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炎炎夏季,熱浪滾滾的日子,全國的高三學子們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高考,相信不少家長和學子們都在摩拳擦掌,全力以赴準備著這場人生大考。

說起考試這件事,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古時候的科舉考試,唐代詩人孟郊就寫過這樣一首詩,詩中寫到:“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看看這詩句寫得多形象,把這種讀書人考中後的得意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而當年寫這首詩的孟郊已經年過四十,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就彷彿一下子從苦海中超度出來,登上了歡樂的頂峰。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難怪人們常把“金榜題名時”作為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我想從古至今,大家對這件事的熱衷程度是從未停止過,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終於可以在人生大考中取得佳績,從此揚眉吐氣,自由自在,的確是說不盡的暢快。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很多的傳統意識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而唯有通過讀書考試來改變命運的這件事情,似乎依然被奉為“人生信條”,哪怕家庭條件再不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作為家長,都是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去讀書。

因此,今天的高考和古時候的科舉考試,對於每一個讀書人而言有著“異曲同工”的意義。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那麼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清代道光年間,有這樣一個家族可算是在“科舉”這條路上費盡心思。

在那個封建時代,一個家族要真正發達,不是看你有多少田地,有多少錢財,而是看你家中有沒有人讀書做官。

有了功名,這個家族的地位才能穩固。於是這位叫曾玉屏的老人,發誓要讓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讀出功名來,為這個幾十代人都是面朝黃土的農民,五六百年來都沒有出過一個秀才的曾氏家族添光增彩。

他費盡一生心力,把辛苦積累一輩子的積蓄全部投入到了孩子們的科舉之路,那麼老人的願望實現了嗎?

結果自然是實現了,他家的孫子不僅實現了科舉之夢,甚至還成了後世人眼中的“半個聖人”,曾氏家族的家訓到今天仍被傳為佳話,不得不歎服老人家當年如此前瞻的眼光。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然而“聖人之路多磨難”,這曾家父子二人在求取功名之路上走得可謂是異常艱辛,為了中個秀才,老爸考了十七次,兒子也考了七次,可想而知,這樣的考試結果可不被人笑掉大牙嗎?

但是,天道酬勤,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之後,奇蹟終於出現,這家的兒子自從中了秀才之後,竟然一路逆襲,後來還直接中了進士,成了翰林,一代名臣就此初露鋒芒。

他就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他的一生堪稱是凡人逆襲的最佳範本,同時也被諸多現代成功人士尊奉為“修身齊家治國”的精神導師。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曾國藩畫像

近年來,社會上關於曾國藩的書籍可謂是品類繁多,目不暇接,那麼在眾多描寫曾國藩的人物傳記中,由百家講壇特邀主持人張宏傑編寫的這本《曾國藩傳》很是全面和系統,幾乎總結和概括了曾國藩從笨人到聖人的全部心路歷程,可以算作簡明傳記的一本入門之書。

作者張宏傑自己也說,要了解曾國藩的故事,讀這一本就夠了。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作為擅長寫歷史故事的張宏傑,想必很多書友也非常熟悉,這是一位半路出道的寫作者,曾經是一家銀行的職員,卻因為酷愛歷史,成了暢銷書作家。

他的多部著作,比如《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飢餓的盛世》、《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等書都受到海內外讀者的歡迎。

莫言說:“張宏傑以冷靜細緻的筆法,把人性的複雜、深奧、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達得淋漓盡致,原本熟悉的歷史事實在他筆下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鮮而又迷人。”

在張宏傑的筆下,每一個歷史人物都顯得特別真實與生動,那些驚天動地的歷史背後既有學術研究又有價值觀支撐,尤其對於曾國藩的故事,他似乎特別感興趣。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歷史學家、暢銷書作者張宏傑

在鑽研了二十多年後,作者決定將關於曾國藩的拼圖式寫作和研究整合起來,補足空白部分,這樣便於讀者不花太長的事件,便能完成對曾公一生功名事業和心路歷程的瞭解。

品讀歷史人物傳記最大的意義,不是要去複製聖賢之路,而是我們從中能夠看到什麼,學到什麼,領悟到什麼?

