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平台:韩国大德科学城的经验与借鉴

成立于1973 年的大德科学城,历经40多年的发展,已是韩国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产、学、研综合园区,被称为韩国科技摇篮和21世纪韩国经济的成长动力,可以与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相媲美。毫不夸张地说,韩国的许多重大科技成果,是与大德科学城联系在一起的。在这里诞生了数以万计的科技成果,如动态随机存储器、64万位芯片、64兆位芯片、断层摄像机、肾脏碎石机、黑猩猩基因组图、超薄膜分析技术等等。在这里,韩国第一颗科学卫星阿里耶1号研制成功。韩国大田市原是一个土地贫瘠、资源匮乏、面积不大的小城市,但目前大田市的国民经济总额却占韩国的20%,是支撑韩国实现经济腾飞的成功典范。一个弹丸之地却能发挥如此巨大的经济能量,主要得益于该市成功推行以科学城带动城市创新的政策。大德科学城成功的主要经验如下:

第一,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强化企业集聚能力。韩国政府于1973年12月制定了大德科学城总体规划,开始建设基础设施和研究教育设施。1974年3月以日本著名的筑波科学城为样本,着手在忠清南道大德郡建立科技城,其目的是开发尖端技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加速研发成果的转化,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实现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的远景目标。TST 技术计划依赖于政府支持提供高技术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TST发展的目标:(1)在21世纪,创造基于科学技术发展连接发达国家的一个基地;(2)在研究机构、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提供政府支持的研究机构、大学和私人研究机构的有效根植,培育密切协同的关系;(3)建立一个无污染的文化科学花园城。在公共研究机构中,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和国家实验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把基础研究和开发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结合起来。1978年开始从汉城迁移科研机构。最早迁入的是CNU的工程学院、两个公立研究所和两个私立工业研究所。1987年韩国高级科学研究所从汉城迁到大德科学城,由此吸引一大批企业集聚。由于高技术的产业化运行体制与机制,促使科学城内衍生的企业迅猛聚集。

第二,大学、研究机构和服务平台一体化发展。韩国大德科学城的建立是与韩国高级科学研究院的发展分不开的。大德科技城是研究机构和大学的集结地,集科研、生产和科技人才培养为一体,注重发挥科技城的技术辐射功能。科技城设立4所大学和49个科研机构。其中包括三星、乐喜、金星等大企业集团的研究所,形成了官民共同研究开发的局面。在科学城内,有4000名博士从事研究开发和产品商业化。这其中技术商业化孵化器和风险资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KAIST 还设立了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商业孵化器。KAIST设有约70个研究中心,从事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工业界资助的科研项目一直处于增长过程之中。KAIST 的一些代表性研究项目有: 小型科学技术实验卫星、智能机器人、汽车用高强度钢、模糊计算机和高强度可焊接铝合金等。大德科学城有20个技术商业化孵化器,它们分别是由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和私人公司等建立。伴随技术合作与交流,R&D集群由单纯的研究开发功能向包括生产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等复合创新功能发展,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另一方面,风险投资也健康蓬勃发展,创业基金由银行提供,包括Kukmin银行、中小产业银行、Dongnam 银行和Daedong银行等。一所成功的大学形成了一座科学城,一座成功的科学城又推动相关产业和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这就是大德科学城与大田的成功所在。

第三,建立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高地。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是第一个政府有系统地引进海外科技人才的机构。20 世纪70年代,韩国建立了韩国科学院,各理工科大学和研究生院也掀起了培养和造就优秀科技人才的热潮。同一时期创建的大德研究城,则吸引并容纳了大量科研人员,仅海外归来的博士就有两千多名,被誉为韩国科学技术的麦加和韩国的硅谷,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基地。这些研究院或研究城,在人才吸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政府在吸引人才方面,不仅用奖励政策,而且打破传统行政习俗,给予这些科技人员优厚待遇,给他们配备助理人员和单独的实验室。自海外回归的韩裔科技人才,对于韩国科技发展有相当大的贡献,如带动韩国半导体工业发展的就是一位韩裔美国人,他在1974 年成立了韩国半导体公司,一年后这家公司被三星买下,使三星顺利掌握了半导体设计与生产的先进经验,为三星成为全球主要半导体生产者奠定了基础。

第四,国际合作研究的对外网络联结。自20世纪80年代起, 韩国就不断加强科技研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同时韩国还开展了科技外交,吸收更多的技术进行国际合作研发:一是与外国联合建立研究机构,二是主动在国外设立研究机构,三是吸引外国在韩国建立研究机构。韩国于1992年初同美国建立研究共同体,参与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并在美国投资基础研究和设立分所,购买一些技术密集型的美国中小企业和民间研究所;韩国也积极与西欧国家进行科技合作,1989年韩国同美国建立了研究共同体,1992年又与美国签订了新的科技协定和保护专利秘密协定。同年还与美国建立韩美科技财团,以支持双方的科技合作,并确定了多项共同研究课题。除每年向美国派遣大批留学生外,韩国还有目的地选送专家和教授到美国学习科学技术。在与外国签订技术转让协议或在合资经营的同时,派出大批科技人员向转让技术的有关国家学习,或聘请外国专家训练在本地工作的科技人员。韩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纷纷在海外设立研究中心,大学优秀研究中心也在海外设立了科学合作中心。这些设在外国的工厂、公司和研究机构尽量聘用外国专家和在国外的韩国人才,成为韩国吸聚人才的中心。另外,韩国与世界各国广泛建立合作关系,吸引国际组织和外国机构在韩建立研究机构。2004年3月8日,美国英特尔公司声明已在韩国设立研究开发中心,以开发无线通信技术和数码技术的相关产品。2005年5月25 日,中关村科技园区与韩国大德研究开发园区签署交流合作协议。现在,大德科学城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微电子、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光学和航空航天工业。其中微电子产业发展最快,光学产业次之。

新的研究进展认为韩国大德科学城的成功,在于根据自己的实际,形成的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行动者聚集、行为主体的交流、平台建设之间的交互作用,它导致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增强和集群竞争力的提高,网络资本是大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全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杆,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鲁向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 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成员

(作者鲁向平,为吾谷网专栏作家)

更多内容请关注吾谷网 www.wugu.com.cn

微博 @吾谷网 微信 wugu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