于全国前列的教育大省。

江苏拥有公办本科院校52所,其中:

“985”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211”9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军事院校4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

中外合作办学2所(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

此外还有民办本科院校29所,专科院校百余所,共计高等院校166所


江苏的这些丰富的高校资源使其成为了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列第三的一个教育省份。而南京,作为江苏省会,一个崇文重教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汇聚了全省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江苏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教育,用于课外提优、补习的费用,仅3年高中,二三十万基本是有的。

江苏正是由于自身这种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发达的经济和宜居的地理优势,使其吸引了大量各地英才,使得江苏的师资雄厚,基础教育做的很好,并且这个结果也得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认可:“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

这种现状,本省自身更是一目了然、了若指掌,所以,江苏孩子的实力也倍受认可,于是,省内一些企业在同类学校中倾向录用本省自己的孩子就形成了一种趋势,而省辖13市区的孩子也因为习惯了这个长期生活的环境而不愿远离家乡,所以,去省会南京或者苏南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就成了江苏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心愿、最大的梦想。这就是江苏孩子喜欢填报本省院校,而导致南京高校分数持续走高的最根本原因。

但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需要看考生的分数。目前,在多数国人的眼里,综合性的“清北复交人”,适合走科研路线的国科、中科,以及北京、上海两地的大学都仍是最具吸引力的,当然,这对于江苏考生也不例外。


为什么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毕业生都不愿出省读大学


南京最好的大学是南大和东南,每年报考位次在2000-2500左右,如果考生的分数段正好在这个区间或者超过的有限,那么,这两所大学肯定是首选,皆大欢喜;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达到了第一梯队那几所院校的分数线,那么,大部分人还是会考虑出省去北京上海读“清北复交人”这种最顶尖的大学;但如果分数只够省内“211”而出省却可以去读偏远地区的“985”,很多孩子就会三思、慎行。鉴于这种状况,以致近几年省内好多“211”分数线都超出部分地区“985”的分数线。

2018年儿子的两位优秀同学,一个南京本地的,一个苏北的,两个孩子都考了405的高分,当年的位次是294名,因为当时出省只能选择上交的提前批和国科、中科,这二位同学同时选择了放弃,最终去了南大。但2017年有个苏北老乡,就选择了上交提前批,所以,凡事都不是绝对。


为什么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毕业生都不愿出省读大学


苏南考生留恋家乡的程度要大于苏北的孩子,毕竟他们拥有更加优越的地区优势,已经习惯了有山有水、空气清新的那个宜居城市,除了自己家乡和省会南京,能吸引他们的可能也就只有上海了;而苏北孩子除了首选省会南京外,其他城市的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苏南地区的孩子,他们一般会按照“985-211-普本”来选择,当然,女生家长多数不会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会结合学习、生活条件等因素,综合权衡,有个例外。

江苏省内的11所“211”(包括2所985)大学,除了分别位于苏州、无锡和徐州的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其余的8所均集中在南京。鉴于省会和长三角的特殊地理优势,以及南京自身的文化历史底蕴,使得它吸引了全省甚至全国的考生,也就使得位于南京的8所“211”分数线一再攀升。

去年夏天,我还在南京工作的时候,见到一位江西的小姐姐,因为投缘,就多聊了几句。聊天过程中得知,她是江西师范的一位大三学生,趁着暑假来南京找个单位实习,一方面先了解下南京就业情况,另一方面也想提前适应一下当地生活,因为她有个梦想,就是第二年争取考到南师大读研。她说,她太喜欢这个城市了,以后想在南京定居。

我想,像江西小姐姐这种想法的,全国可能还会有不少。是啊,南京虽然是个新一线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但它给人的感觉却是很低调且具有包容性的,正是由于这个特点,才让它吸引了无数南来北往全国各地的人才。


有来求学的,有来开公司当老板的,还有来求职打工的,但不论哪种人,南京都张开了它宽容友好的怀抱。这里不排外,天南地北皆兄弟;不挑食,各种口味来者不拒;连南北,既有婉约又有豪放,这就是南京这座城的魅力所在,也是它能留住本省、引来外省精英的原因。

为什么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毕业生都不愿出省读大学

有点偏题,我们继续聊高考。很多省内考生,出省可以上“985”,但在省内,连南航、南理这样的“211”都读不了,只得去稍逊一点的河海、南农、南师等,而这几所高校因为有着自己特有的王牌专业,再加上南京本地企业对它们的认可度及就业率,长此以往,使得这几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也持续走高。所以,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客观存在、真实可靠。

举例说明,我们以2018年为例,南航当年录取分数线379,位次6385,选修AB,但如果选修考了双A或以上,就可以选择与它同分的川大和略低几分的山大,即便只考了AB,出省上的“985”也还有:大连理工、西北工大、重大、中南、中农、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民大、吉大、兰大等。南理只比南航低了1分,选择面依旧宽泛的多。由此可见,想留在本省读个位于南京的“211”大学,也绝非易事。

但位于苏北徐州的“211”——中国矿大,相较南京这些同类“211”院校,就远没有这些优势了。中国矿业大学,大家可以自行上网查一下,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除此之外,它还有好多耀眼的光环,但一直由于这个地理位置,拉低了它的“江湖地位”,使得分数线长期处于低位状态,严重与学校实力不匹配。因此,建议那些一旦发挥失常但又想上个名校的孩子,优质的中国矿大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就是江苏高校现状,只代表个人观点,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可能有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仅供参考,最后再多说几句题外话。


为什么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毕业生都不愿出省读大学


最近看到各种平台都有好多江苏的话题,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江苏作为自己的家乡,其实不管她怎样,我们都不想别人说她不好。江苏在经济、农业和教育方面,对全国做出的贡献,我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江苏是一个低调的省份,有时发发牢骚,谈论一下我们的高考,实际上不是想说自己有多么厉害,而是为家长的付出和孩子的辛苦心痛,心疼这一代孩子无端端的做了“小白鼠”,当了政策的牺牲品。这个苦与痛,只有江苏人自己知道,正所谓“不是局中人,不知局中苦”。

但客观地说,其他省份的孩子一样辛苦,学习本就是一件辛苦事,没有苦中苦,哪有人上人?所以,让我们一起为全国各地那些正在辛苦拼搏的孩子们,送去我们最真挚的祝愿:

<code>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蟾宫折桂,不负韶华!/<code>

欢迎关注“爱美食的闫老师”,与你一起了解更多关于“江苏十三市”和孩子成长的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