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德行配上位置,才不枉人生所得

引言:“富貴”是人生的終極追求,但是這個時代,只富不貴者居多,他們站立起來像一個行走的酒囊飯袋,擁有一定財富,但是渾身上下卻只是散發著暴發戶的氣息,沒有一點貴族氣質,只知道貪圖錢財,卻不懂得知書達理。

讓德行配上位置,才不枉人生所得

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出發的時候是為了什麼,那麼當他走在路上的時候,即便達到目的,最後也背離了自己的初心。

就好像一個只富不貴的人,富貴的本質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的生活,活出人生不一樣的狀態,但是當他得到富貴的資格之後,卻從來沒有修養知書達理的君子氣概,反而是流於世俗,甚至是為富不仁,使盡小人的狡詐手段。

古人常說:

人皆欲貴也,請問一官到手,怎樣施行?

人皆欲富也,且問萬貫纏腰,如何佈置?

人都希望自己顯貴,但是請問一旦做了官,要怎樣去推行政務,改善人民的生活呢?

人都希望自己富有,但是有沒有想過自己一旦腰纏萬貫,又如何把這些錢用到有益之處呢?

富貴本不是錯誤,財富也是人生追求的東西,但是我們要知道自己擁有了財富,擁有了官位之後,如何保證自己的品行道德合乎自己身居的位置,這樣才對得起自己所獲得的一切。

讓德行配上位置,才不枉人生所得

古代有一個商人叫舒遵剛,他特別精通管理賬本,並且善於權衡利弊,在經商的空餘時間,很喜歡看四書五經,並且把書中學到的義理運用到經商當中。

他曾說:“錢,泉也,如流泉然。”

還對人說:“對人言,生財有大道,以義為利,不以以利為利,國且如此,況且家乎。”

意思就是說:經商的時候要把仁義放在第一位,不要把利益看得比什麼都重。總之一句話,就是經商要厚道,以誠信為本,以仁義為本。

有一年,孟嘗君的領地薛地鬧饑荒,他的門客馮諼被任命為佃戶去收租。

馮諼到了那裡不但沒有收租,還宣佈免除當地百姓的一切租金,燒掉了所有賬單。

孟嘗君知道之後非常生氣,但是他知道發火也沒什麼用,於是就忍了下來,這個時候馮諼就對孟嘗君說:“要懂得舍小利而取大義,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你買義。”

後來,孟嘗君失勢,被貶到薛地為侯,當他帶著家人僕人去往薛地時,城外百十里遠就有百姓過來夾道歡迎,這個時候孟嘗君才恍然大悟,知道馮諼為什麼要替他買義。

由此可見,想得到富貴可以憑著其他的手段,但是想守住富貴,就必須要靠著仁義才能達到目的,所以中國古代經商之道非常看重義,但凡重義而輕利的商人,都能夠財源廣進。

讓德行配上位置,才不枉人生所得

為富且貴,地位顯赫,這都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的事情,但是當你達到這個地步之後,如何心懷濟世之心,並且將自己的萬貫家財用之於世,才是最重要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真的把你捧上高位,那你也要有足夠多的貢獻,才能對得起自己的地位。

就算讓你賺很多錢,如果沒有能力,沒有仁德之心,當身邊的人或者這個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自己不但不能解決,還沒有一點同情之心,那你待在這個位置上有什麼意義呢?老天爺安排你獲得這麼多東西,你不羞愧嗎?

與其最後因為德不配位而遭殃,倒不如學習古代閻羅包老的包拯,還有敢於直言進諫的海瑞,學習這樣剛正不阿的精神,讓自己的德行配得上自己的地位,才不枉自己來這人生走一遭。

現在有一些知名企業家就做得非常好,當他們擁有了名聲、地位、權力、金錢之後,就開始普渡眾生,為百姓解決苦難,開始做各種公益,參與各種惠及民生的事情,這就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這樣才能讓自己守住自己的位置,並且發揮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end-

文|易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