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敲除EGFR細胞-源井生物

基因敲除EGFR細胞-源井生物

EGFR是7p12號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它編碼表皮生長因子,它是蛋白激酶超家族的跨膜糖蛋白,是表皮生長因子家族成員的受體。蛋白質與配體的結合誘導受體二聚化和酪氨酸自磷酸化並導致細胞增殖。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在正常生理和癌症中具有基本作用,使其成為癌症治療的合理靶標。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已經證明靶向是經典的,配體刺激的EGFR信號傳導的抑制劑在治療許多EGFR依賴性癌症中很大程度上無效。最近的證據表明,內源性和治療誘導的細胞應激均可觸發不依賴配體的EGFR轉運和信號傳導的健壯,非規範性途徑,基因敲除技術從而為癌細胞提供生存優勢和對治療的抵抗力。


靶向EGFR外顯子17的CRISPR/Cas9系統通過表皮遺傳調控UBwt/vIII膠質瘤細胞中的UBXN1消除了NF-κB激活

在全球範圍內,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致命和最常見的顱內腫瘤。儘管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GBM患者的總體生存率仍保持不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擴增和基因突變被認為與預後呈負相關。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蛋白質組學確定UBXN1是EGFR突變vIII(EGFRvIII)的負下游調控因子。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研究人員發現UBXN1是可以改善神經膠質瘤患者總體生存時間的因素。研究人員還確定,在存在EGFRvIII的情況下,UBXN1的下調是由H3K27me3的上調介導的。由於UBXN1可以負調節NF-κB,因此研究人員認為EGFRwt / vIII通過抑制UBXN1的表達來激活NF-κB。重要的是,研究人員使用最新的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9敲除外顯子17上的EGFRwt/vIII,並進一步證明UBXN1受EGFRw t/vIII負調控。此外,EGFR/EGFRvIII的敲除可以在體外和體內使GBM受益,這表明CRISPR/Cas9對EGFR擴增和帶有EGFR突變的患者都是一種有前途的治療策略。


從非小細胞肺癌到小細胞肺癌的轉化:分子驅動器和起源細胞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最常見原因。肺癌的兩種廣泛的組織學亞型是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小細胞肺癌佔15%的病例,非小細胞肺癌佔85%的病例,其中包括腺癌,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癌。儘管由於NSCLC和SCLC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和基因組異常而通常被認為是不同的疾病,但這些惡性疾病可能共享共同的起源細胞這一觀點已得到支持。當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產生抗藥性時,具有突變的EGFR的一部分NSCLC返回SCLC,這一出乎意料的發現支持了這一想法。此外,其他案例報告也描述了NSCLC和SCLC的共存,進一步挑戰了人們普遍接受的關於其不同血統的觀點。研究人員總結了已發表的臨床觀察結果和生物學基礎,其結合了SCLC和NSCLC組織學以及從腺癌轉變為SCLC的癌症。研究人員還討論了針對常見潛在起源細胞的臨床前研究,並推測了每種疾病的基因組學如何確定不同的分化途徑。


應激誘導的EGFR販運:機制,功能和治療意義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在正常生理和癌症中具有基本作用,使其成為癌症治療的合理靶標。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已經證明靶向經典的,配體刺激的EGFR信號轉導的抑制劑在治療許多EGFR依賴性癌症中非常無效。最近的證據表明,內源性和治療誘導的細胞應激均可觸發不依賴配體的EGFR轉運和信號傳導的健壯,非規範性途徑,從而為癌細胞提供生存優勢和對治療的抵抗力。研究人員回顧了非規範EGFR交易和信號傳導的機制調節,以及激活它的病理和治療壓力。研究人員還討論了該途徑在EGFR過表達癌症的臨床治療中的意義。

Ubigene Biosciences由來自中國,美國和法國的生物學學者和精英共同創立。我們位於廣州科學城,這裡是高科技和創新的全球中心。

Ubigene Biosciences擁有1000平方米的辦公區域和實驗室,涉及基因組編輯,細胞生物學技術和斑馬魚研究。


Reference

Huang K, Yang C, Wang QX, et al. The CRISPR/Cas9 system targeting EGFR exon 17 abrogates NF-κB activation via epigenetic modulation of UBXN1 in EGFRwt/vIII glioma cells. Cancer Lett. 2017;388:269-280. doi:10.1016/j.canlet.2016.12.011

Oser MG, Niederst MJ, Sequist LV, Engelman JA. Transformation from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o small-cell lung cancer: molecular drivers and cells of origin. Lancet Oncol. 2015;16(4):e165-e172. doi:10.1016/S1470-2045(14)71180-5

Tan X, Lambert P F, Rapraeger A C, et al. Stress-Induced EGFR Trafficking: Mechanisms, Function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 Trends in Cell Biology, 2016, 26(5): 352-366.

基因敲除EGFR細胞-源井生物

基因敲除切割效率不僅可以讓人具有生成蛋白基化譜和建立調控記錄的能力,而且具有多種優勢,是一種特別有吸引力的重組蛋白表達系統。首先,它在穀氨酸上羧基化,在酪氨酸上硫酸化。第二,操作簡單,通過瞬時基因表達可以快速產生重組蛋白。第三,可用於穩定的重組蛋白生產。一些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細胞敲除切割效率系統產生基因編輯細胞系,對GLUL基因組位點進行靶向測序,產生了EPO的穩轉細胞系,並發現重組促紅細胞生成素在人體內穩定表達的機制。


根據科研需求,結合靶基因的情況進行基因穩轉敲除方案設計

方案1:小片段基因敲除方案,gRNA設在外顯子2兩端的內含子中,敲除外顯子編碼鹼基數為非3倍數,敲除後可造成移碼。

方案2:移碼基因敲除方案,gRNA設在外顯子上,缺失的鹼基數為非3倍數,敲除後可發生移碼突變。

方案3:大片段基因敲除方案,將整個基因的編碼序列敲除,達到大片段敲除的效果。


註明 | 文章是源井生物原創,轉載請註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