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屈原之死:屈原為什麼不可避免的走向毀滅

屈原是我國第一位詩人,文學史上的屈原"衣被詞人,非一代也",是後代詩人的楷模。一篇《離騷》寫盡屈原的徘徊、糾結與絕望,當他以純潔生命完成《離騷》中的"雖九死而不悔"的孤注一擲時,屈原成了一顆於歷史長河中永遠璀璨的明星。但是,屈原也是一位政治家,他有著最純正的報國之志和獻身之心,君王的不信任、小人的毀謗,理想的破滅讓屈原最終選擇了自投汨羅,

正如魯迅評價的"孤偉自死,社會依然",屈原的死雖悲壯卻意味著殘酷的失敗。從這兩方面說,屈原既是可敬可頌的,也是可悲可嘆的。

也談屈原之死:屈原為什麼不可避免的走向毀滅

一、"孤偉而死"的失敗政治家

屈原一生都是在為政治奔波,詩人並非是他立身的目標。他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出身高貴、才華非凡、又有著明確的政治理想,所以屈原之死意味著屈原政治生涯的徹底失敗。

據屈原自述,他有著高貴的出身和貴族血統。《離騷》中,屈原開篇便說:"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屈原自述自己生在與楚王同姓的貴族,而且從小修養美德,有著高尚的品格,不凡的出身讓是他立志將來報效楚國的緣起。

如果只是出身高貴,並不能促使屈原走向政治。屈原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在政治上卻並不浪漫,而是一位清醒、理智的士大夫。長大之後,因為傑出的才能被召入蘭臺之宮,擢升為司徒,這段時期,屈原獲得了懷王的信任,也正是此時,屈原的"美政"理想開始有了雛形,其核心就是選賢舉能和修明法度。在外交上,屈原也主張聯合齊國來抗秦,《史記 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肯定了屈原卓爾不群的才智,評以:"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可是,出身高貴又才能突出的屈原為何在政治上屢受打擊呢?小人的誣陷和君王的不信任是不可忽視的客觀原因,在這裡,我們主要來分析屈原是如何對待小人的誹謗和君王的不信任的。

屈原最初受信於楚懷王時,受命"草憲",但是秦國派來的張儀賄賂了靳尚、子蘭,他們在懷王面前詆譭屈原,懷王心生芥蒂,屈原逐漸被疏遠,降為三閭大夫。貶官流放的現實對屈原造成了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雙重打擊,《漁父》中,屈原描述自己"顏色憔悴,形容枯槁",陷入了不可解脫的生存困境。由此看來,在受信任時,屈原能夠發揮才能,甚至在楚國進行了促進國家富強的改革,修明法度。但是,當被舊貴族詆譭時,屈原很明顯缺少應對爭鬥的能力,他不善於在懷王面前表達自己,對小人的讒言也不善於澄清和辯衛,而這與屈原孤傲而倔強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屈原的性格孤獨而倔強,生活在巫神傳統濃郁的荊楚大地,繼承了楚人桀驁不馴的地域性格,在《天問》中敢於向天發問;同時屈原有著積極的進取心態,加上出身高貴,屈原是極度自信的,但是官場上除了才華還需要應對勾心鬥角,如何在爾虞我詐中保全自己、實現理想,亦是重要的政治能力,而高傲的屈原便是十分缺乏在政治中周旋的能力。上官大夫與屈原爭寵,向懷王進饞言,懷王便輕易疏遠了屈原,一方面是懷王聽信讒言、不分善惡,另一方面也是屈原不善於在政治環境中喊出自己的聲音,證明自己的忠義,反而過於理想主義,他倔強地在孤獨的世界中吶喊,卻不被理解,理想逐漸破滅,連培養的人也背叛了他。

所以,儘管出身高貴,才華非凡,政治理想純粹,因為性格孤傲而缺乏處變能力,使屈原的政治之路不可避免地佈滿荊棘,最終走向自我的毀滅。


也談屈原之死:屈原為什麼不可避免的走向毀滅

二、"雖九死而未悔"的浪漫詩人

如果從政治家的角度來看屈原,他的自沉是一種無可奈何、無路可走的失敗,而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屈原的絕然一躍成全了他上下求索、永葆忠誠的詩性精神,使其詩歌增加了振聾發聵的悲壯力量。試想,如果屈原沒有那麼純粹的美政理想,沒有那麼執著的報國之心,沒有那麼強烈的兼濟天下之志,也許屈原有更多的路可以選擇,就像他在《離騷》中的猶豫、徘徊。

