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许多人早就已经告别了高考,但是这个诅咒,却跟随他们一生......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到底什么是“做题家”呢?


之前,小灰曾经讲过一个概念,叫做内卷化 。


内卷化的大意是说:在某些特殊的局面当中,尽管每一个局内人都在努力争取自己的利益,但是这些人越是努力,造成的无谓损耗越大,大家的整体利益却没有得到提升。


而每一年的高考,毫无疑问是内卷化现象的重灾区。高等教育的总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所有考生都夜以继日地努力刷题,最终能进入211、985高校的考生并不会有所增加,反而搞得每一个人都精疲力尽。


但是,对每一个个体来说,不努力刷题也不行。你不刷题,自有别人玩命刷题,把你远远甩在后面。因此,许多家庭条件普通的考生,都无奈地调侃自己是一名

“小镇做题家”


不过小灰觉得,所谓“做题家”,更多的是一种心态的体现,并不一定要和“小镇”挂钩。无论在一线城市,还是十八线小镇,做题家都是广泛存在的。


在这些人的认知当中,一分耕耘就必有一分收获,只有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复习和刷题上面,就一定能在考场上脱颖而出,改变个人命运。


所幸在高考这条赛道上,做题家的这种想法是没错的。因为标准教育把现实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隔离开来,形成了一个有边界,近乎完全确定的标准赛道。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在这条标准赛道上,做题家们的艰苦投入确实可以获得有效的回报。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做题家,和“学霸”不是一个概念。人与人之间的禀赋不同,有些人上课从来不听讲,作业从来不认真做,每次考试前靠着几天的突击,就能胜过一般人半年的苦读。这样的人不是做题家,而是学霸。)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许多人一生也摆脱不了“小镇做题家”的诅咒


现实世界,从来都是不规则且不确定的。但总有些人以为,靠着单一维度的努力,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比如在相亲场合,有些人抱怨:


“我是985毕业的,现在在一家大厂年入80W,可是那个妹子怎么就看不上我,反而看上一个年入不到10W的穷屌丝?”


比如在工作场合,有些人抱怨:


“我的代码能力比张三强得多,我能手写Spring框架,我能倒背Redis源码,可为什么今年张三升职了,我被优化了?”


这样的想法就是典型的做题家思维,不仅幼稚,而且危险。


当你努力求职和加班的时候,人家可能学了一身才艺,既懂得生活又懂得打扮,妹子凭什么喜欢上你呢?


当你努力钻研底层技术的时候,人家可能更熟悉公司业务,有更强的交际和管理能力,老板凭什么重用你呢?


因此,早已告别高考的你,请务必学会关注和拥抱现实世界。


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事情看似无用,看似无法为你带来直接的利益,但你不妨多了解、多尝试这些“无用之事”。


比如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和意气相投的朋友聚会,欣赏一首古典音乐,养一只可爱的宠物,开一个公众号......


无论如何,请不要只知道低头赶路,沦为一个终生的做题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