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從來不是靠手撕6~美國人所“記述”的楊根思

注:本文是寫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70週年之際的“抗美援朝從來不是靠手撕”的第六篇文章,圖文閱讀需十五分鐘左右

1950年11月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軍誘至預定戰場後,對其突然發起反擊,一舉扭轉朝鮮戰局,偉大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第二次戰役爆發;同月27日晚,志願軍第9兵團集中第20、第27軍在長津湖地區對美軍展開反擊,激戰一夜,將美軍第7師和陸戰第1師各一部分割包圍於朝鮮咸鏡南道長津郡下碣隅裡、柳潭裡、新興裡和古土裡地區。

抗美援朝從來不是靠手撕6~美國人所“記述”的楊根思

其中,美軍王牌--海軍陸戰第一師於29日開始衝擊下碣隅裡1071.1高地前的小高嶺陣地,這是美軍退卻的必經之路;駐守在此的志願軍第20軍58師172團3連3排的全體官兵在連長楊根思的帶領下與敵人展開殊死較量;戰鬥中,楊根思沉著指揮,身先士卒,全體官兵拼死戰鬥,奮勇殺敵,在敵人猛烈的炮火和轟炸下,充分發揮我軍善於近戰的傳統,一連擊退美軍王牌部隊發起的8次營連規模衝鋒,牢牢守住了陣地。但是,在擊退敵人的第8次衝鋒後,3排陣地上也僅剩下了包括連長楊根思在內的三名指戰員且全部負了傷,在命令剩下的2名傷員將彈藥耗盡的重機槍抬下陣地以後,楊根思找到了僅剩的一個10公斤重的炸藥包,隱蔽好等待著敵人第9次衝鋒的來臨;當40多名敵軍爬上小高嶺時,楊根思拉響炸藥包衝入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美軍的第9次衝鋒再次被打退,陣地還在我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手中。

抗美援朝從來不是靠手撕6~美國人所“記述”的楊根思

以上這些,是中方對長津湖之戰時,關於戰鬥英雄楊根思的記述;但在當年策劃編輯出版《秦基偉戰爭日記~從太行山到上甘嶺》&《割裂世紀的戰爭》(威震中外的《超限戰的》兩位前輩,王湘穗教授&喬良將軍的另外一部著作)的時候,在查閱相關資料的時候,從當時美軍的記述中,找到了另外一個“版本”;美軍的記述中有別於中方,但卻更具震撼力。

抗美援朝從來不是靠手撕6~美國人所“記述”的楊根思

關於長津湖之戰時,一位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上尉連長(抱歉,其姓名如今查不到了),在和當時的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 戰地記者馬格麗特•金斯談到曾經在下碣隅裡1071.1高地的戰鬥時,是這樣回憶的:

“在經過炮火覆蓋中國軍隊1071.1高地的第九次衝鋒之後,我們走上了陣地,當時我們基本上能確定(中國軍隊)的陣地上已經沒有活著的人了;因此我們把對方(中國軍隊)的插在陣地上的軍旗踹了下去,插上了我們(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軍旗”;

“這個時候,突然之間,在陣地上的死屍堆裡站起來一個人,他身著(中國軍隊)的軍服;我們(美軍)的第一反應是端著槍對準了他,因為沒有人知道他想要幹什麼;他在搖晃了兩下之後,突然之間衝向了我們(美軍)已經插在陣地上的軍旗,同時拉響了他綁在身上的炸藥亦或手雷,炸掉了我們(美軍)的軍旗”;

“我(這位美軍上尉)目睹了這一切之後驚呆了,因為在二戰期間,硫磺島&沖繩島與日軍的兩次苦戰我都參加了,也領教過當時日本人的那種頑強,但從陣地上下來後我確定,這次面對這樣的對手(中國軍隊),我們贏不了”!

以上這些,是來自於一位當時美國軍官的記述;雖然筆者不能確定這位美軍上尉所記述的就是楊根思,但按照雙方對當時的戰鬥記述&各種資料,這位中國軍人很可能就是楊根思;凡是對戰場的“常識&規矩”有所瞭解人的都知道,只要方的“軍旗”還沒被插上本方的陣地,就等同於本方的陣地沒有失守!

抗美援朝從來不是靠手撕6~美國人所“記述”的楊根思

用這篇文章裡中美兩軍對當時這方面不同的記述來做對比,雖然記述的內容有所區別,但關於楊根思,若是借用著名作家魏巍先生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感覺已經不足夠了;楊根思身上的那種精神,所代表的是進入朝鮮戰場參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時更代表著數千年來、面對外敵入侵時候的、屬於中國軍人所獨特的“中華軍魂”!

這兩個版本里哪個“版本”的記述更值得“採用&信任”,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作為楊根思的同胞&後人,我們唯有致敬。

(圖片來源於網絡)

@頭條軍事 @於無聲處 @談兵論戰 @石海釣沉 @燃燒的島群 @經典人文軍事 @虎頭徹 @SkyCaptain2018 @太平洋雜談 @顧氏造船廠廠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