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线考生如何填好志愿?

压线考生如何填好志愿?

一本压线讲究冲一保二,留有余地。

一本批次的压线考生为了保证被顺利录取,通常情况下会有两种选择:冲击一本批次院校,尽量保证被录取,或者降低学校层次以换取满意的专业。压线考生如果打算冲击一本批次学校,首先要利用好分数,搜集近几年在本省(区、市)录取分数均在一本省控线附近的一本招生院校并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整理,尤其是那些录取线接近于或等于当年一本省控线的院校更应该放在院校志愿的最后 用来保底。其次在确定学校和专业范围时,要放弃追 “热”,尽量选择一些报考热度相对较低的地域的高校和近年来相对“冷门”的专业。最好还要服从专业调剂。但尽管已经这样做了,也不能保证冲击一本学校成功。所以压线考生不能将目光只放在一本批次招生院校,还必须重视二本志愿的填报。一本压线考生的成绩在二本层次的考生中竞争力还是较强的,所以被二本批次办学实力较强高校的满意专业录取的可能性很大。

一本批次的压线考生还须意识到,冲击一本院校,专业选择空间很小,被调剂到不喜欢专业的概率非常大,对此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不要因为专业不满意而有失落感。对于一些专业倾向很强的考生而言,为了避免被一本不喜欢的专业录取,在一本批次可以只选择分数允许范围内自己可以接受的学校和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重点放在二本志愿填报,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学校层次的要求,换取满意的专业。这样做要么被一本院校可以接受的专业录取,要么被二本满意的专业录取。

二本压线讲究批次合并,应对有道

二本批次压线考生填报志愿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二本和三本尚未合并如何填报,另一种是二本和三本已经合并如何填报。如果考生所在省(区、市)二本和三本尚未合并,那么二本批次压线考生的常规填报策略与前述一本压线情况十分相似,即为冲击二本,确保三本。只是,压线考生需要清楚的是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在办学性质和收费标准上有所不同,二本院校多为公办高校,三本院校多为收费相对较高的民办院校或者独立学院。如果考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对学校的办学性质也有要求,那么不推荐主动放弃二本志愿填报,考生应该尽量选择往年录取分数在二本线附近甚至压线的学校,且服从专业调剂。

如果考生所在省(区、市)二本和三本已经合并,二本压线考生一般不太可能被二本公办学校录取,绝大多数会被民办本科院校或者独立学校录取,甚至落到高职(专科)层次。面对这种情况,考生首先要思考的是二本民办院校(含独立学院)和高职(专科)院校,哪一类更适合你,或者你更倾向于读哪一类高校。对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到底是冲击二本民办高校、确保高职 (专科),还是主动放弃二本民办高校,读一所更喜欢的高职(专科)院校呢?我们不妨来先具体分析二本民办(含独立学院)和高职(专科)各自的优缺点。二本民办高校毕业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正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虽然目前社会对其的认可度会区别于公办本科院校,对于毕业后还想继续深造的考生来说,二本民办毕业却是可以直接报考研究生的。当然,二本民办高校的学费的确很高,通常是本科公办院校学费的2~3倍,甚至更高。

高职(专科)专业设置会更面向市场,也比较讲究实用性,所以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般还可以,有些专业的优秀专业毕业生甚至会供不应求。而且高职大都还是公办院校,学费比较低。比较适合经济条件比较一般的压线考生。所以如果仅从就业考虑,高职也是比较好的选择。特别是二本压线考生被办学实力强的高职(专科)高校和专业录取的几率会很大。只是读高职(专科),在学历上会低一个层次,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的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另外高职(专科)院校的毕业生不能直接考研,虽然专升本为专科生提供了升入本科的机会,但因为不同高校的规定有差异,并不是所有专科毕业生都有报名升入本科的资格。到底是选择二本民办高校还是高职(专科)院校,还要根据自己未来的规划作出决策,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二本民办高校毕业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正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虽然目前社会对其的认可度会区别于公办本科院校,对于毕业后还想继续深造的考生来说,二本民办毕业却是可以直接报考研究生的。当然,二本民办高校的学费的确很高,通常是本科公办院校学费的2~3倍,甚至更高。高职(专科)专业设置会更面向市场,也比较讲究实用性,所以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般还可以,有些专业的优秀专业毕业生甚至会供不应求。而且高职大都还是公办院校,学费比较低。比较适合经济条件比较一般的压线考生。所以如果仅从就业考虑,高职也是比较好的选择。特别是二本压线考生被办学实力强的高职(专科)高校和专业录取的几率会很大。只是读高职(专科),在学历上会低一个层次,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的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另外高职(专科)院校的毕业生不能直接考研,虽然专升本为专科生提供了升入本科的机会,但因为不同高校的规定有差异,并不是所有专科毕业生都有报名升入本科的资格。到底是选择二本民办高校还是高职(专科)院校,还要根据自己未来的规划作出决策,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