讀完《曾國藩傳》,最大的感觸是:一個普通人,通過“笨辦法”,也可以成為超人,濃縮成一個字,那便是“勤”。

01 屈辱的求學之路,驚人的進階之道

“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曾國藩

現在都流行一種說法,學習好的孩子稱為“學霸”,學習不好的孩子稱為“學渣”, 其實學習不好也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品行,可是人們還是用了“渣”這個字,足以說明這成績不好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會有多大。

然而走進歷史,我們會發現,曾國藩真不算是塊讀書的料,他從十四歲起參加縣試,前後考了七次,到二十三歲才考上秀才,而且還是個倒數第二名。

看看同朝的其他幾位名臣,小他一歲的左宗棠,十四歲參加湘陰縣試,就名列第一。李鴻章也是十七歲中的秀才。稍晚點的梁啟超更是十一歲中秀才,十六歲中舉人。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所以,相比之下,曾國藩在求學路上,就不是一個上天的寵兒,談不上天資聰穎機敏過人甚至還是個資質愚笨的人。

在書中作者提到了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曾國藩從小讀書很刻苦,有天夜裡,他在家裡背書。一個小偷潛伏在他書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讀完書睡覺之後再進屋偷點什麼。

結果有篇文章他重複讀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來,於是他就一遍一遍地讀。

夜已經很深了,結果還是沒有背下來。這可急壞了房樑上的小偷。他實在等不下去了,十分生氣地跳進屋子,對曾國藩說:“就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我聽幾遍就會背了!”

於是小偷將那篇文章從頭到尾地背誦了一遍,然後揚長而去,留下曾國藩在屋裡目瞪口呆。

這看起來是個笑話,但是足以說明兩件事,一個是曾國藩確實很用功,另一個是他確實太笨。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現實中,我們往往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是學習的料,什麼考試都信手拈來,各大競賽獎項拿到手軟,尤其是學習效率特別高,作業很快就可以完成;可有的孩子明明很用心,也刷了不少題,每天晚上奮戰到深夜,可是一考試還是成了全班倒數。

老師和家長往往還會出於對這類孩子的同情,勸慰說:“哎,沒辦法,人家天生就聰明,你也很努力,沒關係。”

記得我小時候就沒少聽到過這種話,尤其是對於數學學科,不管怎麼用心聽講,次次考試還是墊底,尤其是大人們也默認我的不聰明,所以自己也認為這門學科似乎註定就沒戲了。

相信有不少和我有相同經歷的孩子大概都是這種心理,反正我笨,學不好那也不是我的問題。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因此,人們往往不是被殘酷的現實打敗,而多半是被受挫的信心打敗的。

曾國藩在學習上的遭遇可謂是身心俱受挫,在第六次考秀才時,他不僅是落榜,還被作為“懸牌批責”的代表。

這“懸牌批責”其實就是考試之後,主考官提幾篇文章做正反案例的示範,可偏偏這次他的作文就成了“反面典型”,被公開批評文理欠通。

考不好就算了,還要接受如此難堪的公示,這讓一個躊躇滿志的讀書人如何接受?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如果是平常人或許就此放棄了讀書的想法,然而艱難的科舉經歷對曾國藩來說卻是一次極好的自我教育,強化了他“愈挫愈勇”的性格特點。

按照父親的教學方式,就是不讀懂上一句,決不讀下一句,不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絕不睡覺。

終於在第七次考試後,他奏響了人生的凱歌,舉人和進士考得意外順利,而那些早早成了秀才,站在邊上看他笑話的人,卻連一個舉人都沒有中。

曾國藩能夠打通科舉這條路,靠得就是“笨功夫”,也因此創造了他個人獨一無二的人生哲學,就是“尚拙”。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總結下來,就是以下幾點:

第一,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更願意付出。

第二,笨拙的人從小接受挫折教育多,總是失敗,抗壓能力強,“逆商”指數高。

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徑,做事不留死角。

這套哲學不僅在他的科舉之路上走得風生水起,也為他後來在戰場與官場上的遊刃有餘提供了助力。

既然天生是個笨人,那就充分發揮笨的優勢,他做人講究“拙誠”,人以偽來,我以誠往,不玩心眼。他帶兵講究“結硬寨、打呆仗”,從不憑奇謀詭計,只憑堅韌踏實,死磕到底。

這就是為什麼後世評價左宗棠和李鴻章都無法超越他,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這種“笨”精神,而這種精神的背後,就是夜以繼日的勤奮投入。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02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用腳走不通的路用頭走

“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曾國藩

人若要成功,光有勤奮的念頭,卻沒有支持以恆的決心,缺乏將勤奮落地的方法,同樣也是行不通的,哪怕這些方法是“笨辦法”,卻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曾國藩的官場之路來看,他顯然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否則在爾虞我詐的仕途上不可能容得下一個如此“呆板”之人。

最初做官的曾國藩和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著大大小小的許多缺點。

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喜歡熱鬧,用於社交的時間太多,認真讀書的時間太少,即使有時間讀書心也靜不下來。

