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珍:滿腔愛國情,丹心照汗青——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李桂珍:滿腔愛國情,丹心照汗青——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滿腔愛國情,丹心照汗青

——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 李桂珍


六年前,我曾專程赴上海採訪過中國抗日名將、中國遠征軍將領、國際反法西斯戰士戴安瀾將軍女兒戴藩籬。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我萌發了再去上海看望戴老之意。於是,在丹桂飄香的季節,我啟程赴上海再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時隔多年,戴老在我眼裡還是那樣端莊優雅,那麼和藹可親。雖然看上去比之前消瘦了點,但她面色紅潤,精氣神十足。周邊好友們還是親切地稱她“戴大姐”。老伴俞繼華儒雅、樂觀,喜好書畫。進入客廳,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沙發側面牆上懸掛的兩個玻璃相框:一個是戴安瀾將軍的革命烈士證,一個是紀念戴安瀾將軍誕辰100週年座談會國家領導人和戴安瀾將軍幾個兒女一家人的大合影。當我們落座之後,戴老夫婦倆忙得又是倒茶又是端水果,我上前想去幫忙她都不肯。對於這份熱情倒讓我生出些許的感慨來。戴老已85歲,老伴俞老已88歲。女兒遠在英國中學當老師教授中文。目前,他們生活仍能自理,90多平方米的房間被整理得整潔有序,生活安排得也有條不紊。對我的再次到來,戴老夫婦顯得很高興。


李桂珍:滿腔愛國情,丹心照汗青——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名字的故事

面對戴老一如既往的熱情,之前因長時間未來而產生的忐忑沒有了。上一次的拜訪讓我對戴老兄妹4人的名字有點印象。於是,我輕聲問道:“戴老您兄弟姊妹4人,有一個哥哥和2個弟弟。家人起名字一般都是有用意的,有關名字的趣事能說一說嗎?”聽我這麼一問,戴藩籬老師笑了,她說:“是的,這名字的故事還真不少呢。我父親是黃埔軍校三期的,安徽無為人。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號海鷗,後改名為‘安瀾’,想表達力挽狂瀾、振興中華之意。我的母親文化水平不高,父母從小訂的婚。結婚時母親也沒有正式名字,都喊她‘王家姑娘’,父親便給她取名‘王荷心’。意為軍人之妻,生活可能會跟蓮芯一樣苦。一年後,在父親的幫助下,母親讀書認字進步很快。之後,父親又把母親的名字改一個字為‘王荷馨’,這樣更溫暖了。”

說到這裡,戴老師端起杯子喝口茶接著說:“母親說過父親一直喜歡讀書看報,我們的名字都是父親起的,也很有深意。因為,按照當時家譜排行,我們這一代應為‘恆’字輩。那時日寇入侵中國,父親對日寇恨之入骨,所以他果斷棄族譜不用,分別給我哥哥取名戴覆東,兩個弟弟取名戴靖東、戴澄東,意思是要男兒出征早日打敗日寇,光復中國。因為我是女兒,父親就給我取名戴藩籬,意思是修好籬笆,保衛家園,防止外來侵略者。”顯而易見,家庭每個成員的名字,都彰顯出戴安瀾將軍一顆拳拳的愛國之心。


李桂珍:滿腔愛國情,丹心照汗青——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一枚特殊的勳章

眾所周知,戴安瀾將軍不僅是中國的愛國主義戰士,也是國際反法西斯戰士。戴老說,父親犧牲後,1942年10月,美國政府為父親頒授懋績勳章一枚,父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鬥爭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命令:“中華民國陸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於1942年同盟國緬甸戰場協同援英抗日時期,作戰英勇,指揮卓越,圓滿完成所負任務,實為我同盟國軍人之優良楷模。”之後,這枚勳章還沒來及發下來,羅斯福總統就去世了。接著由繼任的杜魯門總統將這枚英雄勳章頒發下來了。可是在文革時父親的這枚英雄勳章又丟失了。“我的哥哥到美國時曾嘗試著給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寫了一封信,主要問能否為父親按照原來遺失的勳章再重新補做複製一枚勳章。誰料想,美國總統里根很重視這事,專門安排為父親重新補做了一枚英雄勳章,隨後哥哥就將這枚勳章帶回了中國,這讓我們都沒有想到。所以國家也很重視,將這枚勳章留存在國家軍事博物館裡,這是父親永遠的榮譽。至今,父親的這塊英雄勳章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是啊,這枚勳章歷經了三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杜魯門、里根)之手,是一枚不同尋常的勳章。隨著時間的推移,事物總會有變化,而唯獨這段歷史不會改變。這枚不尋常的勳章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存在,在歷史上也是從未有過的。

