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國產航發壽命節節攀升,已對俄製航發完成超越

文/行人

  發動機是一架戰鬥機的心臟,一架戰鬥機的作戰性能好壞,全都仰仗著這顆動力之心,為他提供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對於我國來說,發動機研製工作起步較晚,最早依靠著重工業領域的師傅外加老大哥:蘇聯的幫助,這才初步建立起早期的國產航發工業。那時候,我國戰鬥機雖然已經實現了國產化,但是其核心動力來源,還是得依靠老大哥蘇聯的幫助。就這樣,我們靠著老大哥的技術,逐漸開始瞭解了發動機的製造技術,開始了我們漫長的發動機研發歷程。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國產航發壽命節節攀升,已對俄製航發完成超越

  我們在使用俄製發動機的時候,發現俄羅斯產的發動機的平均大修壽命,只有1500小時,也就是說,在發動機工作滿1500小時之後,就必須對發動機進行維護大修和保養,確保發動機還能正常使用,不至於讓飛機上天以後掉下來、發生事故。也正是因為深受老大哥設計風格的影響,早期的國產戰機普遍都有蘇系戰鬥機的影子,航發上也亦是如此、普遍壽命偏低不高。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國產航發壽命節節攀升,已對俄製航發完成超越

  逐漸接軌世界之後,國產軍工業在航發領域的落後程度和侷限性,一下子就被對比地很是現實。我們開始自己設計開發生產,從仿製俄式航發起步,這才有了我們的“渦扇10”發動機。無論是從推力上,還是發動機葉片材料技藝製作工藝上,現如今的我們已經遠遠超過了曾經的老師俄羅斯。相比於粗枝大葉的俄羅斯血統發動機,“渦扇10”看起來要更加秀氣,燃燒效率更加充分、燃油有效利用率更高!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早期蘇系戰機存在一個弊端。那就是他們只在乎作戰能力和攻擊能力,在航發的精益求精上有些傻大黑粗的風格,與作為世界先進的北約水平還差那麼一點,還有就是生產這架飛機所要花費的成本,想方設法地要降低下來、方便大規模生產,不去考慮其他因素。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國產航發壽命節節攀升,已對俄製航發完成超越

  參照俄式航發並學習北約技術和設計風格,這是現如今的中國國產航發正在走的道路,簡而言之就是兩相對比之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最終為我所用,整合進自身的軍工體系裡融入其中。漸漸地,我們結合美蘇兩國的技術,走出了一條適合我們中國自己的航發發展道路。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國產航發壽命節節攀升,已對俄製航發完成超越

  現在隨著現代戰爭的不斷髮展,作戰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美蘇之前的那套空戰理論或許早已經過時了,現在需要的是全新的作戰理論,而支持新作戰理論實現的,就是航發的使用壽命,俄羅斯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或許已經不能滿足我們了,我們目前也已經有了自己的航發系統,同時也具備應對未來戰爭的能力,國產航發的未來之路仍將走的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