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與心血構建臨港新片區人才發展的新高地(二)

厚積薄發是一種力度,

海納百川是一種氣度,

牢記使命不懈奮鬥是一種精神向度。

臨港,奮鬥永遠在路上!

搭建平臺,為青年英才拓展追夢空間

藍天白雲清澈明麗,秋風拂起淡淡的桂香。正值國慶,臨港集團總部廣場飛揚國旗,鮮豔奪目。

“人要成長,必須不斷地學習充電。我是臨港青年英才一期班的學員,在與臨港各行各業的優秀青年一起學習中,收穫了知識,增進了友誼,開闊了視野。可以這樣說,這樣全方位地學習,對於我引領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起到了加油站的作用”。畢業於復旦大學,又投身於鄉村振興的“扁豆姑娘”王黎娜,話語中是深深的感觸與滿滿的感激。

以智慧與心血構建臨港新片區人才發展的新高地(二)

系統提升,為管理者築牢領航之基

“要教育領導幹部加強黨性修養,築牢信仰之基,加強政德修養,打牢從政之基,嚴守紀律規範,夯實廉政之基,健全基本知識體系,強化能力之基”。

總監們挾著資料,陸續又準時地來到了位於臨港集團總部的培訓班。

“王總,你來了?”

“李總,你也來了!”

這些臨港集團的高層管理幹部,放下了手中繁忙又永遠忙不完的工作與事務,安排好近期要處理的問題甚至是出國出訪,坐進了教室。

辦這樣的高層人員培訓班,臨港集團是下了大決心的。

以智慧與心血構建臨港新片區人才發展的新高地(二)

位於改革開放前沿的臨港集團,通過16年的開發建設,已開發了上海最早的園區漕河涇園區,最大的園區臨港產業區,發展最快的園區松江園區,與國際最接軌的園區洋山自貿區,臨港人見證了上海產業發展的歷程和園區建設的全過程。作為產業發展的推動者,城市建設的更新者,臨港人有著自豪、驕傲,也有著面對新的形勢審時度勢,知識更新、理念創新,不斷增強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競爭活力,不斷提升園區產城融合水平和綜合配套能力的內在動力。

董事長劉家平提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這是我們急需要做的。無論是臨港15個園區的8000多家企業的發展,還是臨港自貿新片區的大發展,都需要大批秉承嚴謹細緻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精雕細作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還有高度的職業認同感和強烈的責任感的管理者與員工。加大對園區管理者與員工尤其是年輕人的培訓,至關重要。這是我們作為產業發展的推動者,城市更新的建設者的職責所在,我們義不容辭。

總裁袁國華指出:臨港速度需要一個優秀的群體,領導層的精氣神尤其重要!集團目前處於從初創期向全面發展期轉型的重要時刻,為進一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凝心聚力,必須加強對幹部隊伍的教育管理,提升幹部隊伍政治思想建設水平和工作能力。對幹部的理想信念、精神境界、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等競爭力等方面進行提升。

臨港集團領導提出要求,臨港創新管理學院立即設計培訓方案,提出培訓目標,確定培訓層級及核心課程。於是,平時忙得團團轉的那些集團的中、高層管理幹部先後坐進了培訓的課堂——

領航系列研討班目標是“領導力與戰略遠見”。對象是集團總監、副總監級的高層管理幹部。對這批高管的培訓目標側重於:領導力與戰略遠見。通過對這些高級管理幹部的系統培訓,達成對集團發展的統一思想認識,切實提高對這個層級管理幹部隊伍的領導能力,個人素養,綜合素質。當這些長期忙於集團事務、管理的高管們,融入課堂教學、情景模擬、現場教學還有研討諸多手段的教學中,都感到學有所值,收穫頗多。

遠航系列研討班目標是“從專業走向管理”,對象是集團總監助理、後備幹部。通過對他們的培訓,能夠達成全體對集團發展的統一的思想認識,提高他們的領導與個人素質。幹部素質的與提升、企業文化與集團發展,黨性與廉潔教育是培訓的主要內容。

續航系列培訓班的目標成為注重“執行力與管理進階”。培訓對象著眼於集團本部、各平臺公司科級經理、核心業務層。通過對這批幹部的培訓,青年幹部的視野,增強其在百忙之中意識和全局觀念;全面提升他們的管理技能與技巧;通過交互式學習與實戰,引導學以致用,提升實效;通過經營層面,推動學習轉化,實現業績提升,為企業創造價值。最終達成“打造實戰性高效管理者”的目標。