李桂珍:滿腔愛國情,丹心照汗青——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父親是我們永遠的驕傲

凝視著牆上戴安瀾將軍的革命烈士證書我肅然起敬,不由自主地對戴老說:“戴將軍是中國一個了不起的民族英雄。您看到父親的革命烈士證書會有很多感觸吧?”戴藩籬老師慢聲細語地對我說:“今年是父親誕辰115週年。看到父親的革命烈士證書,就好像看到父親一樣,讓我們做兒女的始終不敢忘記初心,永遠想著一件事:就是為國家多做一些有益的事。讓下一代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讓年輕人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幸福。國家對革命烈士很重視,這也時時讓我們為擁有這樣一位英雄的父親而倍感驕傲自豪。”聽著戴老師的話,我頓生崇敬。

戴老說,父親從黃埔軍校三期畢業,參加了北伐,後在臺兒莊戰役中立有戰功,武漢會戰和徐州會戰中也擊敗過日軍。尤其是崑崙關戰役,是一場血戰,日軍一少將被擊斃,沉重打擊了日寇。1942年初,父親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加抗戰,取得同古會戰、收復棠吉等戰役勝利。這都是以少勝多的戰役。1942年5月18日,父親在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在給母親的遺書中寫道:“現在孤軍奮鬥,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26日父親犧牲,那時他才38歲。後來國民政府在廣西全州的香山寺為父親舉行了國葬儀式。國共兩黨領導人對父親以身殉國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毛澤東主席為紀念他而作《五律·挽戴安瀾將軍》:“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冬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這是毛主席為國民黨犧牲將軍的唯一題詩,也是毛主席寫的極少見的一首律詩。周恩來也讚歎父親是:“黃浦之英,民族之雄。”1956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父親為革命烈士,隨後頒發了由毛澤東主席簽名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也保存有父親的資料。“父親的一生雖然很短暫,但是,他的英名卻永遠地流傳下來了,這也讓我們做子女感到永遠的驕傲和自豪。”停頓了片刻,戴老師又微笑著對我說:“我父親雖然出生在安徽無為縣,但是,全國戴安瀾紀念地竟然有24個,這是我們做兒女沒有料到的。為紀念崑崙關血戰而建設的博物館,就是由我哥哥夫婦倆共同設計的。”的確,現在各地的戴安瀾紀念地自發去的志願者有很多,僅安徽的戴安瀾紀念地就有不少。無為縣修建的戴安瀾故居,被列為第8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建了一個戴安瀾廣場,5米高的雕像,戴安瀾人物像3米8(戴安瀾犧牲時38歲),後面是展示廳。蕪湖市有戴安瀾紀念基地,現在也成為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戴安瀾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我對戴老說:“那個年代那個時候,您的母親帶你們4個孩子生活真是很不容易。”戴老平靜地說:“是的,我的母親非常堅強,她和父親感情一直很好。在父親的薰陶下,母親也有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父親犧牲時,我才4歲多。之後,母親和我們相依為命,一個人艱難地撫育著我們兄妹4人。她很懂父親,知道父親喜歡讀書、學習,非常重視教育,所以在父親去世第二年,母親就把全部撫卹金捐獻出來,在廣西全州開辦私立安瀾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因為那裡離父親犧牲的地方比較近,父親國葬儀式也在那裡舉行的。1949年,國民政府派人到我家,讓母親帶著孩子跟他們一起撤離,母親卻回絕:‘我的丈夫在哪裡,我一輩子就帶著孩子在哪裡。’就這樣,母親直到1971年去世,一生都未改嫁。”聽到這裡,我由衷地讚歎道:一個英雄的父親,一個偉大的母親。

