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朱自清的《背影》,可你知道“背影”之後的故事嗎?

如果朱自清能夠活到今天,他一定不會相信,自己當初一篇修復父子關係的散文,會被選入課本,影響並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他更不會相信,自己的這一篇散文可以讓諸多矛盾激化的父子冰釋前嫌、重歸於好。

那一年,是1925年,民國著名的期刊《文學週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背影》。文章的主角有兩個,一個是看著父親背影的朱自清,一個是讓朱自清"站在原地不動,我去給你買個橘子"的父親朱鴻鈞。


你讀過朱自清的《背影》,可你知道“背影”之後的故事嗎?

《背影》中最經典的買橘子場景


——我想,大多數人想起《背影》,都會想起我剛剛說的那個片段,想起這個片段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朱自清父子的關係很好?可是,很多人大概不會想起文首的那句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如果朱自清與父親的關係很好,又怎會兩年多不見?

實際上,在《背影》成文之前,朱自清與朱鴻鈞之間已經矛盾重重,幾近恩斷義絕。

一件美好事情的背後總會有難以啟齒的傷痕,有時甚至醜陋不堪。一切的一切,還要從"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事也交卸了"說起。

"那年冬天"是1917年,那一年,朱自清正在北大讀書,可家中突然傳來噩耗,自己的祖母,竟然因為家庭變故給活活氣死了,而家庭變故的起因,是自己的父親——朱鴻鈞。

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我們還要把時間線向前推移兩年。

1915年,朱鴻鈞升官了,他被任命為徐州任榷運局長,管理菸酒公賣,這本是件好事兒,可對有些人來說,升官還代表著兩個字——膨脹。朱鴻鈞便膨脹了。不知為何,他竟然娶了一房姨太太。

你要知道,1915年已經是民國時代,已經開始施行一夫一妻制,像朱鴻鈞這樣的官員,是斷不可娶姨太太的。不過,那個時候一夫一妻制還沒有徹底完善,如果沒有鬧的太大也沒什麼關係,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但膨脹的朱鴻鈞竟然也忘記了知會自己的母親。朱自清的祖母是位典型的封建婦女,沒經過她的允許就納妾,這是決不能接受的。

於是,得知消息後,這位老太太直接殺到徐州,鬧了個天翻地覆。聞風而來的新聞媒體自然不會錯過這個熱度,直接進行了系列報道。

我們把這種事件,叫做官場醜聞,而一個官員出現瞭如此大的醜聞,就意味著他的其他事兒也瞞不住。

果不其然,朱鴻鈞又被查出了挪用公款——他的仕途也就此結束,朱自清的祖母也因為這一系列的變故被活活氣死。

朱鴻鈞被革職後,在北大讀書的朱自清無力承擔學費,只得咬牙加快學習進度,儘快完成學業,憑著自己的努力,朱自清在1920年修完課程,提前一年畢業。

以上,就是朱自清在《背景》開頭含糊交代的內容,祖母的死、家道中落,再加上自己遭的苦,朱自清怎麼可能一點怨恨都沒有?


你讀過朱自清的《背影》,可你知道“背影”之後的故事嗎?

居中的人為朱鴻鈞,後排穿西裝者為朱自清


不過,怨恨歸怨恨,這畢竟是自己的父親,還是要忍一忍的。所以,這時候的朱自清雖然心有不滿,但也沒有爆發,真正導致父子兩個關係僵化的,是錢,是朱鴻鈞娶的那房小妾。

我們先說錢的事兒。

朱鴻鈞的仕途生涯結束後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他只能靠著借錢、變賣家產養活一大家子,我們都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可朱鴻鈞沒有做其他工作的能力,又能怎麼辦呢?只能靠朱自清了。

畢業之後,朱自清來到杭州第一師範學校任教,雖說家道中落,但朱自清總算是有了工資,日子也不會過得太清貧,在滿足自己小家庭(朱自清在1918年與武鍾謙結婚,並於第二年育有一子)需要後,他還會給父親寄去一大筆錢,滿足父親的生活需求。之後,可能是為了緩和父子矛盾,朱自清選擇回揚州的省立八中任教,儘可能額照顧父親,可萬萬沒想到的是,朱鴻鈞並沒有滿足,他想要朱自清的全部收入。

朱鴻鈞是個非常封建、傳統的人,他認為,只要自己還在,就是這個家族的"族長",就該掌管自己兒子的一切,兒子就該聽老子的,兒子就該把所有的錢都給老子管,兒子就該由老子控制!於是,在小妾的攛掇下,朱鴻鈞竟然利用私交,直接讓學校把朱自清的工資送到自己這裡!