啟航系列的目標著重於“臨港文化與職場素養”,根據集團人才隊伍和要求,做好集團員工的培養工作,讓集團及各子公司新入職員工對集團發展歷程、企業文化、規章制度等有一定的瞭解,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和情況,有能力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基本問題。

2019年4月,集團“把握新機遇推動新發展”總監研討會,就《自貿區新片區建設與長三角一體化的必要性》、《人工智能對傳統行業的重構》《科設立與科技金融服務創新》等課題,專家們作了詳細的解讀。總裁袁國華要求大家提升站位放大格局;勇於擔當富於創造;謀在長遠幹在實處。

……

根據臨港集團各層次人員的情況,學院各有側重、分門別類設置課程,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雙管齊下,全方位地進行系列化系統培訓,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培訓學員從高管到新入職員工,經過學習,其溝通力、執行力、分析力、創新力、表達力、影響力以及生產力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追求卓越,為企業發展鍛鑄工匠之魂

“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

的發展至關重要。要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

才。培養更多大國工匠。”

2018年6月12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選拔賽技能展示正在這裡舉行。國家人社部領導來到了展區,對臨港技能人才的培養理念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時代呼喚工匠精神的迴歸。總裁袁國華深有感觸:“工匠精神,就是要有良好的敬業精神,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進自己的工藝,對每件產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在臨港園區集聚著8000多個企業,其中有世界500強的企業,也有著我們國內極具發展潛力的大中企業,工匠精神的迴歸與弘揚,是個人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內在渴望,是臨港產業升級的迫切要求,也是臨港自貿新片區快速發展的必然需求”。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現代製造業、新科技發展,始終需要葆一腔熱誠,持顆顆匠心,十年磨一劍的艱苦付出,追求產品的極致與完美。唯此,才能使中國製造走向世界。

臨港集團牽頭,組建成立以產業發展、企業需求為引領,採用多方聯動、多方參與、多元共建,集技能培訓、鑑定考核及特色開發三位一體,培養提升臨港地區各企業員工的職業技能水平的上海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已建及在建的臨港再製造、現代高端裝備、航空發動機、3D打印技術、臨港智能物流、臨港工業機器人、臨港智能製造實訓項目。

為了提供臨港員工技能水平,基地每年組織臨港地區企業內符合要求的技能人才,申報市、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首席技師,為臨港地區企業職工技能水平的整體提升作出了貢獻。目前,基地已幫助臨港地區近40家企業建立了自己的首席技師制度。從2014年起,通過選拔、評審、推薦,已有臨港入駐企業的11名獲得上海首席技師的稱號,並獲得上海市首席技師的資助。這些優秀技師,作為企業的技術骨幹力量,極好地發揮了工匠精神的引領作用,對技術產品質量的改造與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還有著“開展技能競賽、技能比武活動”、“新技能培訓”、企業新學徒制培養培養模式等,僅2018年就為企業培養技能人才2600多人。這些比賽與活動的有效開展,為提高員工技能水平,塑造“趕、拼、超”的良好氛圍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基地成為了企業技能培訓的助推器、加油站,受到園區企業的廣泛歡迎。

辛勤耕耘必有收穫,智慧心血澆灌綻放明豔之花。

上海臨港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於2012年經上海市、浦東新區兩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批准設立並授牌。成功申報評價項目開發及實訓設施設備資助項目,獲批國家職業資格鑑定企業(行業)職業技能鑑定所;榮獲“2014-2015上海市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優秀組織獎;成為上海市第一批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單位中,唯一具有發證資格的試點單位。2017年,基地更是代表上海接待了世界技能組織競賽副主席斯泰芬.普拉紹爾先生帶領的世界技能組織代表團。令臨港人自豪的是,經國家人社部、財政部批准,基地現已成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以智慧與心血構建臨港新片區人才發展的新高地(二)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的關口,經濟的轉型升級呼喚大量高素質技術人才。“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是鍥而不捨,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平凡工作中,用心血和毅力詮釋極致追求,是每一個細節都執行到位的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創新管理學院院長王春華深有感觸:“近年來,學院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結合起來,不僅是要教會受訓對象精進技術、煉就本領,更應該是價值的傳遞、工匠精神的涵養和人格的建立。踏準改革的鼓點,順應時代與臨港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為更多優秀工匠的產生提供沃土,使認真、敬業、執著、創新成為更多人的職業追求,這是臨港集團的理念和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