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韓長孺列傳》之韓安國(一)

《史記•韓長孺列傳》之韓安國(一)

韓安國,字長孺,《史記》篇名以其字稱。他是諸侯國樑國成安縣人,所以他是為劉武工作的,任職中大夫,也就是梁孝王身邊的侍從官員,執掌議論。他的學術思想不專一,兼取各家觀點而成,司馬遷稱其為“雜家說”。總的來說,韓安國是口舌之辯,至於帶兵打仗、安定邊境之類的工作他就做得差了一些。

韓安國的政治生涯是從梁國開始的,他幫助梁孝王成功抵抗了吳楚七國的進攻,在梁國聲名顯赫。

而梁孝王劉武因為在平叛七國之亂中的出色表現,竇太后、景帝給了他很多賞賜,梁孝王就變得飄飄然起來,以至作出越軌之舉。這些在前面說到景帝和梁孝王的關係裡提到過。梁孝王的舉動惹得景帝不高興了,雖然景帝在酒酣之際說過要把帝位傳給梁孝王劉武的話,但卻不能當真,真正涉及權力問題,景帝也不會顧及兄弟之情,這就是權力爭奪的殘酷。

竇太后知道景帝不高興,怕自己寵愛的小兒子遭殃,只能把怨氣撒在來京師覲見的梁國使者韓安國身上,不接見梁國使者韓安國,同時還要徹查梁孝王的所作所為,當然這是做給景帝看的,也是自己在暗中保護小兒子劉武的一種方式。

《史記•韓長孺列傳》之韓安國(一)

韓安國此時處境艱難,在朝廷裡自己要獨自面對景帝和竇太后,即使來得及向梁孝王求助,估計梁王也只能說“看你的造化了”,此時求人不如求己,關鍵時刻顯身手。韓安國先去拜見大長公主,竇太后之女,景帝和梁孝王的親姐姐,見了面就哭著說:梁王這個人為人子孝,為人臣忠,在吳楚七國之亂時,梁王一想到哥哥景帝和母親太后在京師受苦,哭得很傷心,更是拼了老命地在抵抗叛軍,最終成功平叛,這都是梁王的功勞啊;至於梁王出入排場大,並不是想僭越,這些富貴都是景帝和太后賞賜的,梁王只是想讓諸侯們知道景帝和太后很愛自己,只要能一心擁護帝王,就能得到這些,其實是在為帝王積攢人氣啊;哪能想到,我一來到京師就被審問,梁王在家很害怕,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日夜啼哭。梁王這樣一個大孝子、大忠臣,太后怎麼就不能理解他呢?

長公主一聽,趕緊告訴太后,太后更高興:是一場誤會呀,不愧是我疼愛的小兒子,趕緊告訴皇帝實情。景帝一聽,內心很安慰。韓安國成功化解梁王和景帝、太后間的矛盾,梁國和京師間的矛盾,在朝廷裡也變得有名氣了。

後來梁國內史一職空缺,梁孝王請求朝廷任韓安國為內史,竇太后聽聞,同意梁孝王的請求。韓安國任內史。

此時梁孝王又得到新的謀臣公孫詭。公孫詭和羊勝倆人攛掇梁孝王謀求太子之位及擴張諸侯國封地,暗中刺殺了朝廷派駐在梁國的大臣,殺死前來調查真相的相國袁盎。一句話,梁孝王有了謀反之心。景帝知道後,首先要抓捕的是公孫詭和羊勝,在梁國找了一個多月都沒有找到。原來這兩人藏在梁王的居所,梁王這是在包庇罪犯,很可能也會被定罪。

《史記•韓長孺列傳》之韓安國(一)

韓安國面見梁王,哭著說:“大王身邊沒有良臣,事情才會發展到這個地步。還是交出公孫詭和羊勝兩個人,否則就把我殺了。”言外之意,事情發展到現在,大王您也不用害怕,都是這兩個奸臣所害,把他們交出來就沒事了。梁孝王不願交人,大概他認為事情沒有那麼嚴重,抑或是真的想和景帝鬥一鬥以取得皇位。

韓安國只得再哭,邊哭邊講道理:太上皇和高祖皇帝,太上皇想掌權管事,高祖所天下是我得來的,太上皇只能在待櫟陽養老;如今慄太子被廢,貶為臨江王,後又被自殺,為什麼?治天下不能因為私情而損害公事,俗話說:‘即使是親生父親怎麼知道他不會變成老虎?即使是親兄弟怎麼知道他不會變成惡狼?’現在大王您聽信奸臣的邪說,觸犯法律。天子看在太后的面子上,不忍心責罰您,太后日夜哭,希望您能改過自新,您卻還不覺悟,等太后過世之後,您還能依靠誰呢?言外之意,在權力爭奪戰中沒有任何親情可言,現在交出那倆人還有活的機會。梁孝王被說服。還沒等抓住這兩個人,公孫詭和羊勝就自殺了。一切都是公孫詭和羊勝的主意,這件事對朝廷也算有個交代。而能圓滿解決這件事的大功臣是韓安國,景帝和太后也越發看中韓安國。梁孝王死後,兒子共王即位成為諸侯王,韓安國因觸犯法律丟官居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