李桂珍:滿腔愛國情,丹心照汗青——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愛在心裡從未走遠

“小時候對父親印象深刻的事還記得吧?”我接著問戴老。戴老沉默了一會兒動情地說:“4個孩子中就我一個女孩,父親一直很疼愛我,哥哥弟弟們也喜歡謙讓我。那時候父親在部隊時間多,回家的次數少。”她說,母親曾說父親最喜歡講兩句話:一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二是“人窮志不窮”。這兩句話都讓我們受益匪淺。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父親利用戰鬥間隙給母親寫信,其中還特意提到“我答應過小藩籬給她買一雙皮鞋,現在日本鬼子還沒有消滅,局勢不穩定,等戰鬥結束安定下來後我再回去買雙皮鞋送給她。”說到這裡,戴老低頭嘆了一口氣說:“當母親給我們讀這封信的時候都哭了。”我一邊聽著一邊記錄著,同時,心裡有一種酸楚湧上來,眼睛不由得溼潤了。我對戴老說:“戴安瀾將軍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懷令人感動不已,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平緩一會兒戴老又說:“父親對祖國的忠誠和愛,從一些小事中都能體會到。他對士兵和對家人一樣好,處處關心。父親很善良、很正直,也很公正。有次開會,有士兵不守紀律,被父親點名批評了,可其中有個兵說批評錯了,自己並沒有講話而是另一個兵講話。父親瞭解情況後便對這個兵說‘對不起,不要生氣了’,作為軍官能當面向小兵承認錯誤是難得的。母親曾說父親有兩點:一是很有愛心。他不僅對家庭負責,而且對士兵對當地百姓也很關愛。為讓士兵們吃好點,父親每月把一半的工資都拿出來交給副官讓補貼到士兵伙食之中。到駐軍地點就幫助當地創辦學校,提高當地民眾文化。二是治軍很嚴。每天自己比士兵起得早,不管官位多高,他都堅持帶兵訓練。有次早上檢查訓練情況,有一個平日裡關係較好的兵沒有參加訓練就被父親嚴肅處理了。”

我望著面前這位85歲高齡的老人,她清晰的講述、驚人的記憶力著實讓我歎服。在飄逝的時光裡,這位老人努力回憶著有關父親的點點滴滴、有關母親的一言一語,然後再聚集著、傳遞著,這是何等的毅力?又是何等的一種力量?於她而言,父親高大的英雄形象從小就已在腦海中定格,父愛和母愛就是她心中永恆的記憶,從未走遠。

李桂珍:滿腔愛國情,丹心照汗青——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攜手傳美德 共畫同心圓

可以說,戴老的人生具有傳奇色彩。她說,自己15歲就到了部隊。抗美援朝開始,她就跟隨大部隊跨過鴨綠江,在炮兵司令部做文書。“在那個炮火紛飛的戰場上,整天槍炮聲不斷,雖然我當時年紀小,又是個女同志,但是一點都不感到害怕,或許我身體裡流淌著父親英勇無畏的血液吧。”說到這裡,戴老開心地笑了。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過去的瀟瀟煙雨已成往昔。戴老1955年從部隊回到地方後,沒有因為自己是戴安瀾將軍之女而提出任何條件,始終把自己當作一顆螺絲釘,哪裡需要到哪裡。戴老被分配到上海第十八毛紡廠,在技術員的崗位上一干就是40年。1995年退休,戴老又成為上海市百老德育講師團團員和上海市黃埔同學會親屬聯誼會幹事。老伴俞繼華在抗美援朝時是步兵,當時他們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都不認識,回到上海後在一起學習時才相識相愛的。戴老開心地說:“他年輕時在單位技術好,愛鑽研,人善良又實在。現在家裡漂亮的藝術品小掛件,都是他手工製作的。門頭上掛的那一對就是用兩隻鴕鳥蛋製作的,上面栩栩如生的牡丹花和小鳥也是他畫的。在青花瓷大缸裡似遊非遊的烏龜可不是真的,而是他用水泥捏成團後慢慢雕刻出來的。”聽到這裡,我真是驚歎了,這巧奪天工、惟妙惟肖的藝術品竟然是俞老的手工之作。同時,我也真切地感受到戴老眼睛裡滿滿的幸福和快樂。