這意味著,朱自清在有工作、有收入的情況下,失去了經濟自主權,這怎得了?朱自清雖說也受到過傳統教育,但在北大學習期間,他早已經受到的新思想的洗禮,一個平等的成年人,一個已經成家立業的成年人,怎麼能受到這樣的侮辱!

從此時開始,父子間的裂隙越來越大了。

如果說錢的矛盾還有協商的餘地,那麼,父親和他的小妾對自己妻子武鍾謙的態度,則是徹底引爆了這顆定時炸彈。


你讀過朱自清的《背影》,可你知道“背影”之後的故事嗎?

朱自清的妻子——武鍾謙


武鍾謙是和朱自清雖說是包辦婚姻,但他們兩個非常恩愛。在朱自清前半生最陰暗的日子裡,武鍾謙的笑容一直鼓舞著他。來到揚州後,由於朱自清忙於公務,武鍾謙很多時候是和自己的朱鴻鈞和他的小妾生活在一起的。可朱自清漸漸發現,最愛的妻子笑容越來越少了。

這是怎麼回事兒?還是因為朱鴻鈞。

在朱鴻鈞的眼裡,兒媳婦武鍾謙也應該是自己管著的,更是不該笑的,家裡都變成這樣了,你居然還笑得出口?所以,武鍾謙的笑容並沒有溫暖一家人,與之相反的是,她的笑容大多數時候換來的是朱鴻鈞的破口大罵。武鍾謙的笑容再加上小妾的枕邊風,讓朱鴻鈞對兒媳非常不滿,他多次向兒子說兒媳的不是,並要求兒子懲戒兒媳,但朱自清是怎麼做的呢?

他帶著武鍾謙離開了揚州,去別處居住、工作,還寫了一篇小說,叫《笑的歷史》,諷刺封建思想,諷刺自己的父親。

對朱自清來說,他不滿父親支走自己的全部薪水,不滿父親對兒媳的態度,不滿父親的封建思想;

對朱鴻鈞來說,他不滿兒子的媳婦,不滿兒子的頂撞,不滿兒子的新觀念,特別是兒子成立自己的小家,讓他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父子間的矛盾,已經開始不能調解。

1922年夏天,朱自清為了緩和與父親的關係,帶著妻兒回家,可朱鴻鈞壓根不許朱自清進門,即便是讓進門了,也是一句話都不和兒子說。朱自清自討沒趣的呆了幾天後,便悻悻離去。

這一年的12月,朱自清寫下了長詩《毀滅》,將自己與父親的矛盾赤裸裸的的公之於眾,父子間的關係更加惡化了。

但所有的矛盾,是在1923年爆發的。這一年的暑假,朱自清再次回家,希望緩和關係。可他換來的是一次激烈的爭吵,父親再次拿出了封建式的家主權威,提出拿走朱自清的全部薪水,並表達了對武鍾謙的不滿,朱自清則據理力爭,完全不理父親那套,新舊思想的矛盾再次爆發。這一次,朱自清拂袖而去,並在之後兩年多的時間再也不去見父親——《背影》中說到的兩年多不見,也是從此開始。


你讀過朱自清的《背影》,可你知道“背影”之後的故事嗎?

這張圖片,形象詮釋了朱鴻鈞與朱自清的父子關係


那麼,這篇《背影》又是怎樣出現的?是否意味著父子關係的緩和呢?

答案是肯定的。

1925年,身體漸感不適的朱鴻鈞越發思念兒子,他給此時已經在北大教書的兒子寫了一封信,上面說:

"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困難,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得知父親"大去之期不遠",朱自清所有的怨恨、不滿都在此時化為烏有,他想起了父親所有的好,想起來當年相見之時,父親爬過月臺買橘子的場景,於是,《背影》出現了。

1928年,《背影》一文被開明書店出版,朱自清的三弟朱國華收到樣書後,急忙將此書傳遞給父親,根據朱國華的講述,讀過這篇文章的朱鴻鈞老淚縱橫,手不住地顫抖,至此,父子間徹底冰釋前嫌,10來年的恩怨糾葛,總算是有了一個了斷,一場新舊思想碰撞的暴風雨,也終於一篇《背影》之後煙消雲散。

而時至今日,《背影》仍舊被傳頌,希望能夠有更多關係僵化的父子讀過此篇後冰釋前嫌,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低頭。因為有些時候,父子之間並不是不知道自己錯了,而是兩人都不肯低頭,也正是因為不肯低頭,才會讓我們失去更多。

所以朋友,當面對自己親人的時候,學會低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