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密史之一一康熙之死

清宮密史之‘康熙之死’。

‘千古一帝’康熙是“壽終正寢”嗎?‘勤政皇帝’雍正是康熙欽點的接班人嗎?

要弄清這兩個問題,就必須先講一件事,那就是康熙晚年最大的政治風雲,‘九子奪嫡’。

為什麼會出現九子奪嫡?直接原因就是康熙遲遲不立太子,康熙四十七年時,曾經生過大病,已經無法處理政事,大臣不斷勸他立太子,而在這時,康熙都沒有立太子,這裡面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曾經一度認為是康熙在他諸多兒子中為難,所以才不立太子。

但前幾天我為了寫這篇帖子又去看了康熙的《起居注》,我終於知道康熙不立太子的真正原因。

《起居注》記載了帝王的言行,我在這裡注意到了康熙頻繁提到的四個皇帝。

他們是漢高祖,梁武帝,隋文帝,唐太宗。

這四個人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這四個人都是很有作為的皇帝。不同的是他們的結局不同。

漢高祖用呂后扶植漢惠帝,立白馬之盟,自己善終,江山安穩傳承。

唐太宗用長孫無忌扶植唐高宗,也是善終。

而隋文帝立儲不慎,死因成謎,天下二世而亡。

梁武帝晚年養子蕭正德和侯景叛亂,梁武帝被困死於城中。

康熙帝曾經說過“小人為求其貴,惑太子以不臣”。

(一定會有一些小人為了自己的富貴,鼓動太子做謀反的事情)

康熙朝廢太子胤第二次做太子時和九門提督,步軍統領託合齊密謀兵變,被康熙再次廢黜。

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急?

胤自己說過“從古至今沒見誰做了近四十年的太子”。

所以,我認為康熙不立太子的原因就是他自己那句話。

“小人為求其貴,惑太子以不臣”。

那回到今天的正題,康熙到底是否是正常死亡?

在官方史書《聖祖實錄》中記載,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去南苑圍獵,但卻在七日病倒,令皇四子胤禛代行郊祀,並說“王公大臣皆不必問安,朕需靜養”。十三日晚病逝。傳位四皇子胤禛,身旁只有九門提督隆科多一位大臣。

據雍正說,還有七位皇子也一同見證。但七位皇子均未佐證,後來解密的清宮檔案也證明了,七位皇子是在康熙死後才去的,所以在康熙死前,在他身邊的只有雍正和九門提督隆科多。

隆科多是雍正養母的弟弟,雍正生母是烏雅氏,也是皇十四子的生母,但烏雅氏生雍正時地位太低,便把皇四子雍正交給佟佳氏撫養,佟佳氏是名門之後,其父是當朝一等公,她的弟弟就是九門提督隆科多。

但這一記載被學者質疑,我國著名清史專家孟森就說過,康熙的病不重,突然死亡不得不讓人生疑。

而後來呂留良案中曾靜的供詞中說“聖祖在暢春園病倒,皇上進獻一碗人參湯,聖祖駕崩”。

雍正也辯駁道,他說獻人參湯這件事發生在康熙四十七年,而康熙六十一年駕崩前他正在郊祀,接到康熙快駕崩的消息才往回趕,哪來的機會下毒?

也有人說,康熙六十一年正準備的一件大事是,康熙馬上要過七十大壽,康熙還準備把天下學子都召到京城來觀盛況,說明康熙此時身體並無大礙,而且康熙在死前還去南苑狩獵,哪能看得出這是一個將死之人?

但說實話,康熙的身體的確很早就出了問題,早在康熙四十七年,史書中就記載了,“稍早起,手顫頭搖,觀瞻不雅,心跳之時,容顏頓改”。

我的看法是,孟森先生說的很對,康熙的病不是很重,但我不認為是雍正毒殺他父親,曾靜的供詞經不住推敲,雍正已經拉攏了九門提督隆科多,在皇帝病重時,誰有兵權誰就有話語權,一個皇帝的名聲是極其重要的,雍正沒理由在殺了康熙,所以康熙應當是受了某些刺激而突然加重了他的病情。

在一些雜史中有這樣一種記載,康熙病前就召遠在西北的皇十四子回來,但命令卻被隆科多壓下來,康熙病重時問隆科多十四子在哪,而皇四子卻走了出來,康熙何等人物,一見到皇四子便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隨即氣血攻心,病逝在暢春園。

雖然是雜史,但和正史也有印證,康熙死前的確召十四皇子回來,這一命令也的確被隆科多壓了下來。

所以我認為,康熙不是被殺,有可能是因為某些事情的發生,加劇了他的病情。

那麼既然如此,雍正是否是康熙欽點的接班人呢?

其實這個皇位,無論是立嫡立長,立賢立愛。都輪不到雍正來做。

若論出身,皇二子母親是康熙的皇后,就算他後來被廢掉了,那皇十三子的母親是皇貴妃,皇十子的母親是貴妃,這都比雍正出身好。

論長就更不用說了,雍正行四。

康熙兒子中最有能力的莫過於皇八子。

康熙晚年最寵愛的兒子是皇十四子。

所以說,雍正繼位,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那雍正到底是否是正統接班人呢?

清宮密史之一一康熙之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