作為抗戰英烈子女,戴藩籬老人被邀請參加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閱兵式。戴老說:“作為抗日英烈戴安瀾將軍的女兒,有幸被邀赴北京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閱兵式,深感自豪和榮幸,真是一生難忘!”她說,閱兵式安排了國民黨老兵和抗日英雄子女參加,不僅體現了對歷史的尊重與緬懷,而且也增強了兩岸同胞在抗戰歷史上的共同記憶。“我被編入第一方陣,緊跟我們方陣的是三軍儀仗隊和由十個英模部隊組成的徒步方隊。當我們老兵方陣彩車緩緩進入天安門廣場的那一刻,我們都激動得情不自禁張開雙臂,拼命揮舞高呼。”說到這裡,戴老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

這時,坐在一旁的老伴、88歲高齡的俞繼華老人也高興地說:“現在我們一起做些社會公益活動,做一些對國家有意義的事。上海成立一個海鷗書畫院,就是以戴安瀾將軍的號‘海鷗’起名的。我們曾將上海篆刻家的一百幅圖章作品以海鷗書畫院名義贈送給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也組織過海派書畫家作品到臺灣展出並受到好評。曾經臺灣領導人連戰回贈予海鷗書畫院的一幅字,我們也送給了盧溝橋抗戰博物館收藏了,這也為海峽兩岸統一工作做點貢獻。另外,眾所周知,美國飛虎隊在抗戰時期和我國結下了深厚的友情,為此,我們還專門在上海為美國飛虎隊舉辦了一次書畫展。”聽到這裡,我對面前的兩位老人充滿了無限的敬仰。耄耋之年,夫婦倆還繼續為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貢獻著餘熱,還一心為國家統戰工作做貢獻,這是何等的一種精神境界啊。


李桂珍:滿腔愛國情,丹心照汗青——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尾  聲

不知不覺之中,2個小時過去了。採訪結束,我思緒萬千。戴老為我講述的不僅僅是父親戴安瀾將軍的故事,而且也是她平凡又精彩的人生描繪,是一個女兒對親人的那份摯愛和思念。我被眼前的這位老人感動著,我的心已被震撼。“一蓑煙雨任平生”。英烈之女,心靜如水,人淡如菊。在大半個世紀的光陰裡,戴老宛如俗世中的一縷清風,潤物細無聲地純淨我們的心靈。

臨近中午,外面的陽光很溫暖。我和戴老牽手在迤邐的小區步道中徜徉,此時我備感親切,似有一股暖流穿過。我們一路走來一路歡笑著拍照留影。戴老笑得很燦爛,恰如天空中暖暖的陽光,我們的歡笑就在這清新的空氣中瀰漫著,我很為這場景所感動。下午我要返程時,戴老緊握我的手依依不捨地送我到小區大門外,以致我上車後眼睛是溼潤的。我對戴老說:“今後我會常來看您的。”至今想來,戴老的歡笑聲還一直縈繞在我的耳畔,一種永久的敬意在心底油然而生。

(2019年12月16日《蚌埠日報》,圖片由作者提供)


李桂珍:滿腔愛國情,丹心照汗青——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作者簡介


李桂珍:滿腔愛國情,丹心照汗青——訪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

李桂珍,安徽省蚌埠市政協委員兼龍子湖區政協委員,《同步悅讀》簽約作家。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女攝影家協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散文家協會會員、安徽省詩歌學會會員、蚌埠市作協理事、市攝影學會理事、市藝術攝影家協會文學顧問。90年代初開始創作,在國家、省、市級報刊媒體發表文學作品和攝影作品近千篇(首)。蚌埠市“七夕”情詩原創大賽一等獎。為世界非遺花鼓燈大型圖冊全書配詩併發行。劇本《破冰》獲省公安系統大賽二等獎。

原載:同步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