也談屈原之死:屈原為什麼不可避免的走向毀滅

《離騷》,是屈原一生的精神寫照,也是他詩歌精神的外在展現。現實中,屈原無法實現理想,因此將這股憤怒梗概之氣,訴諸文字。司馬遷是屈原的異代知音,他評價:"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君,饞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屈原是一個文化素養很高的文人,他有著詩人的氣質,生性忠貞而倔強,但是遠大的政治抱負始終不能實現,時時處於小人的詆譭誹謗和崇高的美政理想的矛盾中,屈原是非分明的個性更加凸顯。在這篇自敘性長篇抒情詩,屈原記錄了一生複雜的心境,回顧自己的政治歷程,從一位抱著"美政"理想的有志之士,到無路可走的絕望者,屈原將自己政治道路與小人的鬥爭過程抽象為美與惡的勢不兩立,用象徵、比興等手法寫出自己的孤獨與徘徊、絕望。

《離騷》總體結構是由實入虛,實寫"我"的身世、修養、在楚國的作為、美政理想、及對楚王反覆無常、不辨忠奸的揭露,對舊貴族貪婪、嫉妒,苟且偷安,把祖國引向危亡的大膽怒斥。在這一部分中,以眾多香草比喻自己的品德高潔,既寫出屈原的忠誠與正直,又合理引出屈原內心的徘徊。從女嬃善意勸他屈原吸取歷史的教訓,不要"博謇好修",而要同流保身開始,;看似屈原內心出現猶豫,實際上是為下部分上天入地的探索造勢,詩篇就此由實入虛。

也談屈原之死:屈原為什麼不可避免的走向毀滅

漫遊求索和駕龍西遊是最為奇特的部分,從向重華陳辭開始,屈原分析古今,先否定了女嬃的建議,得到了堅強的自我確證;接著屈原開始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歷程。最初,他上叩"天閽",不料遭到了冷遇;下求宓妃、有娀氏女、有虞二姚,均因不善表達、小人阻撓而無果,巨大的挫折反而使詩人有了更廣闊範圍的求索,神巫靈氛勸他去國遠遊,巫咸勸他暫時留下等待明君。詩人難捨難分,在分析了楚國國情後,終於決定去楚遠遊,飛昇時忽然看到楚國大地,"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由於對故國的深沉情感,他最終還是決心"從彭咸之所居",用死來殉其"美政"理想。

屈原倔強、赤誠,孤注一擲地將自己的人生價值付諸楚國,所有的生路都被屈原自己一一封死。《楚辭》是屈原生命情感的自由表達,它的著眼點不在社會,在於個人的美政理想是否能夠實現,而屈原的死"奏響了一支雖遭萬劫,也不離棄祖國,寧肯將自己純潔的生命葬於祖國江流之中的壯曲。"在浪漫的理想之美之外,賦予了《楚辭》令人震撼的悲壯之美。

也談屈原之死:屈原為什麼不可避免的走向毀滅

三、屈原之死的文化意義

屈原之死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而又無力拯救的悲劇性結果",屈原是中國第一位自殺的詩人,自殺並非簡單是個人的選擇,也是一種社會行為的反映,因為只有人,會用死亡來對抗荒謬的世界,信念也並非是完全抽象的東西,它體現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的,為現實世界中的人提供了關於世界的價值和意義,正是信念的蒙難導致了屈原最終的人生選擇。董運庭評價屈原之死:"令親者痛仇者快;於國是毀滅,于軍是潰敗,於人是摧殘。"於社會而言,屈原之死並不能改變君王的糊塗、小人的諂媚,但是在理解屈原政治落空的悲劇之後,再看屈原的詩賦,更能對他"上下求索"的痛苦與倔強感同身受。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中國的詩人大多是"發憤著書",高昂的政治熱情在現實中屢屢碰壁,所以內心苦悶,作文以排解。自沉汨羅,是屈原最終選擇用生命來表達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證明自己沒有被世界拋棄,他捍衛不只是個人的理想,也是對荒謬的國家的反抗,作為詩人的屈原,用真實的行動完成了"伏清白以死直兮,餘雖九死而未悔"的生命模式。一個無法實現理想的人,仍然堅持尋找實現理想的方法,詩文是他表達自我的途徑,屈原就是這樣的典型。

"伏清白以死直兮"的生命終結模式,成為了一種包含古典崇高意義的生命觀念,引發了後世許多詩人的共鳴,使他們在政治理想落空時獲得無聲的慰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