二是為人傲慢,修養不佳。就像各地高考狀元集中到了清華北大一樣,曾國藩少年科第,一度顧盼自雄,性格暴烈衝動,接人待物,不周到之處甚多。

三是言不由衷,語涉虛偽。愛說場面話,違背儒家修身之本“誠”。

這就像某些剛步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一樣,自持清高,眼高手低,想要奉承領導,卻又把馬屁拍到了腿上,總之讓人看著就不省心,誰也不願委以重任。

曾國藩40歲時,就因為處理不好與同僚和皇帝的關係,回家守孝失去軍權。

這時,他就在家中反思自己為什麼會失敗,最後的結論,是自己在官場上一再碰壁,不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更多的是自己的個性、脾氣、行事風格有諸多缺陷。

後來,他再次出山後,就像換了一個人,行事風格變得更加圓潤,也慢慢地就受到大家歡迎了。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那麼,他是運用了什麼方法讓自己實現蛻變的呢?

首先,就是定心。這需要做到撇棄壞情緒,找到自己的工作目標,也是事業的戰略方向,然後專心致志地幹。

這一條非常符合現代管理學上的目標管理,無論做人做事,你都是需要目標的,否則那就像一艘無人駕駛的小船,在波濤洶湧的海浪中艱難前行。

比如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這件事上,在曾國藩眼中,這是屬於恢復社會秩序,再創王朝盛世的大事,為了這個目標,他全身心的投入,百折不撓,百死無悔。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歷經艱辛,同僚對他的為難,皇帝的猜忌,屢戰屢敗,差點還自殺了,但曾國藩堅持下來了,朝著這個目標一步一步地前進,最後完成了。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其次,就是執行,而且是不打折扣的執行。

剛開始籌備湘軍時,沒有任何經驗。作為一個進士,一個文人,寫文章還行,讓他招募兵勇,籌集軍餉,訓練軍隊,指揮打仗,這個真不行。

當時曾國藩還沒有名位,因為他是京官,在地方上乾點實事都會觸及當地官員的利益;他也沒有錢,招募的兵勇,不在國家軍隊的序列之內,不給開軍餉。

怎麼辦?可以不幹麼?不能。曾國藩就憑著笨辦法,一點點摸索,一步步試錯。

因為要和太平軍打仗,得有水師,但曾國藩不會造船,當時又沒有人教他。於是曾國藩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先造幾艘試一下。

一開始不行,但他一點點改進,後來又找別人學習,最後終於造出了合適的戰船。這就是“硬幹”的精神,大方向是對的,不等不靠,真正動手幹起來,在實踐中學習和進步。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這種主動出擊,看似傻乾的精神,其實特別適合如今這種充滿不確定的社會。你要有了個新想法,卻等到萬事俱備,全部安排妥當之後再動手,恐怕什麼都幹不了。

信息社會變化太快,而機會又轉瞬即逝,大方向確定了,先幹起來,才是王道。

這種行事風格,正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笨辦法。

國外有這樣一句諺語:“用腳走不通的路,用頭可以走得通”,只要你肯幹,勤思考,總是能夠找到辦法的。

03 修身養性,每日自省,學做聖人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曾國藩

如今,一個年輕人要說自己想做“聖人”,怕是要被人笑掉大牙。

在這個現實的社會里,我們滿腦子或許都是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如何掙錢養家還房貸,如何找個好老公,好老婆,如何給孩子找個好學校....曾經的遠大抱負與理想,怕是出了校門以後.就再也尋不回來了。

人們都說“三十而立”,但也有一種說法,如果你都三十了,可事業上還沒有什麼起色,那你就洗洗睡了。

於是,很多人說在三十歲時,人生會出現分水嶺,有的人青雲直上,有的人從此一蹶不振。

然而鬱郁不得志的曾國藩,卻在三十歲這一年,決定要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並立下了學做“聖人”的終極理想。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春秋時期,有位大夫稱人生有三不朽,分別是“立德”、“立功”、“立言”。如果通俗來講就是,樹立高尚的個人德行,為國為民建立卓越的功績,提出真知灼見建立學說。

從這三個方面來看,聖人就是完美的人,他一舉一動,無不合宜,對內可以問心無愧、不逾規矩,對外可以經邦治國,造福於民。

有了這個大目標,那些升官發財的念頭早已被他拋之腦後,他立志要將自己從狹隘的視野裡徹底解放出來,實現一個儒學信徒最高遠的志向。

那麼為了 “學作聖人”,他都做到了哪些事情呢?

第一,養成每日自省的習慣。

從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之日起,曾國藩開始了對自己全方位的改造。他的辦法是“日課”。

他每天都要用工楷認真書寫日記,細細回憶檢索自己這一天的一切言行,發現其中哪一點不符合聖人要求,就要甄別出來,記載下來,深刻反省。

曾國藩還結合自我完善的需要,制定了十二條做人的規矩和要求,這其中包括早起、靜坐、節慾、每日讀書、練字等方面,其細節異常苛刻,讓他一天二十四小時中每分每秒都處於戰鬥狀態。

但凡人要成長,必須有苦其心志的過程,不走出舒適區是永遠完不成脫胎換骨的。

“魔鬼出自細節“,曾國藩通過這種自修方式,逐一檢出自己身上近乎所有的缺點毛病,在幾乎所有細節中貫徹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因此他的進德修業,才迅速有力。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第二,藉助外力來監督自己。

“世間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一個人,自制力再強,也肯定有被自己打敗的時候,但是,如果有人監督著自己,戰鬥力可能就大不相同。

我們在生活中也會發現,往往你計劃很久的一件事,可能是個人的減肥、旅遊、健身,也或者是公司規劃的一個項目,一項工程,想著想著就慢慢淡忘了,等到想起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但是如果這件事是有人監督與鞭策的,那完成的效率和質量一定會很高。

曾國藩有寫日記的習慣,他的日記並不是只給自己看,而是會送給朋友們閱讀評點,以此交流修身的心得體會。

在此後的漫長一生裡,寫日記並公之於親人朋友,一直是曾國藩最重要的自修方式。即使戎馬倥傯中,他仍日記不輟,並且抄成副本,定期寄回家中,讓自己的兄弟、兒子們閱看。

假如時光穿越回現代,我相信曾公絕對是一位千萬粉絲的微博大V,能夠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日更,如果沒有強大精神動力的支撐,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第三,廣結人緣,修煉品性。

正直的人往往都覺得自己品德高尚,思想單純,尤其難以接受別人潑髒水的行為。

曾國藩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如此,可在幹事的過程中,他漸漸悟出這樣一個道理:我不貪財不怕死,難道還怕別人說閒話麼?

所以他說,“外境之忤,未可滯慮”,意思就是別人隨意怎麼說,只要不放在心上,不去想他們就是了。

埋頭幹事難,袖手旁觀易,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那些嚼舌根的人,比干實事的人要多得多。可是,如果你也總是在意別人怎麼說,那恐怕也沒時間幹事了。

因此,在對待金錢上,曾國藩的態度也很獨特。

一方面,曾國藩沒有把一分錢納入私囊,他甚至不允許在總督府內僱傭太多的僕人,要求自己的女眷自力更生,自己動手做家務活。

另一方面,曾國藩也深諳官場規矩,接受宴請,也大方回請,晚年每年還要給京官送冰敬、炭敬,總數達幾千兩白銀。

曾國藩說:“尤不願得清官之名”,就是說他不想讓別人認為自己是一個清官。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他明白,要尊重官場的明規則和潛規則,緩和和官場的衝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各方面的資源,才能為朝廷辦大事情。

舉重若輕,大智若愚,這套人生哲學讓他在官場上如魚得水。

除此之外,他還以理學帶兵,以引薦提攜科場和官場不得意而有經世之才者為己任,因他保舉而出將入相、官至總督巡撫尚書侍郎提督者達數十人之多,其中包括李鴻章、左宗棠、沈葆楨、丁日昌、曾國荃等等知名人士。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晚清三傑,左起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

這就如同在職場中,若沒有好人脈和好人緣,想要成事那是難上加難,尤其是很多工作需要橫向溝通的時候,依靠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的幹,顯然是沒有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曾國藩在經歷了無數心靈磨難,不斷自我攻伐、自我砥礪後,不斷完善自我、變化氣質、增長本領。

他堅韌持重,交友如雲,必要時運用權術,對部下要求嚴格,同時以誠為本,他的圓融以質樸剛正為基礎, 立功、立德、立言,曾國藩果然全做到了。

“中國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標準的只有兩個半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算半個。”——馬東玉《一個半聖人》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讀完《曾國藩傳》,你會發現無論他在生活還是在官場,無不秉持著一個“勤”字。

所謂勤,就是持之以恆的堅持,正因為這份堅持,讓他做事越來越有毅力,待人接物越來越寬厚、周到、真誠,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質越來越純粹,站得越來越高,看得越來越遠。

對於每一個現代人來說, 患上“懶癌”的人似乎越來越多了。隨著智能化生活的來臨,很多以往人所能及的事正在被機械化代替,宅在家裡就能吃到美食,不出家門可以欣賞大片,不樂意做衛生就找個智能機器人......

然而當一切變得隨意自由的時候, 人們的主動意識卻越來越弱, 這種情況下, 擁有”勤奮”品質的人則顯得尤為珍貴。

因此,我們都無需抱怨時光易逝,不用害怕時代拋棄了你,只要你還在持續努力,就一定會有機會。

“天才與凡人只有一步之隔,這一步就是勤奮。”——佚名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